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怎麼治療最快

  手足口病屬於兒童常見疾病,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冬季的發病較為少見。那麼手足口病嚴重嗎?怎麼治療手足口病最快?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手足口病的治療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大多數患兒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少數患兒可能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損害,引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馳緩性麻痺、神經源性肺水腫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容易發生死亡。

  少年兒童和成人感染後大多數不會發病,但能夠傳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包括腸道病毒71型和A組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

  手足口病的治療偏方

  1、手足口病的治療偏方一

  這種食療方的材料十分的簡單,紅蘿蔔1條,白茅根15克,竹蔗1節,生薏仁15克,每天飲用1次,煎水代茶。著是為3歲至6歲的兒童準備的用量,也可以根據小孩的年齡適量增減用量。

  功效:紅蘿蔔健脾和胃、清熱解毒、透疹、降氣止咳;白茅根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竹蔗清熱瀉火、解煩;薏仁健脾利溼。此方劑具有補肺健脾、清熱化溼的功效,適用於小兒手足口病、麻疹、水痘、幼兒急疹、流感的易感人群。

  2、手足口病的治療偏方二

  燈芯草5扎,蟬蛻3g,木棉花1朵,雞骨草10g ,瘦豬肉50g,煲湯飲用。

  功效:燈芯草不僅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還具有清心降火的作用。而蟬蛻可以疏散風熱,從而起到透疹止痛的作用。木棉花清熱、去溼、解暑、利尿;雞骨草清熱解毒。此方具有疏風清熱,化溼解毒的功效。

  3、手足口病的飲食療法

  第一階段:病初。嘴疼、畏食。飲食要點:以牛奶、豆漿、米湯、蛋花湯等流質食物為主,少食多餐,維持基本的營養需要。為了進食時減少嘴疼,食物要不燙、不涼,味道要不鹹、不酸。這裡介紹一個小竅門—用吸管吸食,減少食物與口腔粘膜的接觸。

  第二階段:燒退。嘴疼減輕。飲食以泥糊狀食物為主。舉例:牛奶香蕉糊。牛奶提供優質蛋白質;香蕉易製成糊狀,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和果膠,能提供熱能、維生素,且潤腸通便。

  第三階段:恢復期。飲食要多餐。量不需太多,營養要高。如雞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大約十天左右恢復正常飲食。也有說法“全素,不動葷腥”.完全吃素,把牛奶、雞蛋等營養品排除在外,營養質量不夠,缺少優質蛋白質,而抗體是一種蛋白質,故全素不妥。

  小兒手足口病的治療方法

  治療小兒手足口病要保持區域性清潔,避免細菌的繼發感染。區域性可以塗金黴素魚肝油,以減輕疼痛和促使糜爛面早日癒合。

  可以口服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2等。服用抗病毒的藥物,如病毒唑、病毒靈等。

  口腔因有糜爛,小兒吃東西困難時,可以給予易消化的流食,飯後漱口。

  若伴有發熱,可適時合理的選用安全、有效的退熱藥,如:對乙醯氨基酚、布洛酚。

  小兒手足口病發病病毒很多,學會做好預防也是關鍵的。平時一定要教小孩子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勤洗澡。儘量少帶孩子去擁擠的公共場所,特別是儘量避免與其他有發熱、出疹性疾病的兒童接觸,減少被感染的機會。家長要經常對孩子居住的房間進行通風換氣。注意家庭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家庭成員的衣服、被褥要在陽光下曝晒。

  手足口病日常護理

  1、消毒隔離

  首先應將患兒與健康兒隔離。患兒應留在家中,直到熱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結痂。一般需隔離2周。患兒用過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應徹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於日光下暴晒。患兒的糞便需經含氯的消毒劑消毒2小時後傾倒。

  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患兒居室內應空氣新鮮,溫度適宜,定期開窗通風,每日可用乳酸燻蒸進行空氣消毒。乳酸的用量,按每10平方米的房間2ml計算,加入適量水中,加熱蒸發,使乳酸細霧散於空氣中。居室內應避免人員過多,禁止吸菸,防止空氣汙濁,避免繼發感染。

  3、休息及飲食

  患兒一週內應臥床休息,多飲溫開水。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願進食,故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爛時可以吃一些流質食物。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4、口腔護理

  應保持口腔清潔,預防細菌繼發感染,每次餐後應用溫水漱口,口腔有糜爛時可塗金黴素、魚肝油,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癒合。

  5、皮疹的護理

  患兒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應寬大、柔軟,經常更換。床鋪應平整乾燥。剪短患兒指甲,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嬰兒,應隨時清理患兒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皰疹破裂者,區域性可塗擦1%龍膽紫或抗菌素軟膏。

  6、發熱的護理

  小兒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等度熱,無需特殊處理,可讓患兒多飲水,如體溫超過38.5℃,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劑。

  7、注意觀察病情變化

  由於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腦和心臟的特性,可引起腦膜炎、心肌炎等併發症,故家長應嚴密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發現患兒有高熱、劇烈頭痛、嘔吐、面色蒼白、哭鬧不安或嗜睡時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1、避免受涼。當人體受涼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供應減少,區域性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出門在外要儘量站在空氣通暢的地方,同時儘量少到擁擠的公共場所。

  2、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

  3、淨化環境。保持空氣流通;儘量不要拉上窗簾讓陽光射進室內,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燻蒸房間,起到消毒效果。

  4、加強鍛鍊,增強體質。體育鍛煉可增強血液迴圈,提高免疫力。

  5、冬季乾燥,應多喝熱開水。多吃些新鮮的蔬菜,水果以補充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還具有一定的搞感冒的作用。同時豆製品,魚蝦蛋類等能夠提供優質的蛋質,從而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6、免疫預防。可到防疫站或正規醫院進行相應的預防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