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培養孩子的健康成長

  幼兒期是一個人心理髮育的關鍵期,身體上的發育同樣非常重要。在現代的中國培養兒童發展尤為重要,增強他的競爭力必須注重好的教育。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如何培養孩子的健康成長,希望能幫到你。

  如何培養孩子的健康成長

  1玩是孩子成長的重要環節

  也許你認為很可笑。其實不然,因為玩是人的天性,怎麼玩很是重要。比如在秋高氣爽的時候,我們點燃一盞孔明燈,讓孩子對著它許個心願,從小就讓培養他對生活的希望。

  2陪孩子一起玩耍

  多花點時間多抽點空聆聽孩子的聲音,抱抱她,讓她從身體上感覺到父母的愛,從思想上感受到父母的親近,這樣才能讓她覺得父母的愛始終陪伴在左右,對生活充滿了嚮往,感受到生活的樂趣。

  3讓孩子看看動畫片,翻翻小人書什麼的

  動畫片內容簡潔明快,孩子容易理解。他們跟著動畫中的內容學會了很多詞彙,潛移默化地在實際生活中運用。

  4講故事給孩子聽

  說一些內容健康向上的故事,讓他們在一個一個起起伏伏的故事情節中學會分析問題,學會看問題。同時,也可以讓孩子講述那些聽了好多遍的故事,增強他的口語能力。

  5讓孩子多參加一些群體活動

  孩子們在一起玩耍,共同成長,可以相互促進,取長補短,如果一個孩子始終關在家裡,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交往能力差。走上社會之後適應性不強。

  6安排一些時間出來讓孩子寫字,畫畫什麼的

  不能光顧著玩,而不朝學習文化知識方面引導。因為玩的目的最終還是留個好心情給學習,讓學習的效率提高,這才是根本。

  7不能忽略孩子的體育鍛煉。

  要讓他們多運動,長好身體,保持健康的體魄,才能夠更好地學習,才能夠在社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孩子的可塑性強,不能因為他腦子聰明就忽略了身體的健康。

  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1、對孩子的語言教育

  對於孩子來說,語言是他們與他們溝通交流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一個擁有優秀語言表達能力的孩子,日後的學習、生活、工作都會如魚得水,是人生成功的有利因素之一。那父母要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呢?在孩子出生之後,多給孩子講故事,陪孩子說話,聽音樂,和孩子一起閱讀,都是有效的語言教育方式。父母們需要持之以恆,三天打漁兩天晒網則不可取,對孩子的教育也會造成影響。

  2、對孩子的知識教育

  有些父母錯誤地將知識教育當成課堂教育,全部推給學校和老師,自己在一旁樂得輕鬆。這樣子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教育方式,孩子的知識教育同樣離不開父母,父母在豐富孩子的知識和內涵之上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對孩子最負責的老師,任何時候都不要把知識教育全盤推給學校和老師,孩子是自己的,過多的放縱就等於縱容孩子。

  3、對孩子的創意教育

  一成不變的教育觀念和方式已經落的屯,現在需要良好的創意教育,從小父母引導孩子發現問題,用不同的視角去看問題,思考問題,最後想辦法解決問題。孩子每天所接觸的事物都不一樣,敏捷的思維能力有助於日後他們的學習能力、生活能力的提升,也有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智力發育。

  4、對孩子的常識教育

  如果父母還在為孩子定什麼規矩,不能這樣,不能那樣而犯愁的話,只能說明父母還在過去古板的教育方式之中。時代不現了,學識教育才是最適合孩子健康成長的教育方式,多給予孩子支援和鼓勵,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地得最好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長經常批評指責孩子,覺得孩子做得不夠好,這樣子的教育方式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導致孩子對學習或是其他事情失去自信,最後真的以為自己是一個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孩子,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損傷。

  培養孩子心理健康要點

  一、 注意不要過分地關心孩子

  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二、 不要賄賂孩子

  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三、 不要太親近孩子

  應該鼓勵孩子與同年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四、 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五、 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

  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說謊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六、 不要欺騙和無謂地恐嚇孩子

  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後的一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

  七、 不要在小夥伴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

  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 不要過分誇獎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讚許即可,過分誇獎會使孩子沾染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