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論文3000字***2***

  人際交往的心理論文篇一

  《談中學生人際交往中的心理學》

  摘要:由於種種原因,當代中學生容易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中以社交問題所佔比例最大。當今的中國正處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社交能力的強弱已稱為衡量一個現代人素質的重要標準之一,中學生的人際交往倍受人們關注。中學生良好人際關係的形成作為主題能力的表徵,通過社會實踐,將會在社會文化生活中推進人際關係的高尚、純潔、和諧。

  關鍵詞:人際關係;同輩群體;非正式群體

  一、中學生人際交往中常見的心理問題

  ***一***既不知人也不知己:對自己和他人心理特徵和心理面貌缺乏瞭解。

  ***二***害羞:指在交往中,過多地約束自己的言行,以致無法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礙了人際關係的正常發展。害羞的形成主要在後天。

  ***三***孤僻:不隨和、不合群,一種屬於孤芳自賞、自命清高。另一種屬於有特殊的行為習慣,別人難以接納,不願意接受他,即怪癖。

  ***四***自卑:缺乏自信,在交往活動中表現為想象成功的經驗少,想象失敗的體驗多。這種心理在與權威、長者、名人交往時表現得尤為突出。

  ***五***角色固著:角色是一個社會學名詞,它是指一個人根據社會的輿論、規範和約定俗成的習慣,所表現出的思維、行為方式。一個人在生活中扮演著許多不斷變化的角色,也就是說,人們在社會裡的身份是不斷變化的,你的行為特點也得有相應的變化。如果一個人不知變通,固著一種角色,就是角色固著。

  ***六***過慮:在交往過程中,尤其是在與陌生人交往時,持有適當的戒備心理是完全應該的。但如果把天下人都看成是可以的人加以提防,就會嚴重阻礙交往的發展。過去有句古話叫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過慮的另一種表現是求知交,而不願廣泛結友。這就必然侷限了自然的交往面。

  ***七***封閉:在交往活動中,封閉的人試圖把自己關在一統天地裡,本著“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則,心裡有個頑強的想法,我不想佔你便宜,你也別想借我的光。封閉的另一個原因是擔憂公開了自己的思想觀念、身世經歷後,人家就會疏遠自己。

  ***八***干涉癖:是愛打聽、傳播和干預別人的私事和祕密。這種人在國外有一個專門的名詞來形容,叫meddlesome,意思是好管閒事的。

  ***九***強迫癖:有兩類,一類是將自己喜愛的東西強加與人,把自己的喜好看作別人的喜好,把自己的意見看作最好的意見,而且十分熱情。一類是將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強加給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勿施於人”。

  ***十***嫉妒:也許是人類的一種普遍的情緒。人總是有一種要求成功的願望,也有一種超過別人的衝動。

  二、對策

  ***一***形成中學生良好人際關係的條件

  人際關係的形成,離不開社會的具體環境,離不開活生生的人。中學生人際關係是建立在特定的內部與外部環境和心理環境基礎上的。就環境來說,有家庭與學校構成的內部環境,也有社會與自然構成的外部環境。家庭環境往往是中學生人際關係形成的出發點。一個人自小生活在和睦、高尚、充滿人性和摯愛的家庭環境裡接受父母、兄妹的良好教育和情感培育,對其進入中學之後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影響極大。

  不僅如此,和睦、高尚、充滿人文精神的家庭還是中學生恢復心理平衡、獲得感情補償、校正人際關係中出現的不良傾向的“血緣”基地。升人中學後,學校是中學生學習、生活的直接環境。從客觀方面看.學校領導、教師、員工要為中學生良好人際關係的形成創設各種有利條件,建立起優良的校風、學風,為中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和交際的物質場所和精神場所。而從主觀方面講,中學生應該充分利用學校創設的條件,並與學校一起創造條件,自覺地、能動地去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二***形成中學生良好人際關係的途徑

