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區長在防汛抗旱工作會議的講話***2***


  二、深刻認識和把握防汛抗旱面臨的形勢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週年,也是我區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之年,當前我區正處於加快工業立區的重要階段,對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區的地理氣候的特殊性和防汛抗旱基礎還相對薄弱,防汛抗旱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更多,防汛抗旱工作難度更大、任務更重。對此我們必須深刻認識,科學分析,全面把握,立足防大汛抗大災,切實做好各項防汛抗旱準備工作。
  (一)氣象形勢嚴峻,發生水旱災害的可能性大。今年以來,我區天氣異常,2月中旬前降雨偏少,2月中旬後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嚴重偏多,為多年平均值的2.5倍以上,出現少有的嚴重春汛。3月中下旬以來,“倒春寒”現象明顯。氣候形勢變化大,異常天氣經常發生,今年防汛抗旱形勢不容樂觀。根據氣象部門掌握的資料分析預測,今年汛期雨量分佈極不均勻,區域性地區降雨量將超過400毫米,有暴雨、大暴雨天氣出現。出梅過後,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將持續長時間晴熱少雨天氣,7、8兩月降雨量均比歷年均值少2~3成,伏秋旱明顯,因此水旱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同時存在。
 (二)安全度汛問題依然嚴重。因現有的水利工程,對洪水的調蓄能力不足,水多水少問題依然存在,水多了就澇,水少了就旱,季節性缺水嚴重,這就是我們面臨的基本區情。同時,水利工程自身防洪能力不足,河道基礎設施薄弱,防山洪能力不足等問題依然存在。
  一是塘庫度汛安全隱患大。我區現有水庫、塘壩大部分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於受當時條件制約,大壩質量標準普遍偏低,或多或少存在涵洞滲漏、壩體滲水、通道不暢、人為損壞嚴重等問題。全區17座小型水庫和重點當家塘,特別是三年、金坑、山頭等病險水庫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度汛隱患,要作為我們工作的重點。
  呈坎鎮的四村水庫:由於水庫淤積嚴重,防洪能力不足,去年“6.10”洪水期間,溢洪道洩洪長達24小時以上。在汛期,呈坎鎮要嚴格按照區防指部下達的水庫控運計劃,控制好水位,確保水庫和下游安全度汛。
  巖寺鎮的金坑水庫、八角塢水庫和虎形水庫:是省在冊的3座病險水庫,金坑水庫斜涵及大壩右外壩腳有滲水問題,雖然已在汛前經過應急處理,但隱患未徹底消除;八角塢水庫和虎形水庫在去年實施了除險加固,新加固的大壩容易發生區域性沉陷,應進一步加強觀測和採取相應措施。周塘水庫下游有重要的企業,水庫洩洪要提前告知下游的企業;汪塘水庫,小巖水庫大壩外坡有竹子、雜草;石崗村的老虎窩當家塘,是市在冊的重點屋頂當家塘,存在壩腳滲水隱患。還有,近期檢查發現的石崗村鯉魚塘當家塘壩頂出現跌窩險情,雖已進行了土方回填,仍然存在底涵堵塞的安全隱患。上述問題,巖寺鎮要實地督促抓落實,在6月10日前,將各水庫大壩上的雜樹、雜草全部進行清除;同時還要加強對大壩的觀測,一旦發現影響大壩安全因素應及時處理,不留隱患。
  潛口鎮的三年水庫:是省在冊的病險水庫,斜涵滲水,內壩坡沖刷嚴重,溢洪道側牆滲漏,底板多處斷裂、掀翻,根據病險水庫加固工程計劃安排,該工程要在今年汛後才開始動工,汛期要加強值班,備足搶險物資和落實搶險隊伍,區水利部門要加快工程實施的前期工作,確保汛後即可全面動工;迎頭塢水庫: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於今年汛前完工,未經洪水考驗。四清水庫:也於去年完成了大壩和溢洪道除險加固,汛期要密切加強監測,並嚴格控制水位,防止高水位執行。
  西溪南鎮的遼坑水庫:大壩壩頂的樹根未清除,西溪南鎮要督促水庫管理單位,在6月10前將大壩雜草、樹根清除;秋坑水庫:斜涵滲水已於去年年底進行了應急加固處理,汛期要加強對水庫大壩的防守和觀測。
