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三伏天應該如何養生三伏天應該如何養生

  三伏天是熱的標誌,是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氣溫節節攀高,各類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三伏天養生,我們究竟怎麼做才能少得病、不得病呢?首先,根據不同的體質選擇不一樣的飲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2017年三伏天應該如何養生

  一般來說,在最高氣溫高於35攝氏度的炎熱日子裡,中暑的人明顯較多,而在最高氣溫達37攝氏度以上的酷熱日子裡,中暑的人數會急劇增加。因此,這段時間內要注意防暑降溫,保養好身體。

  起居養生

  夏季氣候炎熱,酷暑多雨,暑溼之氣容易乘虛而入且暑氣逼人,心氣易於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難以將養,而導致疰夏、中暑等在養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故對於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溼痺症等陽虛症,是最佳的治療時機。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需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室內降溫;睡眠要充足;講究飲食衛生。

  飲食調理

  入伏後的飲食更要注意調節 食療藥膳以清熱解暑為宜。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尤其推崇藥粥養生:“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也。”其他如清拌茄子、綠豆南瓜湯、苦瓜菊花粥均為消暑佳餚。

  三伏天火氣大怎麼辦

  一、炎夏“去火”要點

  喝牛奶

  很多人認為夏季喝牛奶會加重“上火”,引起煩躁。其實,夏飲牛奶不僅不會“上火”,還能解熱毒、去肝火。中醫就認為牛奶性微寒,可以通過滋陰、解熱毒來發揮“去火”功效。而且牛奶中含有多達70%左右的水分,還能補充夏季人體因大量出汗而損失的水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牛奶凍成冰塊食用,否則很多營養成分都將被破壞。

  23點以前睡覺

  這一點很難做到,尤其在夏季。但專業醫師提醒大家,夏季恰恰是最需要保證在23點前睡覺的季節。因為,23點到凌晨1點是氣血迴流到肝臟的時間,如果不睡,等於強迫肝臟繼續工作,再加上外氣候因素,所以,“該睡不睡情緒煩躁”在夏季表現得特別明顯。

  學會調情志

  中醫認為心主血脈、思維、神情,因此在夏季,應調暢情聲,才能心神安寧、思維敏捷,應正面看待事物,擁有陽光心態。

  注意飲食搭配適當

  少吃辛辣、油炸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多飲水或清熱飲料如綠茶、桑菊沖劑等,保證足夠的有效迴圈量,達到活血化瘀,清火排毒的目的。

  生活作息規律

  要建立合理科學的生活規律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保障機體的平衡,維持正常免疫功能;如已“上火”應注意休息,多飲水,必要時應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消炎抗菌藥物。

  二、炎夏“去火”蔬果

  草莓

  草莓不但好吃,還有藥用價值。中醫認為它有去火功效,能清暑、解熱、除煩。

  西瓜

  西瓜性涼,吃了不會引起上火心煩,而且含有豐富鉀鹽,能彌補人體大量造成的體內鉀鹽缺乏。但注意西瓜放入冰箱不要超過3個小時。

  大豆

  大豆在滋陰、去炎的同時還能補充因為高溫而大量消耗的蛋白質。

  苦瓜

  歷代名醫都把苦瓜看做夏季清暑熱、去內火、幫助改善煩躁情緒的最佳食物。

  西紅柿

  儘管一年四季都可見,但西紅柿在夏季最多,最甜,營養也最豐富。它同樣可以清熱解毒、平肝去火。

  三伏天應該如何養生

  1、熱水泡腳祛溼邪

  很多人在進入伏天后,會感到四肢乏力、全身發睏、渾身酸困、汗出過多而黏膩不爽,有時候吃東西也感覺沒有胃口,吃下去難以消化,整天肚子脹脹的。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溼邪,而對付溼邪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用熱水泡腳。

  進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會把熱水泡腳這個好習慣給忽略了。其實天氣越熱,溼邪越重,熱水泡腳就顯得更有必要。伏天陽氣最盛,熱水泡腳可以通過刺激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等足部的六條經絡,起到健脾、除溼、通經、利水的作用。

