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怎麼治療措施有效

  手足口病是一種傳染病,大多發生在嬰幼兒的身上,手足口病是一種病毒性感染。手足口病要怎麼治療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於手足口病的一些治療措施,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手足口病的治療措施

  一、西醫

  1、服用一些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

  2、嘔吐難以進食者給予輸液。當口腔因有糜爛吃東西困難時,可以給予易消化的流食,飯後漱口。

  3、口腔潰瘍給予青梅散、金黴素魚肝油或錫類散外塗,疼痛劇烈塗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促使糜爛面早日癒合。 並保持區域性清潔,避免細菌的繼發感染。

  4、面板皰疹有繼發感染可以塗1%的甲紫。

  5、服用抗病毒的藥物,如病毒唑、病毒靈等。若伴有發熱時,可以用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藥。

  二、中醫

  1、雙花防毒飲,金銀花10g,野菊花10g,蚤休15g,茯苓10g,甘草3g。

  上藥加水300ml,浸泡30分鐘,以武火大火煎煮沸騰,改用文火小火煎煮15分鐘,煎成藥液150ml。每日1劑,藥液分2~3次服,連續服用7~10天。3歲以下嬰幼兒可減量服用。

  2、對於急性期出現低熱或無發熱,流涕咳嗽,咽紅疼痛,或納差惡心,可以服用銀翹散方劑。

  3、對於高熱持續,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皰疹分佈稠密,可用清瘟敗毒飲方劑;對出現高熱不退,頻咳氣急等併發症,可用己椒藶黃丸合參附湯方劑。

  4、可用板藍根10克,黃芩、白蘚皮各6克,雙花3克,竹葉、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5、在疾病康復期,對於口乾咽痛的孩子可在沙蔘麥冬湯方劑裡,加生地黃、蘆根養陰生津,清熱潤咽。

  手足口病飲食

  1、紅蘿蔔1條,白茅根15g,竹蔗1節,生苡仁15g,每日1劑,煎水代茶。

  2、燈芯草5扎,蟬蛻3g,木棉花1朵,雞骨草10g,瘦豬肉50g,煲湯飲用。

  3、荷葉粥:鮮荷葉2張,白米50克,將荷葉切碎,煮粥吃。

  4、以上均為3~6歲兒童1人份劑量,可根據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劑量。

  手足口病吃什麼好

  1.病初

  嘴疼、畏食。飲食要點:以牛奶、豆漿、米湯、蛋花湯等流質食物為主,少食多餐,維持基本的營養需要。為了進食時減少嘴疼,食物要不燙、不涼,味道要不鹹、不酸。這裡介紹一個小竅門—用吸管吸食,減少食物與口腔粘膜的接觸。

  2.燒退

  嘴疼減輕。飲食以泥糊狀食物為主。牛奶香蕉糊,牛奶提供優質蛋白質;香蕉易製成糊狀,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和果膠,能提供熱能、維生素,且潤腸通便。

  3.恢復期

  飲食要多餐。量不需太多,營養要高。如雞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大約十天左右恢復正常飲食。也有說法“全素,不動葷腥”。完全吃素,把牛奶、雞蛋等營養品排除在外,營養質量不夠,缺少優質蛋白質,而抗體是一種蛋白質,故全素不妥。

  手足口病不能吃什麼

  1、禁食冰冷、辛辣、酸鹹等刺激性食物。

  2、治療期間應注意不吃魚、蝦、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