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落了文章解讀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事情發展

  回憶:第4段到35段。爸爸的花兒落了

  爸爸的花兒落了

  時間:一年級一個下雨的早晨。

  地點:家裡和學校。

  人物:“我”、爸爸,媽媽,老師,宋媽。

  起因:“我”賴床不起,想逃學。

  經過:“我”被痛狠的打了一頓。

  結果:“我”冒著雨坐車被逼上學,爸爸到學校送來錢和花夾襖。

  現實:

  時間: 六年後的畢業典禮。

  人物:“我”、爸爸,媽媽,老師,畢業生。

  起因:“我”畢業了,爸爸不來看我講稿,還要我自己管好自己。

  結果:“我”畢業典禮後,回到家中,得知爸爸已經去世了。

  文中人物

  在本文中有以下幾個人:

  “我”:即英子,是原作者。 ***性格特徵:當面對爸爸去世的噩耗時,英子表現出的是鎮定、安靜,看似平靜但我們卻能感受到她心裡的那種波瀾。在爸爸的教導下,在愛的鼓勵下,面對家庭變故,英子已經明白“長大”的真正含義。她是家裡最大的孩子,她必須要積極面對她所面臨的一切。因為——對於成長,年齡不是記號,責任才是標誌,長大就是一種勇氣與承擔。成長在這裡還是生命的延續、責任的延續。***

  爸爸:英子的父親。 ***性格特徵:表面的嚴厲,實際上卻充滿慈愛,教女有方。鼓勵孩子要堅強,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很重感情,他聽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訊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別愛花,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澆花。***

  宋媽:英子家的保姆。

  媽媽:英子的母親

  韓老師:教英子跳舞的老師

  叔叔:英子的叔叔,爸爸的兄弟

  瘦雞妹妹:英子的妹妹

  燕燕:英子的小妹妹

  弟弟:英子的小弟弟

  老高:英子家的廚師

  蘭姨娘:英子的姨媽

  四眼狗:對戴眼鏡的人的戲稱。這裡指代英子叫的徳先叔,北京大學學生,當時的進步青年。

  蹲在草地裡的那個人:英子小時候遇到的一個買賣舊貨的小販,後因偷東西被捕。

  文章主線

  文章的主線其實也貫穿在題目之中。《爸爸的花兒落了》這個題目,一語雙關,一是實指爸爸種的夾竹桃凋落了,二是象徵著愛花的爸爸辭世。小說以此為題,含而不露,哀而不傷。愛花,是爸爸的稟性。但作品中,它並沒有把爸爸寫成一個花匠或園藝家,也沒有著重描寫爸爸怎樣種花、悉心照料花朵,只是把它作為線索貫穿小說的始末。

  爸爸的花兒貫穿了全文,是全文的核心,以這朵花兒來作為線索,將整篇文章連結在一起,記錄了我的成長。課文第一段就交代了爸爸的花兒是“夾竹桃”,是爸爸親自種的,通過花兒來回想起父親和我曾經的故事。在文章的中間,寫到爸爸很喜歡花。文章最後前後呼應,寫我畢業典禮回家後,看到爸爸的花兒落下了,也被告知爸爸在醫院去世了。文章看似在寫爸爸的花兒,其實是在寫爸爸,通過爸爸的花兒牽引出生活中的爸爸,是一個不許我賴床逃學的爸爸,是一個關心我怕我生病的爸爸,是一個鼓勵我給我信心的爸爸。實則全文都在圍繞著“花”進行描寫,也在用“花”記錄了我的成長足跡。本文原題叫“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顯然“ 成長”是本文的主題“,花”是為主題服務的,她的成長足跡就通過花來體現。

  文章主旨

  本文通過寫主人公的爸爸對她嚴中有愛的教育和爸爸在去世時她的人生體驗,表現了主人公對爸爸的崇敬和懷念,她也從中感悟到爸爸去世後自己雖然小,但應該承擔起許多原屬於爸爸的責任。

  文章結構

  作者以參加小學畢業典禮為主線***明線***,以夾竹桃花為副線***暗線***,雙線穿插,也以現實和回憶交叉,表現了父愛的偉大,抒發了對父親的深切感激和懷念

  明線是:小學畢業典禮

  暗線是:爸爸愛花

  全文的基調是:哀而不傷

  問題探究

  1.從全文看,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

  ***1***嚴在其外,愛在其內。

  ***2***熱愛生活,珍惜生活。

  ***3***鼓勵孩子要堅強,重感情,教子有方。

  ***4*** 重情義.

  ***5***喜愛花卉,特愛花。

  2.文章沒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瀕死,寫得很含蓄,但文中處處有伏筆。試做點分析。

  文中多次使用伏筆,暗示爸爸已經病得很重,可能將不久於人世。比如文章開頭“我”回憶去醫院看望爸爸時,爸爸曾說:“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並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大了,是不是?”這是一處伏筆。又如當畢業典禮的鐘聲響起後,我突然又想到媽媽爸爸,疑惑“媽媽今早的眼睛為什麼紅腫著”,是在暗示媽媽對爸爸的病情很瞭解,知道他將去世很悲痛。而畢業典禮結束後,“催著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麼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趕回家去,這恐怕是一種預感,在文中也成為爸爸即將離開人世的伏筆。至於寫她進家門以後看到“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麼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將失去爸爸的傷痛推到極致。

  3.課文中,“我”從爸爸的一席話引出對往事的回憶和眼前事的思考。閱讀下面爸爸的三句話,看看課文中哪幾件事與這三句話相照應。

  ***1***英子,不要怕,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2***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學校去,這是你在小學的最後一天了,可不能遲到!

