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預測是什麼

  績效預測***PerformanceProjections***,指的是組織對未來的績效的估計。績效是成績與成效的綜合,是一定時期內的工作行為、方式、結果及其產生的客觀影響。

  績效預測方法

  績效預測,可以通過組織過去的績效進行推斷;或以必須趕上或超越的競爭者或相類似組織的績效為依據;或針對動態市場的變化來預測;也可以通過設定未來目標的方式確定。

  績效預測要求綜合估計組織改進和變革的趨勢,以及組織需要進行的突破性改進和創新。績效預測是管理策劃的一種關鍵工具。

  績效預測誤區

  當前各種打著 價值分析旗號的言論經常讓人想起小學課本中的經典寓言:瞎子摸象。瞎子摸象的故事對於所有人都不會陌生,這則寓言希望告訴人們一個看起來非常淺顯的道理,即看問題要全面,如果以偏代全就會和故事中的瞎子一樣犯各種可笑的錯誤。當然在這個故事中,大象的樣子對於讀者不言自明,由此也凸顯出瞎子們的荒謬。也正是這個原因,人們在讀完這則寓言的時候,心中大多都只是對瞎子們的嘲笑,而絲毫沒有考慮有朝一日自己成為瞎子的可能。但在估值分析中,人們分析的目標是企業的 價值,這是企業未來收益和潛在風險綜合作用的結果,比起看清大象的輪廓,預測企業未來的複雜程度則遠遠超越了一目瞭然的範疇,因而類似瞎子們的錯誤開始在現實中時常出現。

  瞎子摸象的錯誤首先常見於對公司未來績效的分析。其主要表現為只分析或者只強調影響企業績效的某個因素,而不顧及影響企業未來發展的其他重要因素。例如,在對某熱電企業的價值分析中,分析人員預測該區域內蒸汽的 需求和電力的需求都將大幅上升,由此判斷該企業的 銷售收入和 淨利潤都將大幅增加, 企業價值也將不斷升高。在這個簡單的分析邏輯中,至少有幾個關鍵點被有意或者無意地忽略了。

  首先, 市場需求的增加並不必然就導致企業銷售收入的提高,即便不考慮 替代品以及競爭對手等相關因素,企業的 產能是否能夠滿足新增需求是企業銷售收入能否和市場需求同步提升的關鍵。如果企業的產能已經接近飽和,那麼要想實現銷售收入的增長就必須進行新的 資本支出。在上述例子中,企業可能需要新建鍋爐和發電機組才能擴大自身的銷售規模。所以一般來說,在 財務預測中,資本支出和企業銷售收入的增長經常會保持一定的比例關係。只預測銷售收入,不預測資本支出顯然會誇大需求增加對企業的正面影響。而如果要進行必要的資本支出,企業是否有足夠的 自有資金, 銀行借款能否順利實現等都必須納入公司分析的整體框架。

  其次,銷售收入的上升也並不必然意味著企業淨利潤的增加,這裡首先要考慮的是成本費用是否也會相應地增加,如果企業完全受制於上游 原材料生產廠商,例如鋼鐵企業對於鐵礦石的需求等,那麼銷售收入增加所帶來的淨利潤增加將非常有限。即使對於那些並不嚴重依賴上游的行業,銷售收入的增加也不一定會帶來企業淨利潤的同比例增長。

  瞎子摸象的第二種常見表現在於對各種 財務指標的武斷運用。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分析人員只是依據ROE指標的變化就判斷出一個企業的價值趨勢,只是通過 存貨週轉率的比較就區分出企業間的優劣,只是通過 現金佔總資產的比率就得出企業資產執行效率的結論等等。所有這些分析都過於簡單。雖然 財務指標分析有助於人們更清晰地瞭解企業的 盈利能力、 負債狀況、資產管理效率等基本特徵,但是,任何單獨的財務指標都不可能成為判斷企業價值的絕對利器,每一種財務指標都只是具有某一方面的特定功能,同時也必然具有另一方面的缺陷,沒有萬能的財務指標,對一個企業的綜合判斷需要對相關財務指標的綜合分析。此外,對財務指標的判斷也不是毫無條件,指標的 絕對數本身並沒有一個絕對的好壞標準,其是否合理還取決於企業所在的行業、企業發展階段和企業的戰略選擇。我們曾經對 ROE指標的失效做過深入分析,ROE的提高很可能只是因為沒有進行必要的資本支出或者提高了債務融資的比重。同樣,對於一個 現金流量非常穩定的企業,增大 財務槓桿的使用效率很可能是在增大 股東的價值,而對另一些企業則可能是在走向 財務危機的深淵。

  第三種瞎子摸象的錯誤更為隱蔽,因而也更容易被忽視,那就是在公司分析中只關注 收益,不考慮 風險。國內上市公司與國外公眾公司的一個明顯區別就是業務多元化,很多公司都在 主營業務以外有大量 投資,這些投資領域廣泛、內容龐雜,大部分和主營業務的相關性極低,因此其風險特徵也完全不同。但是我們卻經常可以看到類似這樣的公司分析:某公司新投資專案將於明年完工並投產,預測明年的 EPS將由此而提升20%,按照當前 市盈率***PE***計算,其 股價至少也有20%的上升空間。如果這種情況是一家水泥企業的一條新建水泥生產線,那麼上述分析至少還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果上述情況是一個糧食生產 企業投資於生物乙醇產業,顯然糧食生產 產業的PE和生物乙醇產業的PE有著天壤之別,這背後的終極原因就是對於二者來說同樣的收益面臨著完全不同的風險。所以這個貌似合理的分析其實存在著明顯的缺陷。

  總之,公司分析雖然並不是深不可及,但也遠不像認清大象的輪廓那麼輕而易舉,只有在企業分析的總體框架下,全面考慮公司分析中的各種要素,才有可能得到合理的分析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