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員堅守紀律底線樹立清風正氣主題發言稿

  黨員始終保持對黨紀國法的敬畏,堅守底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參考。

  篇1

  近日,在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強調,要“把做人做事的底線劃出來”。底線是事物質變的分界線、做人做事的警戒線,不可踩、更不可越。黨員幹部必須牢固樹立底線意識,時刻牢記越過底線的嚴重後果,始終警醒自己堅守底線。做合格黨員,要牢牢守住法律底線、紀律底線、政策底線、道德底線。

  在四個底線中,法律底線是最低層次。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是每個社會成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我國法律體系日趨完善,法律法規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守住法律底線,首先要知法,繼而懂法,最終做到守法。每個公民都應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明辨是非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紀律底線是初級層次,要求更有自律性。做合格黨員,應當堅持高標準,嚴守紀律底線。各級黨員領導幹部應發揮表率作用,以更高更嚴的要求,帶頭踐行廉潔自律規範。廣大黨員要加強黨性修養,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作風,使廉潔自律規範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堅持理想信念宗旨“高線”,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政策底線是中級層次,要求更有大局觀。守好政策底線,黨員幹部要不折不扣地學習和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堅定正確的做事方向和原則,堅持政策剛性,堅守政策底線。打造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堅定崇高的政治信仰,提高憂黨護黨的政治自覺,永葆執政為民的政治情懷。道德底線是最高層次,要求有更高自覺性。

  “為政必以德,勿忘所以立”。報告提出將“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作為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舉措。道德,是立身之本,為官之要,從政之基。守住道德底線,要加強自身道德建設,克服更深層的價值和信仰危機,從而防止滋生權力的腐敗,機會主義價值觀的流行,職業道德水準的下降,個人信仰的崩塌等等精神危機。

  篇2

  多次強調,領導幹部要始終做到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這是領導幹部修身律己、用權做事的核心素養,是“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聚焦點。其中,“個人乾淨”是領導幹部保持清正廉潔必須守好的基本底線。在長期執政的環境中,領導幹部缺少了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與錘鍊,增加了安逸溫潤條件下各種“病原體”感染的危險,稍不注意,很容易染上“病菌”,甚至發生“癌變”。因此,領導幹部必須時刻注意“體檢消毒”,不斷增強思想上的免疫力,把“個人乾淨”作為修身做人的行為準則和為官用權的警世箴言。

  一、思想支配行為。領導幹部保持個人乾淨,必須增強思想免疫力,築牢思想道德防線。

  推進“補鈣鑄魂”常態化,在“求真”上下功夫。堅定理想信念,始終保持“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崇高精神境界,是領導幹部最好的“防腐劑”。這個道理多數人都明白,問題在於沒有真正落實。有的口號喊得“震天響”,卻沒有實際行動;有的“不會補”,不知“補什麼”和“怎樣補”;有的表面上重視,實際上不以為然。“補鈣鑄魂”,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特別是系列重要講話的學習,切實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打牢“個人乾淨”的思想理論根基。

  推進“固本培元”常態化,在“求實”上下功夫。“固本”,就是不忘本,始終清醒自己來自人民;“培元”,就是培黨性之元,嚴守黨性宗旨這個“生命之根”。要在錘鍊黨性上“求實”,在嚴格的黨內生活中鍛鍊黨性、磨鍊心性,始終保持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內驅力”。要在走好群眾路線上“求實”,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心思用在為民謀福祉上,把感情傾注在人民群眾身上,把自己置身於人民群眾之中。

  推進道德建設常態化,在“養德”上下功夫。道德具有重要的自我約束作用,是保持“個人乾淨”的“淨化劑”。領導幹部要善養社會公德,帶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範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崇高品格。要善養職業道德,切實履行好對黨、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的責任,始終保持黨員幹部的職業操守。要善養家庭美德,提倡勤儉、樸實、和睦的家風,反對奢靡、浮華、鋪張的生活方式,始終保持清靜淡雅的生活習慣和良好風尚。

  二、始終懷有對崗位責任、黨紀國法、手中權力的敬畏感,是對黨和人民事業負責的前提,也是保持個人乾淨的重要保障。

  始終保持對崗位責任的敬畏。領導幹部對自己的工作崗位,要始終懷有崇敬感、神聖感、責任感。應當珍惜每一個崗位的機會,夙興夜寐、盡心竭力,多為黨和人民做事情,盡最大努力不留遺憾、不留“汙點”。特別是不能把工作崗位和分管部門當成私人領地,把手中的權力變成尋租的“工具”。

