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明規範的國旗下講話稿

  作為學生,應該清楚的知道在校內校外如何規範好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文明的好學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上午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規範與文明。

  我先說規範。

  規範是我們三年自身成長的需要。試想,一個班級,多了一個亂糟糟的宿舍,教室裡就會多幾張亂糟糟的課桌,就會多幾本亂糟糟的作業本;一個宿舍熄燈後不及時休息,做操隊伍裡多幾個懶洋洋的身影,課堂上就多幾個趴著聽課的身影……以此類推,規範不好的個體,如何走向優秀?規範不好的集體,怎樣獲取更好的教育教學質量?更何況許多大成功是離不開規範二字的。我所帶09屆7班有個學生叫某某,在20xx年,故宮準備向遊客開放倦勤齋,向社會徵求其地下下水道流通方案,社會專家團隊、清華建築系研究生團隊等紛紛投標,最後是他統帥的清華本科生團隊中標了!事後他跟我說:老師,我並沒有多少創新,就是規範再規範,在細節上很摳,要求零差錯!我們說起他,會說他裸分進清華,他在清華得了多少第一,他位列當年清華優秀畢業生之首全清華每年只評10名,但又有誰會提及他從不遲到、他從不趴著聽課、做操時他總是那麼認真,他清晨總是第一個到教室為大家開門,……那麼多的“總是”意味著那麼多堅持,匯聚起來就形成了責任心、大局觀等品質。所以,一旦他決定每週四晚上給北京各地建築工人免費播放電影,從小建立起來的規範意識要求自己絕不能因為天氣、學業緊張等任何因素而放棄,一堅持就是四年,一堅持,堅持成了一種情懷!我們不能說,有了規範就有一切,但當規範優化成一種對細節的孜孜以求、內化成對自己良好言行的持之以恆時,成功也許是必然的,情懷也許就擁有了!

  其次,說說文明。

  文明素養是我們每個人必備的。

  要成為一名合格公民,融進世界,文明是繞不開的核心素養。【9月16日環球網綜合報道】泰國清邁大學近來由於一些中國遊客不文明行為持續引發詬病。我關注了後面的跟帖,一邊倒都認為泰國小題大做,或懷疑此訊息的真實性,我想和所有同學一起反思的是清邁校方列舉的不文明現象包括隨處便溺、不注意馬路安全、缺乏禮貌、聲音嘈雜、如廁不衝馬桶、亂丟垃圾等在我們身上是否真實存在?更何況九成中國遊客是大學畢業生!這充分說明,人的基礎文明素養是不會隨著年齡成長而自然具備,學歷高也絕不意味著文明水準就高!恐怕這些文明素養還是需要經過社會家庭學校努力培養才能具備!我不相信在校園裡邊走邊吃、隨地扔垃圾、或一路狂奔到食堂以超過自己的同學損害同學公平利益而沾沾自喜、或經過已經安靜學習的別人教室時依然旁若無人大聲說笑、或遇到來賓熟視無睹不知禮讓的人進入社會會是一個文明人!中國是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是應該擁有屬於自己的世界地位!我們理直氣壯地要求世界用公正的發展的開放的態度接納我們,但同時我們也一定要有學習的心態、反思的能力,以更高的文明素養等與之匹配!我的一位學生家長,今年暑假去探望在加拿大遊學的孩子,回來很黯然,他孩子的房東是河南人,經常免費為國內去的尚未找到落腳點的學生提供食宿,他講了發生在今年暑假的一個細節:當8、9個孩子剛到他們家時,他2年級的兒子非常熱情地逐個敲門,邀請他們和他玩,與他們分享他的零食,但均遭拒絕,2周裡,他們躲在房間吃零食、餐具隨便扔,用過的衛生間從不整理,到他們離開時,小男孩連放下玩具跟他們說88的熱情都沒有了,當然他們也沒有想到還要跟一個所謂小屁孩說88,因為連照顧他們兩週的伯伯也沒得到謝謝!同學們,真不願意看到你們出去也有可能這樣!更不願意,因為這些你們可能受到偏見,喪失很多本應屬於你們的發展機會!我有一位學生今年讀大四,因為品學兼優獲得了校方提供的向德國導師學習的機會,她很珍惜,但導師很不待見她,她斗膽發問,導師說,中國人素養太差,不想教!她在北大,她叫某某!這孩子文明修養不低,但是她分明承受著偏見之痛!

  注重自身文明修養的提升,使自身擁有更遠的見識、更大的格局!

