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進補喝什麼粥可以補氣血

  冬季到了,人若是氣血不足,就容易生病,不妨吃些補氣血的粥。那麼冬季應該喝什麼粥補氣血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冬季補氣血的粥

  1、紅棗桂圓黑米粥

  材料:糯米50克,黑米30克,紅棗10粒,桂圓20粒。

  做法:紅棗用清水浸泡。糯米和黑米也用清水浸泡洗淨,桂圓剝去外殼洗淨備用。鍋內膽加入適量的清水煮開,放入紅棗和桂圓,再放入糯米和黑米。加蓋大火煮上10分鐘,然後把內膽鍋放入外鍋中加蓋燜之40分鐘,食用的時候可隨意加入紅糖。

  功效:具有開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澀補精的功效,對於少年白髮,婦女產後虛弱,病後體虛以及貧血,腎虛均有很好的補養作用。

  2、南瓜小米粥

  材料:南瓜300克,小米100克。

  做法:南瓜洗淨,切開去子,再切成小塊;小米淘洗乾淨。鍋置火上,加適量清水煮沸,放入小米。南瓜塊,用大火煮沸,轉小火煮至米爛,南瓜熟透、粥粘稠即可。

  功效:南瓜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之功,適用於脾虛氣弱、營養不良、肺癰、水火燙傷者。小米能開腸胃、補虛損、益丹田,可用於氣血虧損、體質虛弱、胃納欠佳者進補。所以南瓜小米粥適合血氣虧損、身體虛弱者。

  3、山藥紅棗糯米粥

  材料:山藥100克、紅棗10枚、糯米100克、白糖或冰糖適量。

  做法:山藥洗淨削皮切塊,將糯米、紅棗洗淨後與山藥一起放入鍋中,加水共煮,先武火煮開再轉文火慢煮,至粥成時加入適量白糖或冰糖即可。

  功效:山藥紅棗糯米粥可健脾補氣、養血補血、養胃和中,常服可健脾養胃。

  4、玫瑰紅棗粥

  材料:黑米、白米、紅糖、紅棗十顆、藥用玫瑰十幾朵。

  做法:將黑米白米按1:1的比例,洗淨,加水浸泡一夜。將米倒入電飯鍋中,加開水熬煮。等待粥煮開時,將紅棗洗淨去核,切成丁,藥用玫瑰花苞去蒂,將花瓣分開,備用;粥煮開後,將紅棗加入一同熬煮,至米粒漲開,煮至粘稠時,將紅糖放入,溶化,起鍋前將藥用玫瑰花瓣撒入,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玫瑰調理月經、祛斑防皺。紅棗健脾益胃、補氣養血。黑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補益脾胃、益氣活血、護肝明目等療效。紅糖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

  5、當歸紅棗粥

  材料:當歸15克、紅棗50克、白糖2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將當歸用溫水浸泡片刻,加水200克,先煎濃汁100克,去渣取汁,與粳米、紅棗和白糖一同加水適量,煮至粥成。

  功效:此粥具有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的功能,適用於氣血不足、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血虛頭痛、眩暈及便祕等症。

  冬季補氣血祕方

  1、燉肉加點黃芪

  黃芪是一味古老的中藥,向來被認為是益氣固表的能手,尤其擅長補氣,且有“補而不膩”的特點,適當服用能溫補氣血、健脾昇陽,有助增強體質,適合體質虛弱、容易感冒、畏寒怕冷的人群。它還是一味“百搭款”補品,與各種肉類都能搭配。燉肉時黃芪量不宜過多,20克左右即可。

  烹調時可直接和焯好的肉一起燉,也可以先用黃芪煎成一碗水,等肉燉爛以後倒入。無論何種做法,都要注意湯汁不可太濃,醬油等調料不要放得太早、太多,一般可在肉七成熟時放醬油,九成熟時放鹽。

