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紀律底線培養高尚情操專題討論發言稿

  紀律是黨的生命。黨的紀律保證理想信念宗旨,體現優良傳統作風,保障路線方針政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參考。

  篇1

  近日,五愛實幼片黨支部開展了主題為“堅守紀律底線培養高尚情操”的黨日活動。活動分學習討論和建言獻策兩部分進行。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明確要求做到:注重日常教育,搞好學習討論。本次專題學習討論,支部首先將討論主題“講規矩、有紀律”細化成“共產黨員應該堅守哪些紀律底線?如何自覺做到黨規黨紀面前知敬畏守規矩?在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下,有的黨員感覺管得緊了不適應,怎麼看?”等若干個子題,要求全體黨員重點結合學習《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論述摘編》、《關於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以及有關警示教育典型案例等相關材料,圍繞題目進行學習討論。每個黨小組確定一名黨員重點發言,其餘黨員補充發言,大家既談認識體會,也談問題不足,相互啟發,形成共識:講規矩靠自覺,守紀律是底線。講規矩、有紀律,是黨員的基本義務,每一名黨員要以遵規守紀的模範行為,為黨旗增光輝,為群眾做表率。

  在之後的“服務中心、建設隊伍”建言獻策活動中,參加了樑溪區第一次黨代會的胡靜園長傳達了黨代會的主要精神,向全體黨員描繪了“立足新起點、建設新樑溪”的發展藍圖。作為樑溪教育人,大家聆聽了胡園長的講話後格外振奮。與會黨員同志們建言獻策,踴躍提議:黨員幹部、黨員教師分別立足於不同的層面,針對“提升學前教育服務社會、家長、幼兒的效能”以及“師德師風隊伍建設”等方面的黨建工作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策略構想,以此進一步引導廣大黨員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在應對重大任務和困難中發揮主心骨和模範帶頭作用。

  活動開篇正氣浩然、獻策擲地有聲。五愛實幼片黨支部以黨建工作引領日常工作,把黨建工作融於常規工作,用發展的眼光走寬廣穩妥之路,推動各項工作開展能務實、求創新、重績效!

  篇2

  無數案例證明,黨員“破法”,無不始於“破紀”。黨員守住了紀律,就不至於滑向違法犯罪的深淵。全面從嚴治黨,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就是治本。黨的以來,系列重要講話,始終貫穿著從嚴治黨、嚴明紀律的要求,為管黨治黨確立了鮮明導向,為修訂黨紀處分條例指明瞭方向。

  《條例》於1997年試行,經過修訂後於2003年頒佈實施,對加強黨的建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隨著形勢的發展,其中不少條款已不能完全適應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需要。突出問題是:紀法不分,半數以上條款與刑法等國家法律規定重複;對政治紀律規定不突出、不具體,對違反黨章、損害黨章權威的違紀行為缺乏必要而嚴肅的責任追究;主要違紀情形針對的是黨員領導幹部,沒有覆蓋全體黨員。修訂《條例》要解決突出問題,體現黨紀嚴於國法、突出黨紀特色,使之成為管黨治黨的尺子、黨員不可逾越的底線。

  尊崇黨章,細化紀律。黨章是黨內根本大法,是管黨治黨的總章程。全面從嚴治黨首先要遵循黨章,用嚴明的紀律維護黨章,把黨章的權威立起來。修訂《條例》從全面梳理黨章開始,把黨章和其他主要黨內法規對黨組織和黨員的紀律要求細化,明確規定違反黨章就要依規給予相應黨紀處分。將原來以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等為主的10類違紀行為,整合規範為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等6類,使《條例》的內容真正迴歸黨的紀律,為廣大黨員開列了一份“負面清單”。

  突出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黨的全部紀律中,政治紀律是打頭、管總的。不管違反哪方面的紀律,最終都會侵蝕黨的執政基礎,破壞政治紀律。當前,一些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對政治紀律認識模糊、思想麻木、意識淡漠。加強紀律建設,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永遠排在第一位。《條例》針對現階段違紀問題的突出表現,強調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對反對黨的領導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行為作出處分規定,增加拉幫結派、對抗組織等違紀條款,確保中央政令暢通和黨的集中統一。

  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實現紀法分開。在全面依法治國、依規治黨條件下,原《條例》最突出問題就是紀法不分,僅這一點就凸顯了修規的緊迫性和必要性。修訂《條例》堅持問題導向,做到紀法分開。凡是國家法律已有的內容,就不再重複規定,共去除70餘條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重複的內容。在總則中重申黨組織和黨員必須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約束,模範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在分則中規定,凡是黨員被依法逮捕的,都應中止其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等黨員權利,凡是黨員幹部違法犯罪,除過失犯罪外,一律要受到黨紀處分,從而實現黨紀與國法的銜接。

