陽光心理黑板報版面設計圖

  想要擁有陽光心理,就要學會微笑地問候,學會熱情地幫助,學會寬容地待人,學會友善地相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陽光心理黑板報,希望對大家有用。

  欣賞

>

  陽光心理黑板報相關資料1

  1*** 天天常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逢君莫問留春術,淡泊寧靜比藥好。

  2*** 一日三笑,人生難老。一日三惱,不老也老。

  3***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愁,添病減壽。

  4*** 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樂逍遙。天天開口笑,壽比彭祖高。

  5*** 健康是自己的,錢財是兒女的。自己只管自己事,兒女瑣事由他去。

  6*** 寬厚待人,嚴於律己,知足常樂,不攀不比。

  7*** 小事糊塗,大事明白。度量大一些,風格高一些,看的遠一些,想的寬一些。“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8*** 重視健康,淡泊錢財,死不帶去,生不帶來。

  9*** 忘掉過去,珍惜現在,享受今天,樂觀未來。

  10*** 心胸開闊,心地善良,處事泰然,性格開朗。愛勞動,不懶惰,愛活動,不閒著。

  11*** 治病先治人,治人先治心。心理不好,病治不好。心理健康,身體健康。不生百病,不用藥方。

  12***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定其心應天下之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13*** 受人點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多看別人長處,多記別人好處,多幫別人難處,多憐別人的苦處。

  14*** 心胸寬闊,保健對聯:上聯:榮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下聯:去留無意漫觀天空月圓月缺。橫批: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15*** 塞翁失馬,安知非福。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旦夕之禍福。禍福相依時運變,人生風水輪流轉。黑夜前頭黎明到,寒冬過去是春天。

  16***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人生路上多坎坷,身處逆境尋歡樂。

  17*** 任憑世間滄桑變,我心平靜身體健。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為浮名羈絆我。

  18*** 人生若戲,有緣相聚。彼此情誼,務須珍惜。瑣事毆鬥,庸人之舉。大智若愚,舍私取義。俯仰無愧,心曠神怡。隨遇而安,自成天趣。

  19*** 有病的皇帝,不如無病的乞丐。

  20*** 失去健康的人,才感到健康的幸福;患有疾病的人,才感到疾病的痛苦。

  陽光心理黑板報相關資料2

  當今中學生的幾種心理矛盾

  第一,美好的願望與心理準備脫節的矛盾

  第二,濃厚的享受意識與勞動觀念淡薄的矛盾

  第三,心理閉鎖與渴求理解的矛盾

  第四,獨立意識與依賴心理的矛盾

  第五,進取心強與自制力弱的矛盾

  第六,樂於助人與道德水準不高的矛盾

  ***五***學生心理健康維護

  作為家長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給他們充分的自由空間和家庭民主權。做父母的應該既注重孩子自主性的發展,也注重培養孩子遵守紀律和規則,積極鼓勵孩子平等地交換意見。而不是將自己的觀點和行為準則強加給孩子。若必須行使父母權利時,也應向孩子說明為什麼必須這樣做的理由。這一點對青少年非常重要。

  面向全體學生為主、通過常規的教育訓練來培養學生心理品質、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的教育內容。具體而言,包括智慧訓練,即幫助學生對智力的本質建立科學認識,並針對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等設計的訓練活動等;學習心理指導。

  即幫助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本質建立科學認識,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以及學習習慣的訓練、學習方法的指導等;情感教育。

  即教學生學會體察和表達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緒情感,學會有效控制、調節和合理疏洩消極情感,並進行相關技巧的訓練,如敏感性訓練、自表訓練、放鬆訓練等等;人際關係指導。

  即圍繞親子、師生、同伴三大人際關係,指導學生正確認識各類關係的本質,並學會處理人際互動中各種問題的技巧與原則,包括衝突解決、合作與競爭、學會拒絕等互動技巧以及尊重、支援等交往原則;健全人格的培養。

  即關於個體面對社會生存壓力及要求所應具備的健康人格品質的培養,如獨立性、進取心、耐挫能力等各方面人格素質的培養;自我心理修養的指導。

  即通過訓練和教導幫助學生對自己建立科學的認識,並在自身的發展變化中始終能做到較好地悅納自己,如悅納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以及自信培養、良好自我形象建立等;性心理教育。

  即關於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識的傳授與分析,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性別觀念和對性別認同,以及指導學生正確認識和掌握異性交往的有關知識與技巧,如異性同學交往指導、早戀心理及調適等。

  今天的中學生是21世紀的主人,他們不僅要有真才實學,而且要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他們應該具有勇於參與競爭的良好心態。可是他們中的不少人的社會適應能力比較弱,也缺乏社會交往能力,而許多心理障礙與疾病都與適應能力差及人際關係緊張而產生的焦慮有關。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須以增強學生適應社會交往的能力為主要目標。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將有助於中學生心理潛能的發揮和身心的全面發展,有助於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有助於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其最終目標是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