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陪伴的高三作文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是一句我們常說的一句暖心的話,但卻也是我們是無法做到的一句話,它看似簡單而樸素的,卻也是蘊含著很大的責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陪伴

  深沉的墨藍色天幕下,斜斜地升起一輪半弦月,殘缺不堪,孤苦伶仃。只有它,發出灼灼的光,暈開了一角夜空。

  微微敞開的窗邊,爸爸一個人沉默地斜倚在躺椅上,沒有睡意的樣子,卻也什麼都不做,只一雙眼看著門外的大廳,那角度偏轉過去,恰巧看得見木棺的一角和棺前一盞淡黃色的長明燈。

  那細長的燈火跳躍著的瞬間照亮了爸爸靜如止水的眸裡深掩的落寞與哀傷。

  我怔了怔,卻還是推開半掩的房門進去。他看見我:“麼這麼晚了還不。

  睡?”鄉下的規矩,家裡長輩去世了,孩子是要守夜的。爸爸作為爺爺唯一的兒子,自然是這樣做的。

  我擺了擺頭:“爸,我睡不著,我坐會兒。”說著,開啟帶來的一本小說攤在桌上翻閱起來老宅大廳裡的燈光忽閃忽現,周遭一片寂靜無聲,略有吱呀的躺椅搖晃聲穿梭在整個堂屋裡。

  我就坐在爸爸的身邊,他的寂寥似乎已經比得上窗外的半弦月了。過了半晌,,我似乎感到了一絲睡意,卻忽的響起爸爸的聲音“怎麼一眨眼……人就走了呢……”

  難以言說的沙啞和滄桑感,似乎一剎那就席捲了我整個人,觸動了我內心的每一個細胞。那種失落感,是無法用任何語言描述的吧!

  我是那麼的渴望可以安慰他,可以鼓勵他,甚至講一個笑話逗他開心。可是,此刻,我卻發現所有的一切在眼前的這個男人眼裡破碎成灰燼,不值一提。

  “爸……生老病死都是正常的,況且……不管怎麼說……爺爺他,他也都算是壽終正寢,你,你……別那麼……”訥訥的開了口,卻也無法成句,只得訕訕的閉了嘴。

  “恩,我明白”他依舊不變的注視著宅子大廳裡那盞不滅的長明燈,那灼灼閃爍的亮光在他眼裡,彷彿就是爺爺依舊未離開的靈魂之源,還在富有生命力地跳動,還依舊展開著那慈祥的笑臉吧!

  我起了身,夜極深了,月也已經旋轉著半個天空到了天際,走進廚房,泡了一杯熱騰騰的茶,端進了房裡,遞給他“爸,喝杯茶吧!等到了明天,去火葬場時別累著了。”就這麼一會兒,天際已漸漸變為乳白色,淡金色的亮光似乎正緩緩侵吞著夜的黑暗和寂寥。

  這最難熬的一夜即將過去了。眼前的男人,我的父親,那個給予我依靠和溫暖的人。這一夜,我陪伴在他身邊的唯一一夜,我卻那樣深切地感受到這空氣裡的每一個因子都充斥了那樣的脆弱與無助。

  我不知道他是否感受到我想給他的支援,但是我已經做了我可以做的一切。恍然間,天空已經大亮,金色的陽光斜射進堂屋,那長明燈在光影的包裹下靜若透明。

  陪伴

  陪伴,它是簡單的,也是許多家庭,親人所想擁護的一個名詞,它是金錢所買不到的珍貴藏品,也是無論多貴重物品也交換不來的精神產品,即使是經過幾個世紀流傳而來的文明古物。同時它也是支撐人信念的重要支撐,人與人之間友誼,親情,愛情等所見證的唯一標準。