  對於大部分人,伏天用40℃左右的熱水泡腳就可以。出現四肢乏力、發睏、食慾減退的人,可以在熱水中加上威靈仙***祛溼***20克、蒼朮***通經***15克、白朮***健脾***15克,效果會更好。

  2、吃絲瓜賽人蔘

  伏天吃絲瓜賽人蔘,這是因為絲瓜裡邊含有人蔘所含的成分——皁甙,非常適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新買來翠綠的絲瓜,無論是做清湯,還是做排骨、雞湯,都能除油解膩,令人胃口大開。

  天熱的時候,涼拌絲瓜最好。選顏色深、有光澤的嫩稜子絲瓜,去皮,切條。做涼拌絲瓜不用醬油、醋和味精,只用少許鹽和香油,這樣才能突出絲瓜的原味。***涼絲絲的,嫩脆多汁、滿口清香。

  3、一碗羊肉湯,不用開藥方

  很多人認為,牛羊肉僅是冬天進補的佳品,在夏天吃容易上火。實際上這種觀點是對牛羊肉滋補性的一個認識誤區。中國養生講究“三因原則”***即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無論食物、藥物的使用,關鍵是在於針對體質、氣候、地域來受用的。

  伏天吃牛羊肉、喝羊肉湯,強身健體,滋陰補氣。因此,也有“伏天一碗羊肉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的說法。此外,夏季吃牛羊肉對補充營養非常必要,吃點性溫和的牛羊肉,不但能夠補充豐富的營養,還能以熱制熱,將冬春之毒與溼氣通過排汗、排毒驅除。

  4、伏天開空調,26℃最合適

  夏天患呼吸系統疾病的人越來越多,這與人們長時間呆在空調房內有關。鼻塞、流涕、頭痛、失眠、內分泌失調等都是所謂的空調病的典型症狀。空調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室內外溫差過大,雖然人體有一定的體溫調節能力,但這個能力是有極限的。從火熱的室外一下子進入陰涼的室內,人體自身很難迅速調整,會產生一系列不適的反應,表現為頭暈、易倦、全身不適、精神不振及免疫功能下降等。

  專家建議,室內外溫差不應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夏天雖然可能出現38℃以上的高溫天氣,但是一天中大多數時間的溫度都在35℃以下,所以26℃左右的室內溫度是比較合適的。而且一般開空調兩三個小時後就應該開開窗戶透透氣,大約半個小時左右。

  七種體質人三伏天養生

  溼熱質 此類人膚色多偏黃,有“濁”而不清爽之感。調養應以健脾去溼、疏肝利膽為主。飲食上宜食清淡去溼之物,如冬瓜、苦瓜、綠豆、薏米、海帶等。

  氣虛質 此類人四肢倦怠、肌肉鬆軟、不喜運動。氣虛者應以補益脾肺為主,更要慎避風邪。飲食上宜食性質平和、偏溫之物,如山藥、龍眼肉、蓮子等。

  平和質 此類人胖瘦勻稱、健壯有力、目光有神、精力充沛。其養生原則是協調陰陽,暢通氣血,促進代謝。在飲食上沒有品種上的禁忌。

  陽熱質 此類人體格壯實、面色紅潤、聲高氣粗。調養應以生津養陰為主。飲食上宜多食水果蔬菜,尤其是黃瓜、苦瓜、西瓜、梨、蘋果、冰糖等。

  陽虛質 此類人怕冷,肢體不溫,經常感到背部和膝關節以下寒冷。陽虛質的人應以溫補脾腎、運動健身為主。宜食溫熱的食物,比如荔枝、龍眼、羊肉等。

  痰溼質 此類人多腰腹部肥滿,肢體沉重倦怠。調養應以疏肝理氣為主。飲食上宜食具有健胃、行氣、活血之物,如陳皮、玫瑰花、茉莉花、山楂等。

  陰虛質 多為瘦小或瘦長體形的人,此類人怕熱、手足心熱、面板偏幹或偏油。養生原則是養陰降火、鎮靜安神,以飲食調理、心神調養為主。飲食上,不宜吃溫燥、辛辣、香濃的食物。宜食清潤之物,如葡萄、梨、苦瓜、黃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