  1、傳統上,群體活動的途徑特別受到重視。

  譬如集體參觀學習、聽報告,是黨員或團員還要通過組織生活,集體參加校園的文化活動***文化講座、詩歌朗誦、音樂欣賞、書法比賽、課外體育活動、新年晚會、辦牆報、黑板報等***。大學生參加群體活動,為了實現共同的奮鬥目標,結合在一起,相互幫助,共同努力,不僅使自己受到社會主義、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教育,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而且在同學關係、師生關係上增進了瞭解,產生了感情、建立了友誼。大學生參加群體活動.便有機會與他人一起參與現實生活的變革,並從中獲得對人生價值的真切的理解、對時代文化精神的體認。現代高等學校內組織的活動,在其精神實質上展示了與以往時代不同的特徵。

  2、參加社會實踐是當今學生形成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途徑。

  中學生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群體交往的特點主要使其人際關係富有社會性。社會性的人際交往不僅擴大了中學生交往的時空範圍,加強了他們對良好人際關係的理解與體驗,而且亦使其自身發生著變革,從而造成新的力量,新的觀念。如果說,人類個體早期的智力發展和身心水平一開始所受制子群體活動的話,那麼越往後,主體能力的發展則越依賴於群體活動的各種文化實踐活動的擴大、豐富和深化。只有當人的群體活動、群體意識形成了,人才開始了真正的社會文化生活,並使人在群體活動中增進了解與理解。

  3、中學生的個體交往活動在其人際關係中也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不容忽視。

  過去我們往往過分地強調中學生人際關係中的群體交往方式的意義,而過分地限制個體交往活動。把中學生個體與其周圍的同學、老師之間的交往限定在“嚴格”的範圍內。認為個體交往多了就會影響集體活動的凝聚力.個體交往能對群體交往起消解作用,從而把個體交往看成是“小圈子”, “意氣之交”。這是非常片面的。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形成中,個體與群體二者互補,缺一則不正常。

  4、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人際交往總是從首次印象開始的,第一印象常常鮮明、強烈而且影響深遠。第一印象在以後的交往中常常起定勢作用,如果一個人給人留下的是誠懇、熱情、大方的印象,自然受人喜愛,別人也願意與之繼續多交往。相反,如果留下的是虛偽、冷漠、呆板的印象,別人當然不會願意接近。

  良好的第一印象的確立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注意儀表。在公共場所中人們總是趨近外表美麗、英俊、衣著整潔、儀表大方的人,並且常常有意無意中還會把一個人的儀表風度同他相應的身份、修養、品德連在一起,外表有魅力的人給人較好的印象,人們對之評價較高,也較有興趣,這是因為美是人人嚮往的。第二注意言語表情。語言不俗、內容豐富有趣總能給人留下好的印象;反之誇誇其談、氣味平庸,使人厭惡。第三注意舉止。舉止得體、優雅、瀟灑,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在氣質和修養,能增強人際吸引;反之,如果過分拘謹、輕浮、粗魯則使人遠離。總之,無論在求職、交友、戀愛,還是在課堂、集會等公共場所都應注意使自己個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這是以後長期交往的良好開端。

  參考文獻:

  [1]穆懷中《青年人際關係學》,農村讀物出版社1987年版

  [2]時蓉華主編《現代社會心理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版

  人際交往的心理論文篇二

  《試談中職學生人際交往心理的輔導》

  摘要:中職學生***以下簡稱“中職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裡度過,他們最主要的交往物件是同學、老師、家長和朋友。如何把握交往的技巧,需要講究一定的方法,最根本的是提高個人的修養,培養正確的人生觀,這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因此,教師對中職生進行人際交往的輔導顯得必要且重要。

  關鍵詞:中職生;人際交往;心理;輔導;訓練

  十六七歲的中職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處在成長髮育期,此時他們需要朋友,需要與人交往,良好的人際關係才會使他們有愉快、樂觀的心情去學習,擁有朋友才能感到社會的溫暖。現實生活中良好的人際關係是衡量中職生心理健康的標誌,也是邁向社會的重要一步。交往是人際間藉助於言語和非言語的媒介而實現的相互溝通、相互認知與相互作用。中職生人際交往包括兩大方面,一方面是與成人的交往,即與父母的交往和與父母以外的其他成人的交往;另一方面是與同伴的交往。中職生主要時間是在學校***特別是班級***度過的,所以本文主要探討的是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校內人際交往的輔導。