  如今,我國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越來越多,每年不斷曾長,卻往往也無法直接解決。出生在大山的人們,往往常年都無法聚集一堂,而更多的是流淚揮手告別,一去少則幾年,多則十幾年。大山的條件使許多年輕人不得不離開自身喜愛的家鄉往向城市打工賺錢,為一家老小有吃喝穿行的最低保證。他們聚少離多,有的一天之內只有一天可以見面,有的還好,一年還有幾天可以見面,但是無論一天還是幾天,他們都很珍惜,可是,時間恨短,無論是一天還是幾天,都很快的過去,太陽落山,坐在晚餐桌上,在與家人的見面的千言萬語在此時卻早已消失,頭腦空白,不知該說些什麼,該從哪裡說起,一切都沉溺在了這個寂靜的夜晚中。

  歲月如梭,時間匆匆,父母早已在歲月沖刷中不知不覺的慢慢變老,額頭上也已長上了魚尾紋,臉上也總帶著那一絲絲的憔悴。

  時間,無情的帶走了父母的青春年華。

  歲月早已改變了他們的容顏,改變了他們原本青春的模樣,生活了半輩子,頭上也早已長滿了白髮。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可我們總卻在這快節奏的生活中忽略了對父母的陪伴。

  也許我們都因為學習,工作等諸多的原因而不能常常陪伴在父母的身邊,可是,這卻不是理由,時間一天一天的過,當與父母偶爾坐在一起,陪著他們談話,聊天時,他們是多麼的開心,偶然看見他們爬著樓梯,做家務,走路時,卻會發現他們真的老了。

  想一想,人生有幾個十年,讓我們多珍惜一下時間,珍惜時間過的每一分,每一秒,多給父母一些陪伴,少一些煩惱。

  陪伴

  陪你把獨自孤獨,變成了勇敢,陪你把彷徨,寫出情節來。耳畔再次響起這首歌,想起的都是多年來以清脆之音給我的陪伴。

  那年,獨自起在人行隧道中,雨嘀嗒嘀嗒的聲響從未間斷,若與狂風奏著悲愴之歌。當時,我考試考差了,獨自來散心。這時傳來了你的聲音,清脆面響亮,悠揚而深遠,輕輕地撥動著我的心絃。你有著木褐色的身板,一根根鐵弦整齊地列在板上。從此,我便與你——吉他結下了不解之緣。

  起初,剛買下一把新的吉他,便想像大師們一樣演奏。你的調皮打破了我的白日夢。鋒利若刀的鐵弦,複雜多變的和絃,使得我開始努力學習。幾個月過後,我已小有所成,開始在臺上演奏。那時,我將自己的成就歸結於我的堅持與努力,卻全然忽略的你的陪伴。你沒有抱怨、發火,只是靜靜地等待下一次演奏。

  後來,我發現,你的音色漸漸變差了。我開始向你抱怨,埋怨你的差勁。我的演奏不盡人意。一天晚上,風雨交加,嗚嗚的風聲充斥了屋子。我在房間裡,悄悄地剪斷了所有的琴絃,內心抱怨著:廢物!你不配讓我演奏。你依舊靜靜地躺在地上,忍受著責罵,耐心地陪伴著我。

  不久,弦換了回來。我才發現我錯怪了你。你的音色更好了,只是之前的弦老化了罷了。漸漸地,我吉他水平越來越高。直到彈到一首《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我才恍然大悟。

  清脆的撥絃聲中,我思索著:無論我的吉他水平有多好,沒有一把好吉他,只是虛談罷了。你,如此一把好的吉他,一次次換弦沒有影響你,一次次打摔沒有傷害你的內心,你一直陪伴著我,無怨無悔。

  陪你把獨自孤單,變成了勇敢。孤獨悲傷之時,拿起你來彈一首鍾愛的歌,內心的煩惱也總會煙消雲散。陪你把彷徨,寫出情節來。正當內心為考試擔憂時,彈起一首動人的曲子,撥起一根根光滑的弦,總能讓我化擔憂為動力。

  再次彈起這著曲子,那似乎亙古不變的音色,那難以忘懷的清脆之聲,從接觸你到現在,一直陪伴著我,不正是最長情的告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