  ***3***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並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大了,是不是?

  本題旨在幫助學生熟悉課文,瞭解文章的寫作思路。本文對往事的回憶,既可以說是由爸爸的話引起的,也可以說是由眼前的事情引起的。

  ***1***回憶起爸爸叫她到東交民巷正金銀行,匯款給在日本的陳叔叔。

  ***2***回憶起爸爸懲罰她賴床不起,使她明白爸爸對她的愛是很深的。

  ***3***回家後看到垂落的夾竹桃、掉在地上的青石榴,得知爸爸死訊時,她雖然很悲傷,但是想到爸爸對她說的話,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於是表現出從來沒有過的鎮定和安靜。

  4.重點閱讀爸爸逼“我”去上學以及畢業典禮後“我”急著回家兩部分,討論下面的問題。

  ***1***前一部分回憶表明了爸爸怎樣的態度和情感?對“我”的成長有什麼影響?

  ***2***“我”真正感覺到自己長大了,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本題旨在精讀本文的精彩段落,揣摩其中的深意和蘊含的作者的情感。

  ***1***爸爸對“我”要求很嚴格,希望“我”從小就能養成好的習慣;但是他表面的嚴厲中又有無限的關愛,關心自己的冷暖和苦樂。爸爸的愛使“我”意識到不能懶惰,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為“我”以後的成長上了很好的一課。

  ***2***是。“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識到“這裡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後就對老高說話,而且是“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最後在心裡默唸“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5.“我們是多麼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我們又是多麼怕呢!”你可能也有過這樣的感受,試結合自己的體驗與同學討論:“我們”為什麼既喜歡、又害怕變成大人?

  這一題是開放題,可以引導學生聯絡這句話的上下文,先理解本文主人公說這句話時的心理,然後再結合自己的體驗與同學們一起進行探討。

  6.標題《爸爸的花兒落了》的寓意?

  文章的標題是《爸爸的花兒落了》,這裡明指“爸爸”種的花兒落了,暗指“爸爸”去世了,借物喻人,表現了“我”對“爸爸”的深切懷念,更深層的寓意是:花落了,果實成熟了。“爸爸”離世了,“我”也長大了。

  7.全文以“花”開頭,又以“花”結尾,作用是什麼?

  花在文章中有象徵意義,花開的旺盛,爸爸的身體健康。花兒落了,爸爸離開人世。非常含蓄的寫出爸爸病情的發展乃至去世狀況。文章首尾呼應,前後嚴謹周密。花,也是貫穿全文的一個線索。

  父愛如山,我領略了它的沉穩與厚重,即使剛強的外表也匿藏不住對子女厚重的愛。 人生在世,人們誇讚的最多的是母愛,人們最不能忘懷的也是母愛。 可是父愛同樣是偉大的,同樣讓我們不能忘懷,同樣值得我們誇讚。

  8.爸爸對我管教嚴。體現在哪些方面?

  ***1***.不許“我”上學乘車 ***2***.不許我逃學,打“我”.***3***.讓“我”去銀行寄錢,培養“我”的獨立性

  9.文中寫爸爸給我穿花夾襖的一連串動作、這些動詞主要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表達了爸爸怎樣的感情?

  動作描寫.在打了“我”後擔心“我”著涼,特意送來了夾襖,這一舉動表達了爸爸的嚴厲中包含綿綿的愛。

  10.我因為起晚了,賴在床上不去讀書、爸爸把我從床頭打到床角、從床上打到床下、後來、我去上學、爸爸給我送來了花夾襖,看著我穿上、又拿兩個銅板給我、這樣寫、前後矛盾嗎?

  不矛盾、因為都是對子女的表達愛的方式、“凶”是嚴格要求自己的女兒.希望她從小養成好習慣。“好”是怕女兒冷、怕女兒餓壞身子.

  11.快回家去,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動

  答:我急於回家見到爸爸,告訴他這一天的情況和自己的收穫。

  12.父親給我的影響***從文中找出表現英子成長的事情或句子***

  ***1***.對成長的影響:歷練中培養不怕困難、敢闖敢練的堅強性格;對自己負責;敢於承擔家庭責任的品質。

  ***2***.英子的具體表現:學習非常用功,被選作代表為同學領畢業證和致謝詞;從那一次捱打後再也不遲到;硬著頭皮完成了匯款給在日本的陳叔叔這件事;聞說爸爸去世而處亂不驚從容面對……

  13.全文的敘述方法是:

  插敘

  14.全文表達了作者對失去父親的痛楚,對父親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