  一、利用集體的力量,對一般中職生進行人際交往心理的輔導

  1.教師要樹立個人魅力,運用好正式交往與非正式交往。

  教師應以正確的態度與學生交往,建立民主的交往模式。有個人魅力的老師,在學生心目中有著權威性,這種無形的個人權威使正式交往得以順利進行。非正式交往與正式交往相比較它有方便性和隨意性,它一般不受時間、地點和人數的限制,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校教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然而非正式交往也是在需要、情感、興趣、愛好等方面較為接近或一致的基礎上形成的,並且是在輕鬆和自然的情境中進行的,所以非正式交往的作用在很多時候比正式交往的作用更大、更明顯。在教育教學中既要重視師生間的正式交往,也要對師生間的非正式交往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樣才能恰當運用正式與非正式交往。

  2.營造民主環境,塑造積極個性,培養交往能力,促進人際交往。

  教師的領導作風實際上決定著師生雙方的交往模式。因此,在學校教育中不僅要實行民主的領導方式,還需建立民主的交往模式。中職生積極的個性是在民主的氛圍中塑造的,其對中職生的人際交往有著積極的深遠的影響。中職生在民主交往模式中不但能激起其對所學科目的興趣、熱情,提高學習成績,還能進一步促進他們個性的發展,更有利於他們的交往。中職生的自我意識、自主性和創造性等品質都是在這種交往模式中發展起來的。在對學生進行輔導時教師要從思想上真正信任學生、尊重學生、依靠學生,這是培養和增強學生自主性的關鍵。

  中職生良好個性品質的核心和靈魂是他們的創造性,在民主交往模式中能不斷地得以提高與發展。在民主的交往模式中充分體現出班級氣氛的民主、平等、和諧、活躍,學生得到教師的尊重、信任,他們暢所欲言,思維敏捷,敢於提出問題,其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發展。

  3.正確對待各種非正式群體,促進中職生人際交往的發展。

  中職生在學校進行的人際交往也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交往。學生在校主要的任務是完成任務學業和學會做人,他們在完成教師規定的任務的同時而進行的互動、學生之間根據教師的倡議而進行的互幫互助和學習競賽,這些都屬於學生之間的正式交往。除此之外學生之間還較多地表現為非正式的交往,如課間、課外活動、宿舍生活區等進行的交往,這種交往的結果就是在班級中形成了各種性質和形式都不同的非正式群體。教師應該正確對待學生中的各種非正式群體及指導學生進行正確交往。重視班級裡親社會型的小群體,有利於班級的形成和發展。群體之間的交往是群體成員資訊溝通的重要場所和情感的依託,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到這樣的群體來,使他們形成開放、樂觀、團結互助等積極個性品質。

  4.加強班級管理,班風良好才能促進良好的人際關係發展。

  加強班級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風的關鍵,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又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班級非正式群體就是在班級的基礎上建立發展起來的,教師應通過加強班級建設來引導,充分利用這些非正式群體促進學生的積極交往。因為輿論對一個集體,尤其是班集體很重要,包括在班級非正式交往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輿論,如何選擇交往的物件而形成正確的交往方式等。所以教師應建立班級的正確輿論環境,加強正面引導,建立各種合理規章制度,給出是非、善惡、美醜的標準讓學生去遵守。同時對在交往過程中湧現出的先進、好人好事更要給予宣傳和表揚。教師要維護正氣,抵制歪風邪氣,使班級風氣積極向上,學生的非正式交往得以健康的發展。

  二、對個別中職生人際交往障礙心理的輔導

  在一個班級中,總會有個別中職生存在自己無法融入集體的感覺,他們渴望與人交往,卻又害怕、不善於與人交往,他們自身具有交往困難。分析之,原因可歸納為受個體生理特點的影響與個體心理特點影響兩方面。

  1.有些生理缺陷,或學生本人認為的生理缺陷,嚴重影響著學生的人際交往,如缺牙、身材矮小、傷痕等,這些與其他人不同的生理特點,使他們感到自卑。對於這樣的學生,應該讓他正確看待自己的缺陷,一方面引導幫助他不要把缺陷誇大化,儘量通過修飾來掩飾自己的缺陷;一方面引導他發掘自己的優點,與此同時,要依靠班集體的力量,發揚團結友愛的精神,使其在同學們熱情的幫助、毫不嫌棄的交往中漠視自己的生理缺陷,將其看得淡然化。