  體現作風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最新成果。全面從嚴治黨,首先是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破的題,成效有口皆碑,必須馳而不息、堅持鞏固深化。《條例》將黨的以來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反對“四風”方面的要求,轉化為紀律條文,體現了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不是一陣風。針對反腐敗鬥爭中出現的新問題,增加了權權交易、利用職權為親屬謀利等違紀條款。突出群眾紀律,新增了侵害群眾利益、漠視群眾訴求等違紀條款,對破壞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絡的行為作出處分規定,用紀律保障黨的宗旨。

  修訂後的《條例》適應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體現了對依規治黨規律認識的深化,實現了紀律建設的與時俱進。《條例》是管黨治黨的一把戒尺、黨員的基本底線和遵循。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堅持底線思維,敬畏紀律,守住底線,防微杜漸,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篇3

  兩部法規以黨章為根本遵循,突出執政黨特色,堅持理想信念宗旨,體現紀在法前、紀嚴於法,形成了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的價值追求。這種追求,一是重在立德。“德之不修,行之不遠”,“失德”是違紀的序曲。道德是使人向善的,是紀律嚴格執行的必要前提和基礎,有道德規範才能激發人們內在的自律。《準則》在重申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作風的基礎上,堅持正面倡導,強調自律,以基礎性法規的形式,明確了共產黨人高尚的道德品質,為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樹立了看得見、夠得著的道德高線。二是重在立規。紀律是用來糾錯的,是道德的堅強後盾和保障,只有通過立規加強他律,讓黨員幹部心存敬畏、行有底線,才能讓“德”真正立起來,才能明確行為的邊界。新修訂的《條例》圍繞黨紀戒尺要求,開列負面清單,並明確相應的處罰標準,堅持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充分展示了制度的權威性與嚴肅性。兩部黨內法規的修訂,既明確了崇德向善的高標準,又劃出了不可觸碰的底線,既延續了“思想建黨”的傳統,又確立了“制度治黨”的規矩。高線與底線的統一,充分體現了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認識和新境界,使黨員幹部既有明確的努力方向,又有基本的行為遵循。

  延續了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基本經驗。首先,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王岐山同志對當前黨內法規建設問題作了精準的分析。他指出,當前一個最突出的表現是,黨內規則混同於國家法律,黨規黨紀套用“法言法語”,原《準則》和《條例》的許多規定都與法律條文重複,難以體現對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在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上的高標準、嚴要求。在實踐中管黨治黨不是以紀律為尺子,而是以法律為依據,黨員幹部只要不違法就沒人管、不追究,造成“要麼是好同志,要麼是階下囚”。《準則》、《條例》的修訂注重紀在法前、紀嚴於法、紀法分開,堅持問題導向,重點針對現階段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在廉潔自律和遵守紀律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作出明確規定。其次,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制度不在多,在於精,在於務實管用。兩部黨內法規的修訂不求全求大,堅持從黨內生活的實際出發,從人民群眾對黨的最新期盼出發,充分展示了建立科學有效的管黨治黨制度機制的實踐探索,特別是將黨的以來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以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反對“四風”等要求轉化為準則要求、紀律條文,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同時,針對以往制度可操作性不夠的問題,堅持精細管用、易於落地,做到了具體化、可操作,使每個黨員幹部進一步明確在黨內生活中,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尤其是違規後的處理結果是什麼,從而把黨的紀律規矩刻印在全體黨員領導幹部心上。

  喚醒了黨章黨規黨紀意識。黨章是最根本的黨內法規,是管黨治黨的總規矩,集中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黨的重要主張,規定了黨的重要制度和體制機制,是全黨必須共同遵守的根本行為規範。黨章的重要性毋庸贅言。現實中,一些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歸根結底是沒把黨章當回事。兩部黨內法規堅持以黨章為根本遵循,尊崇黨章,把黨章的權威立起來,全面梳理了黨章對黨員、幹部的紀律要求和廉潔自律要求,突出了政黨特色、黨紀特色,將黨章關於紀律和廉潔自律要求具體化,喚醒了全黨的黨章黨規黨紀意識。

  凸顯了全面從嚴治黨的重點。“政治路線確定以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黨要管黨,一管黨員,二管幹部。其中,管好乾部,對於黨的建設,關係尤為重大。兩部法規的制定覆蓋全體黨員,普通黨員納入管理不留死角,同時也突出了“關鍵少數”。《準則》圍繞如何正確對待和處理“公與私”、 “廉與腐”、“儉與奢”、“苦與樂”的關係,對全體黨員提出了“四個堅持”的規範;圍繞“廉潔”二字,從公僕本色、行使權力、品行操守、良好家風四個方面,對領導幹部提出了“四個自覺”的倡導。《條例》中有19處專門提到“黨員領導幹部”,明確了對黨員領導幹部的更高要求和責任的強調。

  立規易,執紀難。制度的生命力在執行。《準則》、《條例》頒佈後,要在貫徹實施上下更大功夫,絕不只是嘴上說說、紙上寫寫、牆上掛掛。廣大黨員要學深悟透、融匯貫通,把握《準則》、《條例》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增強貫徹執行的自覺性和堅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