  始終保持對黨紀國法的敬畏。要保證個人乾淨,就要守住黨紀這條“紅線”,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和組織紀律,在守紀律講規矩上作表率,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就要念好組織管理監督這個“緊箍咒”,時時提醒自己;就要守住法律這條“底線”,築牢廉潔從政的法治屏障,按照法定職責、法定許可權、法定程式履行職責,自覺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

  始終保持對手中權力的敬畏。權力觀扭曲是領導幹部發生“癌變”的最大“病原體”。要敬重權力,認清權力的性質,堅持權為民賦、權為民用的正確權力觀,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濫用。要畏懼權力,明白權力是把“雙刃劍”,用對了利黨利國利民利己,用不好就會誤黨誤國誤民誤己。要嚴格依法依規用權,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

  三、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中,領導幹部感染“病菌”的機率增大。保持個人乾淨,必須保證“工作圈”、“朋友圈”、“家族圈”的生態良好。

  淨化“工作圈”,構建同志間純潔的工作友誼關係。領導幹部的工作圈,是在工作中形成的上下級之間、同志之間的關係。但是,由於受不良政治生態的影響,有的人把工作關係變成了“山頭關係”、“依附關係”、“利益均沾關係”,甚至變成“主僕關係”。有的人為了攀上“山頭”、搭上“電梯”,大肆行賄受賄,令人觸目驚心。要把構建純潔的同志關係,作為黨風建設的重要內容,提倡同志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相互支援,形成純潔的工作友誼關係。

  淨化“朋友圈”,構建真誠和諧健康的社會友誼關係。領導幹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需要正常的社會交往。但是,千萬不能“傍大款”、“傍老闆”,企圖從這些人身上謀取好處。作為領導幹部,決不能在別人圍獵中掉進“圈套”,在各種誘惑面前,要保持淡定,不為所動。

  淨化“家族圈”,構建儉樸和睦向善的家族親情關係。領導幹部要帶頭樹立好的家風,淨化家庭“生態環境”,時常提醒,嚴加管束,切實管好自己的親屬,防止別有用心的人在他們身上開啟缺口。

  四、養成在監督環境中工作和生活的習慣,心中高懸黨紀國法的明鏡,手中緊握黨紀國法的戒尺,是保持個人乾淨的法紀屏障。

  養成接受組織監督的習慣。嚴守組織制度,認真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該請示的要請示,該報告的要報告。要使自己置身於嚴格的黨內生活中,開展積極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經常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經常打掃思想政治上的“灰塵”,在組織管理下保持“乾淨”。

  養成接受群眾監督的習慣。領導幹部不要怕群眾監督,怕群眾監督本身就可能存在“不乾淨”的問題。“陽光”是最好的“防腐措施”。作決策要請群眾參與,決策執行要請群眾監督,工作結果要接受群眾評估,使權力在陽光下執行。

  養成接受輿論監督的習慣。在資訊科技和新媒體迅猛發展的今天,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日益透明化。這為領導幹部做到個人乾淨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條件”。領導幹部要主動適應這種新環境,善於在媒體和輿論的監督下行事,增強“透明度”,提升“潔淨度”。

  個人乾淨是一種境界、一種智慧、一種操守、一種紀律。領導幹部要主動適應和引領這個新常態,自覺在“兩學一做專題教育中經受洗禮,堅守個人乾淨這一立身之本,追求為官從政做人的最高境界。

  篇3

  在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強調,要“把做人做事的底線劃出來”,明確要求黨員幹部要堅守法律底線、紀律底線、政策底線、道德底線。

  修訂後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把“黨紀”挺在“國法”之前,突顯紀律是管黨治黨的尺子,紀律建設是治本之策。同時開列“負面清單”,把黨章對紀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等“六大紀律”,今後針對哪些事黨員幹部不能幹,如果幹了會受到什麼黨紀處分,均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

  底線是事物質變的分界線、做人做事的警戒線,不可踩、更不可越。明底線、守底線是黨員幹部修身正德、幹事創業的必修課。作為一名在固體廢物管理崗位上工作的普通黨員,必須牢固樹立底線意識,時刻牢記越過底線的嚴重後果,始終警醒自己堅守底線。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