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藥有哪些副作用

  止痛藥是我們的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藥物,但是許多人不能很好的掌握好止痛藥的正確服用方法,那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止痛藥的副作用

  1、掩蓋病情。如果在未經醫生診治之前濫用止痛藥,雖然暫時疼痛的感覺可以減輕,但有可能掩蓋疾病特有的症狀,給醫生診斷帶來困難而貽誤病情。

  2、容易成癮。一些止痛藥尤其是高效止痛藥,長期應用成癮,即對此種藥物產生依賴性。尤其應注意的是以曲馬多為代表的中樞性止痛藥,以二類精神藥品上市,在臨床上廣泛使用,認為很安全。但近幾年來臨床研究證明,不合理使用也會成癮,因此,在使用時應予注意。

  3、引起過敏反應。許多止痛藥可引起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特異體質者可出現血管神經性水腫等過敏反應。

  4、損害造血系統。

  一些止痛藥長期或過量服用,可對造血系統及白細胞造成損害,引起粒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凝血障礙等疾病。

  5、胃黏膜損害。長期或大量服用止痛藥,尤其是空腹使用後,可出現上腹不適、噁心、嘔吐、飽脹、食慾減退等消化不良症狀。嚴重的可致胃黏膜損害,引起胃出血。有資料顯示,長期口服非甾體抗炎藥的患者中,大約有10~25的病人發生消化性潰瘍,其中有小於1的患者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出血或穿孔。

  6、引起中毒性肝炎。在治療劑量下,能導致10的患者出現肝臟輕度受損,長期或大量服用撲熱息痛可影響肝功能,引起中毒性肝炎。

  止痛藥的使用原則

  按時給藥

  根據疼痛程度、規律及首次有效止痛時間,應按時給予止痛藥,以保持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將疼痛刺激控制在痛閾之下。

  按階梯用藥

  一般首先使用非阿片類藥物,如果所用藥物、劑量及用法不能達到止痛效果,可加用弱阿片類藥物,如果二者合用後仍不能止痛,則可以使用強阿片類藥物。

  聯合用藥

  對中、重度疼痛,最好使用兩種以上止痛藥物,這樣可以減少其用量及併發症,增強止痛效果。

  交替用藥

  長時期反覆使用同一種止痛藥物,身體會產生耐藥性,不應依靠增加劑量實現止痛效果,應及時改用其它止痛藥物代替。

  藥物劑量

  根據實際需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藥物劑量由小到大,直到病人止痛為止。比如恨不得病馬上好,擅自加大藥量;或者不把吃藥當回事,想起來吃點,想不起來就算了,或者兩次藥併成一次吃,都是不對的。

  積極預防和防治止痛藥物的副作用。

  使用止痛藥的誤區

  有些疼痛吃止痛藥反而會掩蓋了真實病情。很多疼痛,特別是內臟器官的疼痛,患者很難辨別出到底是什麼地方出了毛病。如果盲目過早地服用止痛片,雖然可以暫時緩解疼痛,但由於服用止痛藥後掩蓋了疼痛的部位和性質,不利於醫生觀察病情和判斷患病部位,不利於醫生正確診斷和及時治療。另外,服用止痛藥後讓病人暫時感覺不痛了,可實際上疾病可能在進一步惡化,如宮外孕發生大出血、闌尾炎繼發壞死和穿孔,這種暫時的止痛會掩蓋真實的病情,會使病症發展加重,造成嚴重後果。因此,一旦出現疾病引發的疼痛或不明原因疼痛,患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查出疼痛原因。

  另外還有對鎮痛藥副作用的誤區:有人認為偶爾的、少劑量的服用鎮痛藥不會損害胃腸道,其實不然。研究表明,健康人服用阿司匹林後16分鐘即可出現胃粘膜損傷。同樣有研究已證實單次或低劑量服用非選擇性非甾體類抗炎藥,即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及穿孔。還有人認為飯後服用鎮痛藥或者使用外用鎮痛藥,就不會損害胃腸道,這種觀念也是錯誤的。非甾體抗炎鎮痛藥對胃腸道的損傷分為兩部分,一是藥品在胃部停留造成的區域性刺激,這點可以通過飯後服用或者使用外用鎮痛藥進行緩解。但是從根本上鎮痛藥80%以上的作用都是通過血液迴圈來影響胃粘膜的,這種傷害是飯後服藥和使用外用鎮痛藥所無法避免的。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