  2.對由個體心理特點影響而導致交往障礙的學生應針對不同心理特點進行相應的輔導:

  ***1***不良的個性心理品質。如以自我為中心、自卑、妒忌、猜疑、偏激、報復心強等特點,這些心理自然就會影響到個體與他人的交往。教師應根據不同心理設計出適合的教育輔導方案進行矯正。

  ***2***個人能力方面的缺陷的心理。

  如言語表達能力差、缺乏交往的技巧、不善交往等,這些學生生性怯懦,很少與人打交道,怕別人看不起自己,所以常採取迴避行為。針對這些情況要進行如下輔導:①深入瞭解學生情況,找出原因,取得學生父母的支援和配合。②在學校裡,教師應對這些學生給予更多關注,創造更多機會進行練習,特別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③鼓勵並幫助他們多參加集體活動,發揮集體的作用,教師和同學們多稱讚、多傾聽,以鼓勵他們在集體活動中發揮長處,肯定自己。***3***曾經有過交往失敗的經歷,缺乏人際交往信任的心理。在交往中有的學生過於自信偏激,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不屑與人交往,因而使人敬而遠之。對這樣的學生,首先應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交往失敗的原因,創設一些活動,讓他在活動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別人的長處,再教給他們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如交往中的誠信等。

  ***4***嫉妒心理。

  由於學生的認知面比較窄,思想不夠成熟,考慮問題不夠全面長遠,容易產生嫉妒心理。這樣的心理常常使他們不能融洽地與別人相處,常常在心裡不自覺地將別人與自己比較,而影響了交往。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在輔導時態度要坦白和誠實,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法敞開心懷引導和糾正。與此同時還要教導學生正確看待別人的優點與進步,引導他們用別人的長處來完善和彌補自己的不足,靠自己的努力和進步來換取別人的讚揚。

  ***5***情緒化、逆反心理的輔導。中職階段心理的不成熟很大反映在情緒化上,男生比較多見,如經常容易發怒,經常與同學、家長和教師發生對抗,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波動,又不願承認錯誤。同學們都不願與這樣的人交往。

  筆者建議用如下措施來輔導這樣的學生:①要讓有這種心理的學生認識到,經常性的發怒不僅傷害了別人,更加有害於自己的身心健康。②要幫助學生學會調節、控制自己不良情緒的方法,如數數法、內部積極暗示法、冷處理法等。③在學業之餘適當學些藝術,用藝術來陶冶情操,豐富學習生活。④支援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增強其對集體生活的歸屬感和榮譽感。⑤學校和家庭教育要保持一致性,要求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不要過高,要適度,要循序漸進,要講究方式方法。⑥身教勝於言教,要求教師與父母在學生面前要做好榜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處理好師生之間、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這樣才能取得成效。

  三、對中職生進行人際交往訓練的幾點建議

  1.社交知識和規範訓練。這需要學校、教師的重視,如開設講授人際交往的知識、其本原則等的課,編制規範性的行為要求,組織孝心教育、禮儀教育等活動,引導學生看相關的書籍。

  2.三分鐘演講訓練。利用讀報課或政教活動時間讓每一個同學都有機會上臺演講,先請交往能力強的同學做示範,以後則要注重讓一些有交際障礙的同學一試身手。

  3.角色扮演訓練。通過變換角色、變換身份,在不同的環境中訓練社交技巧和應變能力。比如,為了管理好班級,學生幹部的力量是不可輕視的,於是叫同學演說假如你是班長、學習委員、團支書,你將如何搞好班級管理。這樣既選拔了人才又鍛鍊了學生的交際能力。

  4.自我想象暗示訓練。考試前為消除緊張心理,可以用冥想法放鬆自己,想象自己處在空曠的山谷中,讓思維馳騁起來;同樣在人際交往中可以想象自己處在難堪的人際交往情景中,通過積極的暗示:“我能行”、“這沒什麼可怕的”等,使自己克服人際交往中的一些心理障礙。

  參考文獻:

  [1]樊偉新.“學生人際交往障礙與克服對策”[J].求真雜誌,2004,***2***.

  [2]吳增強.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問題的輔導[J].河南教育,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