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綜合卷

  將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綜合考試當高考,有壓力就有動力,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綜合卷,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綜合卷:

  第一部分:積累運用***共24分***

  一、根據拼音寫漢字。***4分***

  1.jiǎo*** ***健 2.zhé*** ***伏 3.bīn*** ***危 4.xuàn*** ***耀

  二、默寫。***6分***

  5. ,相失萬重雲? ,哀多如更聞。

  6.遊子乍聞徵袖溼, 。相呼相應湘江闊, 。

  7. ,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 。

  三、運用。***6分***

  8.仿照例句寫一句話,要求與例句格式相似,並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

  例句:我不是矗立在廣場中央的高大石像,而是綿延千里的路軌下一顆石子——為繁忙的交通獻上全部的力量。

  仿句1:

  仿句2:

  仿句3:

  四、探究。***8分***

  9.讀下面一則材料,仔細思考,把你的發現寫下來。

  有位動物學家在對生活在非洲奧蘭沿河兩岸的動物進行考察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生活在河東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強,並且奔跑能力也不一樣,東岸的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鐘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

  對這些差別,動物學家百思不得其解,因為除了東岸有狼群活動以外,其他的生活環境和食物都相同。在這位動物學家的倡議下,動物保護協會做了一個實驗,在河東西岸各捉了10只羚羊送到對岸,結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東岸的只剩下了3只,動物學家發現,另外7只都被狼吃掉了。

  第二部分:閱讀理解***共46分***

  五、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0—13題。***16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經常在高處活動,像鳥類似的住在樹上,滿樹林裡跑,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它們在樹上做窩,摘果實,喝露水,只有樹被風颳得太厲害了,才到地上來。在田野裡,在平原地區,是找不到松鼠的。它們從來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樹叢裡,只喜歡大的樹林,住在高大的樹上。在晴明的夏夜,可以聽到松鼠在樹上跳著叫著,互相追逐的聲音。它們好像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裡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它們雖然也捕捉鳥雀,卻不是肉食獸類,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櫸實和橡慄。

  10.選文第一小節中最能概括松鼠特點的三個詞是 、 、 。這三個詞分別從 、 兩方面作了概括。***3分***

  11.選文第二小節裡說松鼠“像人們用手一樣,用前爪往嘴裡送東西吃”,第三小節裡又說“它們雖然也捕捉鳥雀,卻不是肉食獸類,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櫸實和橡慄”,都是說吃東西,為什麼不放在一起說?***3分***

  12.下列語句中加點的字能否刪去?為什麼?

  ***1***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經常在高處活動,像鳥類似的住在樹上,滿樹林裡跑,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2分***

  ***2***它們從來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樹叢裡,只喜歡大的樹林,住在高大的樹上。***2分***

  ***3***它們好像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裡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

  13.《辭海》中對松鼠是這樣說明的:“松鼠亦稱‘灰鼠’,哺乳綱,松鼠科。體長20—28釐米。尾蓬鬆,長16-24釐米。體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棲;用樹葉、草苔築巢,或利用鴉、雀的廢巢。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實,有時食昆蟲和鳥卵……年產1—4窩,每產5-10仔。分佈於我國東北至西北,以及歐洲各地。毛皮可製衣,尾毛可制筆。”

  這是一段關於松鼠的平實的說明,而課文說明松鼠是用文學筆調描述的。試比較兩種說明方法有什麼不同。***4分***

  六、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4—18題。***14分***

  我特別感興趣的是,松樹金龜子有音樂天賦,連雌蟲也一樣能唱歌。雄蟲是不是靠唱歌來召喚、引誘異性呢?是不是雌蟲也用歌聲來呼應雄蟲的歌聲呢?在通常情況下,雙雙快樂地生活在松樹枝頭,它們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對唱的。可惜的是,我既沒有聽到它們在樹上一唱一和,也沒有聽到他們在鐵絲網裡對唱。我無法作證。

  金龜子發音的部位在腹部末端。小蟲的腹部一伸一縮,腹部的最後一節鞘翅的後翼相互摩擦,就產生了聲音。在腹節和鞘翅的表面看不出有什麼特殊的發聲器官。就是拿放大鏡仔細看也看不到用來發音的細條紋,兩個面都是光溜溜的。那麼聲音是怎樣發出來的?

