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中之的用法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文言中之作為代詞的用法

  1.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馬說》***

  2.名之者誰?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記》***

  3.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4.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小石潭記》***

  5.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口技》***

  6.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曹劌論戰》***

  7.公***袁可立***曰:"吾自任之!"***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文言中之作為助詞的用法

  1.吾欲之南海,何如?***《蜀鄙二僧》***到,去

  2.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孟浩然之廣陵》***同上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上

  4.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在

  5、福王之國,派夫派騎唯唯不勝支。***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袁可立***家廟記》***

  指的是稱談活話的對方

  文言中之作為動詞的用法

  1.吾欲之南海,何如?***《蜀鄙二僧》***到,去

  2.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孟浩然之廣陵》***同上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上

  4.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在

  5、福王之國,派夫派騎唯唯不勝支。***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袁可立***家廟記》***

  文言中之作為通假字的用法

  通"也"義《墨子·大取》:"聖人也,為天下也。"前句也字作"之"義。

  《韓非子·解老》:"鬼祟也疾人之謂鬼傷人……"

  《賈子·大政》:"何君子之道衰,之數也。"

  最後的也字作肯定語氣助詞,其他兩個"也"字,都作"之"字義。--黃現璠《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

  文言中之作為代詞的用法

  1.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馬說》***

  2.名之者誰?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記》***

  3.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4.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小石潭記》***

  5.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口技》***

  6.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曹劌論戰》***

  7.公***袁可立***曰:"吾自任之!"***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