  今天的你,為了贏得更快的速度更多的學習時間可以肆意踐踏學校的規章、忽視公平的規則,明天的你,就可以為了一點點現實的利益和誘惑,越過道德法律等底線,到那時,不用說什麼實現家國情懷了,恐怕自身難保呀!愛其子,為之計深遠!愛其生,當然也要為之計深遠!這就要求學校為你們看得遠些,帶你們站得高些來落實每一個教育細節!省錫中期待學生抓住青春歲月努力學習,但實在不需要大家努力到一路狂奔!因為,一路狂奔實在是奔不出遠大的前程的,倒是有可能奔出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同學們,上週一晚上剛剛面向全體學生做過廣播講話,強調本學期常規管理的必要性與重點工作,今天又作此講話,可見學校重視之程度,完善之決心,期待我們每個省錫中人在每一個言行舉止的細節中,彰顯出因規範而產生的精緻、因文明而締結的高雅!同時,憑藉這樣的精緻和高雅使省錫中教育的步伐更加自信更有體面!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學守則,懂規範,做文明的好學生》。

  同學們一定都知道,走在路上,我們要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車輛行人靠右行,因為如果違反規定,就可能發生交通事故、造成傷亡;在進行各類比賽時,我們也要遵守有關的競賽規則,犯規就要被罰、或許還會失去參賽的資格。我們每個人在社會活動中,又必須遵守國家的法規,一旦犯法就會被追究刑事責任。這些都告訴了我們什麼呢?這些都說明了:每個人在社會中生活,必須用相關的法規約束自己的思想言行,這才能保證社會秩序穩定,人們安居樂業。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那麼用來規範、約束我們小學生言語行為的“規矩”又是什麼呢?就是《小學生守則》。

  今天在這裡,我們每個人不妨先從以下五個方面省視一下自己:

  1、課堂學習我能按時進入教室,及時做好上課準備、上課專心聽講,積極開動腦筋,踴躍發言,課後按時,高質量地完成作業嗎?

  2、課間活動時我能注意安全,團結同學,做文明的遊戲嗎?

  3、愛護學校的環境,先從保持教室整潔開始,我能不亂扔垃圾,不在課桌上亂塗亂畫,走在校園中能見到廢紙主動拾起嗎?

  4、 進行大課間或放學時,我能做到排隊靜、快、齊,不擁擠,上下樓梯靠右行嗎?

  5、晚上放學我能做到,按時回家,不在馬路上逗留和玩耍嗎?

  對照這五個方面,你的行為表現能打幾分呢?

  同學們,良好的行為規範是學生品行修養的外在表現,是保證良好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播下一個動作,將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將收穫一個品格。文明,已被人們放在心裡的一個重要位置,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資訊。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讓我們一起學習《小學生守則》吧,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學守則,懂規範,做文明的好學生。

  篇3

  老師們、同學們:上午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規範日常行為,爭做文明學生》。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來到嶄新的蓮花湖分校已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在這個美麗溫馨的校園裡學習生活,我們是不是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爭做一個講文明、守紀律、懂規範的好學生呢?

  是的,在學校裡,大部分同學就是這樣做的,他們的一言一行是那樣的文明規範:進入校園,遇見老師主動問好;進老師辦公之前,喊聲報告;借用了同學的物品,歸還時主動道謝;看到廁所沒關緊的水龍頭,主動上前擰緊;看見地上的垃圾趕忙撿起……

  可是,我們偶爾也會看到學校裡還存在著與以上文明行為完全背道而馳的不良現象。部分同學缺少集體榮譽感,嬌氣任性,愛與同學鬧彆扭;少數同學,故意隨手亂扔垃圾,髒話隨口就出;還有少數同學不注意自身安全,課間愛在樓道操場大聲喧譁,狂奔打鬧等等。

  同學們,為了保證人們的正常生活,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法律,與此同理,在學校要成為合格的小學生,最基本的就應該遵守校規校紀,這對於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至關重要。良好的行為是黎明前的曙光,抓住了就有光明燦爛的前途。

  為了讓我們每一位同學從小就懂得規範自己的言行,養成良好的習慣,在此,我對大家提出以下要求:

  1、要講文明懂禮貌。對待長輩要禮貌,遇到師長主動問好,對待同學要友好,不打架,不罵人,不說髒話。

  2、要養成衛生好習慣。不帶零食進學校,不隨手扔垃圾,座位邊準備一個馬夾袋以存放垃圾;

  3、要學會自我管理。遵守早讀、寫字課、活動課紀律,上課專心聽講,舉手發言,不亂講話。

  4、要積極鍛鍊身體。認真做好廣播體操和眼保健操,動作規範到位;積極參加大課間活動,注意安全,遵守活動秩序。

  5、要注意活動安全。校園內不大聲喧譁,不奔跑打鬧,上下樓梯靠右走,不推擠,不騎滑樓梯扶手,不玩危險遊戲。

  6、要愛護公物,節約水電。愛護校園的一草一木,不隨意損壞門窗,不在課桌上亂刻、亂畫,不在牆上亂塗、 亂踢;離開教室,隨手關好門窗電燈等。

  另外,為了讓同學們清楚的知道在校內校外如何規範好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文明的好學生,我們特制定了《望江一小蓮花湖分校學生行為規範基本要求》。請各班班主任、輔導員老師以《要求》為標準,指導、督促全體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學們,我們更要嚴格按照《要求》來規範自己的行為,人人爭當文明學生,讓文明之花開遍我們美麗的校園!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