  你把食指浸溼,按在玻璃板上來回摩擦,發出的聲音跟金龜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發出的音跟金龜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樣了。如能掌握一定的節奏,那就跟金龜子的歌唱沒有區別了。金龜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縮的軟軟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後翼就是玻璃。可見金龜子的發音原理非常簡單。

  其他為數不多的鞘翅目昆蟲也具有同樣的特點。例如屎殼螂,也是靠腹部的伸縮來摩擦鞘翅後翼,發出聲音的。

  雖然我們掌握了金龜子的發音原理,它為什麼而歌唱卻仍是個謎。是為了求偶而歌唱?這有可能。然而,儘管我特別注意,在深夜裡,也從未聽到過金龜子的歌聲。就是近在咫尺的鐵絲網裡,我也聽不到它們的歌聲。

  要金龜子唱也不難,只要抓在手裡,摸摸捏捏,它就會唱起來。一直唱到你不再去冒犯它。那聲音聽起來不像是唱歌,倒更像是抱怨聲,對命運的抗議聲。真是奇怪,在金龜子的世界裡,歌聲是用來表達痛苦的,而沉默則是歡樂的標誌。

  14.選文的這幾段文字主要說了哪幾個問題?***2分***

  15.選文第一小節中作者提出了什麼猜想?作者對這個猜想沒有作出結論,這表現了他怎樣的態度?***3分***

  16.作者是如何探索松樹金龜子的發聲原理的?***2分***

  17.“在通常情況下,雙雙快樂地生活在松樹枝頭,它們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對唱的”一句中,“有可能”三字能否刪去?為什麼?***3分***

  18.第三段中的前三句,內容上是遞進的。可是第二句裡說的“一模一樣”和第三句裡說的“沒有區別”是同一個意思,並沒有體現遞進的關係。對這一點你是如何認識的?***4分***

  七、閱讀文章,完成19—24題。***16分***

  動物的憂傷

  [蘇]謝爾蓋耶夫著 萬正忠 羅遜 譯

  動物是不是也會感到憂鬱、苦悶和沮喪呢?

  對人來說,孤獨和寂寞是一種可怕的折磨。有許多人都知道魯濱遜的故事,魯濱遜在一個孤島上經受了長時間的折磨。有些人曾由於過度寂寞而患精神病。

  至於動物,因為它們處於原始的群居狀態,寂寞對於它們來說無疑是一種殘酷的折磨。當原始生物離開“集體”以後,它們會感到來說無疑是一種殘酷的折磨。當原始生物離開“集體”以後,它們會感到非常難過。高階動物還比較容易適應寂寞的環境,有許多動物覺得跟人在一起的時候是一促安慰。譬如,猴子就喜歡把我們當成它們的兄弟。這種動物有些古怪,它跟我們人很合得來,即使不跟它們的同類在一起,卻也能生活得很好。

  有些小鳥,如戴菊鳥和長尾巴山雀被關進籠子以後,它們就會感到很憂鬱,很孤獨,因而它們很快就會死去。但是,如果你把很多隻相同的鳥放進同一個籠子裡餵養,它們就會生活得很快活。

  有很多魚也喜歡群居。把一條鯡魚單獨放在水族箱裡,只幾天的時間它就會因為孤獨而死亡。這並不是因為它想回到大海里去而又回不去氣死的***過去人們就是這樣想的***,而是由於沒有其他鯡魚的陪伴而死的。

  有些昆蟲沒有同類的陪伴也會死亡。在歐洲,變蛾子的毛蟲***它是林業的一大災害***就是群居生長的。它們一個個緊挨著,排成長長的縱隊,從這根樹枝爬到另一根樹枝,從一棵樹爬到另一棵樹。它們所到之處,一切綠色的樹葉都會被吃得精光。但是,爬在後面的毛蟲如果跟不上而迷了路,就一定會死亡。當它知道自己掉隊以後,它就感到垂頭喪氣,從此萎靡不振。它的食慾消失,代謝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再也不能長成成蟲。但是,如果讓它隔著玻璃看見它的毛蟲朋友***那怕只是一個毛蟲的模型***,它的情緒馬上就會好起來,代謝也就會恢復。