  2、吃紅色食物

  紅色食品主要包括胡蘿蔔、紅辣椒、西紅柿、西瓜、山楂、紅棗、草莓、紅薯、紅蘋果等。這些紅色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A,能增強人的體力和緩解因工作生活壓力造成的疲勞。尤其是番茄紅素有獨特的氧化能力、保護體內細胞、使脫氧核糖核酸及免疫基因免遭破壞、減少癌變危害、降低膽固醇、防止便祕。此外,紅色食物還能為人體提供豐富的優質蛋白和大量無機鹽、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對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可大大增強人的心臟和氣血功能。

  除了這些紅色食物之外,日常還應該多攝入沙丁魚、燕麥、苦蕎麥、核桃、豆製品、各種豆類、鷹嘴豆、李子、楊梅、大麥、蘋果、香蕉、各種堅果、薏仁、黑芝麻等,這些食材對心臟的健康和補氣血也有很大的幫助。

  3、吃點桑葚乾和紅棗

  乾果類含鐵量增加,其中以桑葚幹為最,桑葚幹每100克含鐵42.5毫克,無愧於水果中“補血果”的稱號。在晒制過程中,最有利於一些穩定營養素的保留,如鐵、鋅、錳、蛋白質、抗氧化物質等。

  飲食上,紅棗是公認的補血佳品。平時可以燉一些銀耳紅棗湯,紅棗補血,銀耳有潤燥的功效,經常喝這款湯,可以喝得臉色白裡透紅。黑糯米補血粥也很適合需要補血的人食用,黑糯米和紅棗都是補血的好東西,把黑糯米、紅棗熬成粥,也可以加點有益脾胃的山藥,可以補充氣血。

  4、經常參加體育鍛煉

  運動是調養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平時可練習瑜伽、太極拳、保健氣功等舒緩運動。另外,傳統中醫學認為“久視傷血”,所以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工作的職業女性,應該特別注意眼睛的休息與保養,防止因為過度用眼而耗傷身體的氣血。

  特別是生育過的女性,要積極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每天至少半小時,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游泳、氣功、跳舞等,吸收新鮮空氣,增強體力和造血功能。

  秋冬季補氣血食物

  1、山楂

  山楂具有很好的開胃消食的作用,除此之外還能夠起到活血行氣的效果。專家推薦愛美又愛健康的你每天喝一杯山楂茶,因為山楂有明顯地降低血清膽固醇、降血壓、利尿、鎮靜等功效。可以強心、增加冠脈血流、擴張血管、讓面色紅潤。可以說山楂是每個女人都該吃的“好臉色”食物。

  2、黃鱔

  中醫認為黃鱔性味甘,溫,歸肝、脾、腎三經,有補益氣血、溫陽益脾、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功效。這種食物經常服用能夠有效的補氣益血,對於強健筋骨以及保健肝臟效果也是很好。而鱔魚搭配豬肉吃,藥效更好。

  3、豬肝

  豬肝內含大量鐵質、蛋白質、維生素、肝糖、肝素等營養成分,是補氣血的佳品。適量吃豬肝有助調理氣血、提高人體造血功能,預防佝僂病以及缺鐵性貧血的出現。

  4、紅棗

  俗話說:要使面板好,粥里加紅棗。紅棗的營養十分豐富,特別是維生素C,每百克棗肉中含380-600毫克,比柑橘的含量高7-10倍,比含維生素C著稱的辣椒還要高出3倍,故有“維生素C丸”之稱。唐代食醫孟詵亦云:大棗補不足氣,煮食補腸胃,肥中益氣第一。所以,氣虛者宜用大棗煨爛服食為佳。

  5、雞肉

  雞肉性溫,味甘,有溫中、益氣、補精、養血的功效。無論氣虛、血虛、腎虛,皆宜食之。民間對氣虛之人,有用黃芪煨老母雞的習慣,更能增加補氣作用。因為老雞脂肪較小,消化力弱的人也容易吸收,不會虛不受補。

看過冬季補氣血的粥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