  楊村鄉的山頭水庫:大壩為混凝土單曲拱壩,壩體滲水嚴重,是老問題,洩洪閥在汛前進行了更換,但不能麻痺大意,要有專人守護觀測,嚴格控制水位執行。
  水庫是防汛的重中之重,要嚴格按照區防指部下達的水庫汛期控運計劃執行,嚴禁汛期超蓄。各水庫要妥善解決和協調好防洪、發電、灌溉、養魚之間的矛盾,落實好水庫的防汛責任制,確定專人管理,加強監測和巡查,堅持24小時值班。對無管理房的水庫,在下大雨時必須委派責任心強的人員值班,檢視水情,發現問題及時彙報,確保水庫安全。這裡尤其強調一下,所有水庫的攔魚柵必須3天內全部撤除。
  二是地質災害險處多。據調查全區存有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64處,其中,省級地質災害點周林田,呈坎鎮對重點戶已完成了搬遷工作,但汛期仍需加強防範,確保萬無一失。洽舍、楊村、富溪、呈坎等山區鄉鎮也不同程度存在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隱患,205國道拓寬建設棄碴倒石也是造成泥石流的隱患之一。這些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均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直接構成威脅,應引起重視。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做到心中有數,本著“查明情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依照“因地制宜,避讓和工程治理相結合”的思路,切實加強地質災害的預防、規避、治理工作。要加強宣傳,建立健全防災責任制和避災撤離預案,加強山洪易發區的巡查和監測,要落實“群測群防、群專結合”的防禦措施,發現異常情況時要果斷採取措施處置,提前落實好危險區域居民群眾緊急轉移的準備,要設立警示牌,將轉移方案、聯絡訊號、轉移路線等通知到每家每戶。
  三是易淹低窪地段多。我區河道屬山區性溪流,河道比降大,流速快,洪水起伏變化大,易造成低窪地帶受淹。全區現有沿河重點低窪村莊20個,包括:西溪南鎮豐樂河沿線的西溪南村、石橋村、琶村村;巖寺鎮豐樂河沿線的臨河村、信行村、富山村,永興和龍井居委會;唐模河沿線的潛口鎮唐模村;呈坎鎮眾川河沿線的四村官田、朱家墳、東坑溪3個自然村,汪村、呈坎村、楊幹村;富溪鄉寺坪河的富溪村雙坑口、大源2個自然村,富溪河沿線的光明村楊家鎮自然村,均存在度汛安全隱患。各鄉鎮對所屬的低窪地帶的村莊要制定詳細的防洪預案(包括轉移路線、地點、聯絡訊號等),向群眾發放安全轉移明白卡。遇下雨或天氣異常要有專人值班並巡查沿河情況,密切關注雨情、水情變化,落實責任人和搶險隊伍。
  四是河道防洪標準低。全區河道除巖寺中心城區和芝篁造地等護岸堤防達到防洪標準外,其他地段的堤防護岸均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部分為土堤,設計標準低,執行多年,再加上歷年的洪水沖刷,倒塌嚴重,防洪標準嚴重降低。同時在河道內違章採砂、亂採亂挖現象時有發生,河道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區水利、國土、公安等部門要嚴厲查處亂採亂挖行為;嚴格審批採砂場,對破壞河道穩定和改變河勢的採砂場要堅決取締,汛期嚴禁採砂。各鄉鎮要積極配合,齊心協力,確保河道安全暢通。
  五是防汛搶險隊伍實戰水平低。由於我區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防汛搶險隊伍和抗旱服務組織機構日常訓練過少,搶險和抗旱服務能力普遍不強。雖然各鄉鎮都成立了防汛搶險隊伍,但大部分缺乏實戰經驗,關鍵時刻防汛隊伍難以滿足實際需要。
由此可見,我們所面臨的防汛抗旱形勢仍然十分嚴峻,任務非常艱鉅。各級各部門一定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紮實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為順利實現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