  這種社會性昆蟲還有蜜蜂、螞蟻和白蟻。在孤獨的環境裡,它們根本就不能活。只要它們單獨在一起,或者有時只是朋友少了一些,它們就會不吃不喝,很快死亡。只有等到它們的夥伴多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使它們的某些機能開始恢復。螞蟻和蜜蜂的夥伴不能少於25個,如果少於25個,這些習慣於正常群居生活的動物就會感到非常憂傷。

  19.第二、三段中加點的“可怕”、“殘酷”兩個詞語的位置能不能互換?為什麼?***3分***

  20.文中寫到猴子跟人很合得來是為了說明*** ******2分***

  A. 猴子比魯濱遜更能適應孤獨和寂寞。 B.猴子跟魯濱遜一樣都是高等動物。

  C.高階動物還比較容易適應寂寞的環境。 D.猴子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21.“ 寂寞對於低階動物來說就更難忍受了,我們人是無法和它們在一起的。”這句話應放在四至七段的哪一段前面?為什麼?***3分***

  22.“掉隊的毛蟲”不久以後就會死亡的是亨利原因是什麼?***用文中的話回答******2分***

  23.“寂寞對於低等動物來說更難忍受”的原因是什麼?***3分***

  24.文中提到的哪些現象是說明動物具有社會性的?***3分***

  第三部分:作文***共30分***

  25.發揮聯想和想像,編寫一個童話故事,介紹森林裡一群動物舉行運動會的盛況,要寫出參加運動的動物的特點。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綜合卷答案:

  第一部分

  一、1.矯健、2.蟄伏、3.瀕危、4.炫耀

  二、見課本《誦讀欣賞》

  三、參考:1.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嶺中的巨鬆,而是遼闊草原上的一棵小草——為壯麗的河山添上一筆綠意;2.我不是翱翔在藍天白雲間的蒼鷹,而是廣闊田野上的一隻小鳥——為辛勤的農民貢獻一點力量。3.爬山虎不是趨炎附勢的小人,而是奮力向上登攀的君子——為了心儀的藍天力爭上游。

  四、參考:東岸的羚羊之所以強健,是因為它們附近生活著狼群,它們為了生存,天天生活在一種“競爭氣氛”中,反而越來越強健,而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是因為它們缺少天敵,沒有生存壓力。

  第二部分

  五、10.漂亮、馴良、乖巧,外形、習性。11.因為第二小節著重介紹的是松鼠的形體特點,說它“往嘴裡送東西吃”是為了說明前爪的功能,第三小節是為了說明松鼠不是肉食獸類而列舉了它所吃的食物,兩處雖都寫到“吃東西”,但目的都不是為了說明“吃東西”,故不應放在一起寫。12.***1***不能。“經常”是松鼠“在高處活動”比較頻繁,如果去掉,就會讓讀者以為松鼠偶爾在高處活動,或者一直在高處活動,這與事實不符合。***2***不能。“從來”語氣肯定,表示從無例外。***3***不能。“好像”意味著松鼠害怕強烈的陽光,只是作者根據松鼠“白天躲在窩裡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所做的推斷,或許並非事實。如果刪去,與事實不符。

  六、14. ***1***金龜子是怎樣發聲的?***2***金龜子為什麼發聲?15.作者猜想松樹金龜子是有可能夫妻對唱的。沒有作出結論是因為“無法作證”,這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16.先找到它的發聲部位,然後仔細觀察,找不到特殊的發聲器官,這樣就斷定是腹部最後一節跟鞘翅後翼摩擦而發聲。17.不能。“有可能”表明這只是一種推測,而非肯定。18.第二句說的是它“叫的音”,第三句是說的它的“歌唱”,這裡有遞進關係。所以從內容上看還是遞進關係。

  七、19.不能。因為動物比人類更難忍受孤獨和寂寞。20.C。21.第4段前。根據前後文來回答。22. 它的食慾消失,代謝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再也不能長成成蟲。23.它們習慣了群居生活。24.參考;如果你把很多隻相同的鳥放進同一個籠子裡餵養,它們就會生活得很快活。鯡魚、毛蟲、螞蟻和蜜蜂的夥伴不能少於25個等。

  第三部分

  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