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什麼湯可以補氣血的_補氣血湯的做法

  氣虛體質的人得補氣血,相信大家都懂這個道理,那麼煲什麼湯才可以補氣血的呢?補氣血湯的做法都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補氣血湯的做法,希望對你有用。

  補氣血湯的做法

  1.紅棗花生紅豆粥

  材料:紅棗50g;花生、紅豆、紅糖、大米、黑米適量。

  做法:先將紅豆、黑米、大米、花生洗淨之後,浸泡40分鐘;然後將紅棗洗淨待用;接著將泡好的紅豆,黑米,大米,花生,紅棗倒入電飯鍋中,加入較多的清水,約2個半小時左右;待煮煮好之後,再調入紅糖。

  功效:紅棗補血養顏粥是一款非常簡單的美容養顏、補血粥,女性常吃能有效調理貧血等症狀。

  2.銀耳紅棗湯

  材料:銀耳、紅棗、桂圓乾、枸杞。

  做法:將所有的食材清洗乾淨之後泡發,然後一起放入鍋中熬煮,直到軟爛之後直接服用。

  功效:銀耳的營養價值和燕窩同等,但是價格則是便宜的多,所以也被稱之為窮人的燕窩。中醫方面認為,銀耳具有很好的潤燥以及保健的作用,特別適合治療那些由於燥氣以及火氣所引起的慢性急性病。紅棗和枸杞則是具有很好的補血作用。所有的食材混合在一起之後,補氣養血的作用則是加倍提升。

  3.雙紅補血湯

  材料:紅薯、紅棗、紅糖。

  做法:將清水放入鍋中燒開,隨後放入煮熟之後的紅薯和紅棗,熬煮軟爛起鍋之前加入紅糖攪拌均勻。

  功效:這道食譜非常適合夏天以及剛剛入秋的時候服用,是一道非常好的養生甜品。如果比較喜歡吃南瓜,那麼也可以將紅薯換成南瓜,效果也是很好的。

  可以補氣血的食物

  1、補血佳品大紅棗

  吃一些紅棗對於身體是有利的。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裡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生佳品。

  2、補中益氣葡萄乾

  葡萄乾也是養生的佳品。葡萄乾是很好的補中氣食物,對人體有益氣補血的作用。貧血、時常頭暈的人應該常吃。春天頭暈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於氣血不足引起的,葡萄乾中有豐富的鐵,因此貧血人群應適當吃一些葡萄乾。但是葡萄乾中的糖分較高,因此血糖較高、易拉肚子的人應少食,建議一天食用一個掌心的量。

  3、入脾養血桂圓乾

  一些桂圓,能夠補血益氣。桂圓乾可以起到安神的作用。對於一些氣血迴圈不好的人以及在春天容易失眠,精神不佳者可以適當吃一些龍眼乾。同時桂圓乾養脾胃,因此對於晚上失眠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不過常食龍眼乾會上火,體質燥熱的人要少吃。建議一天食量不要超過半掌。

  4、時令食物春之芽

  一些時令的蔬菜,有利於健康。春日食春芽是大自然的賜予,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說要“食歲谷”,意思就是要吃時令食物。春天裡所有的植物都生髮出新鮮的嫩芽,其中,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等。

  5、四鮮之首是春韭

  春季韭菜是補腎佳品。春日嚐鮮首推春韭。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其根白如玉,葉綠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樣,既可佐肉、蛋、蝦、墨魚等,又可做蒸包水餃的餡料。炒綠豆芽或豆腐乾時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可以補氣血的中藥

  人蔘

  它是最名貴的補氣食物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溫,能大補元氣,安神保健。它有補益強身的作用,可抗衰老,適用於久病體虛、氣短虛脫、神經衰弱等症狀。

  甘草

  豆科多年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莖可製成藥品,其性平,味甘,能補脾和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解毒,調和諸藥,適用於脾胃虛弱,咳嗽,心悸,中毒等症狀。

  白朮

  它是菊根多年草本植物白朮的根莖,是健脾益氣的主要藥物。其性溫,味甘、苦,能補氣健脾,燥溼利水,止汗安胎。

  西洋參

  它味甘,微苦,能補氣養陰,清火生津,適用於肺虛勞嗽、久嗽、哮喘、咯血等症狀。西洋參又叫花旗參,主要產於美國和加拿大,藥用其根,是貴重的清補保健藥材。

  黃芪

  它為豆科植物的乾燥根,以肉黃白,質堅而為易折斷,粉多,味甜,無黑心及空心者為佳。黃芪性微溫,味甘,能補氣昇陽,益氣固表,託毒生肌,利水退腫,適用於自汗、盜汗、血痺、浮腫等氣虛之症。


補氣血湯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