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陶藝的作文集錦

  寫作的過程中,孩子對一件事情的描述往往沒有表達的那麼確切。那麼,怎麼寫好一篇敘事作文呢?小編以製作陶藝為主題,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範文一:

  今天下午是最後一節實踐活動課了。我和同學們一起湧進了陶藝工作區。哇,裡面陳列著好多新奇別緻的作品。看著那一幅幅精美的藝術作品,那可是鬼斧神工啊!我迫不及待的想一展身手。這時候一位陶藝課的老師來到我們身邊首先把我們分成了好幾組。然後讓每個同學都從盒子裡挖了一團陶泥。讓我們跟他學著做像框。大家捲起衣袖拿著陶泥互相商量著捏了起來。“我想做的是水果像框”“我想做的是小狗像框”“我想做房子像框”現場熱火朝天。我從大泥塊上掰下一點泥,把它壓平,然後用工具打型。揉呀揉,貼呀貼。搗鼓了好一會兒,一個個奇特的藝術品就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了。我製作好了小魚像框。連忙給旁邊同學欣賞。大家互相炫耀著,互相評論著。各自吹噓著自己的作品。那可是我們第一次陶泥的作品啊。也許千年以後會是出土文物呢。

  名師點評:作文的敘述簡單清新,小作者在文中為我們描述了自己做陶藝的過程,整個過程的敘述比較清晰流暢自然。作文的語言比較生動活潑,感染著我們讀者。作文的結構也比較清晰,一目瞭然。作文總體寫得還是不錯的,繼續努力!

  範文二:

  盼星星盼月亮總算到了十一長假,趕忙拉上哥哥陪我去做陶藝。

  我心裡像開了一朵花一樣的甜蜜,一直開到我的嘴角。笑呵呵的想著做出來的陶藝,正在想著這個小小甜美的幻想時,已到了地方,圍上了圍裙。來教我做的是一個阿姨,我又膽怯又高興,膽怯的是——怕做壞了,高興的是——第一次,一定感覺不錯。

  哥哥這個壞傢伙,老毛病不改,又來諷刺了:“今天到要看看邱明敬小朋友,會做成什麼樣?”我“哼”了一聲,不理他了。心裡暗暗的說:做出來一個超級可愛的東東,看你說什麼。

  阿姨拿出來了一小袋泥巴給我,指點著我說:“手溼一點水,把泥巴揉成一個圓。”我輕輕地在水桶裡沾了點水,小心翼翼的拿著泥巴,在手上轉來轉去。只可惜轉的不是很圓,但亦可以。我期待著做好的樣子。

  放到機器上固定好,仔細的檢查固定好了嗎,生怕有疏漏。開始做了,阿姨把機器啟動,機器就開始轉了。

  阿姨說著我做著。先用大拇指輕輕地按到圓的中間,鑽出一個洞,做好了,輕輕慢慢的鬆手。下一步,用手輕輕做成一個像小桶一樣的形狀。我把手輕輕的放上去,泥巴被機器帶動著轉,我的手有點放不住了,不知為什麼,有些想鬆,心裡有一種不安。哦!糟了,正出神的時候,手動了一下,上面的一條泥巴飛了。我頓時不知所措,呆呆的看著機器轉動。

  阿姨說:“看來又要重做了。”一下子,我有些不安了。看看哥哥,心想:這傢伙準在為我剛才演的那場“好戲”,偷偷拍手叫好呢!心想:這次千萬不要心急,不要再出窘相了。

  又到了這一步,我又心急了,鬆開的時候太快了,泥巴又一次飛了。低著頭,有點不好意思了。心想:這次一定要做好。一定啊!

  到了這一次,總算沒有再壞了,我鬆了一口氣。感覺從身上卸下了一個重包袱,大吐了一口氣。

  最後一個小碗誕生了,我又把它捏成了一個心形的。阿姨可惜的說:“本身想著你這麼大可以做一個花瓶的。”聽完,頓時,心裡覺得涼涼的。剛才“胸懷大志”的我,現在害羞的想找一個地縫鑽進去。

  不管怎麼說,一個矮小的心形小碗,碗底工工整整刻我著的名字,還有幾朵嬌小可愛的小花,一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小碗誕生了!想到這,我笑了,一下子由陰轉晴了!

  從這一次經歷中,我明白了:做什麼事都要專心、沉住氣、從容的對待,切勿急躁。想到這個東東讓我明白了一些東西,它不知何時變得對我有那麼大的重要了。於是,我把它小心翼翼的放在手上。

  範文三:

  今天是我第一次參加杭州網小記者的活動,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早早地來到了三墩鎮中心小學,準備做陶藝。 到了陶藝教室,我立刻被教室裡琳琅滿目的陶藝作品深深地吸引住了,牆面陣列著很多同學們做的陶藝作品:“小手”、“中國龍”、“人”、“竹子”……我最喜歡的是一個葫蘆的作品。一條條細細長長的藤,中間有幾個葫蘆好像在說悄悄話。 小記者們都到齊了,教我們做陶藝的鄭老師開始介紹陶藝的基本做法。鄭老師首先給我們看了幾幅獲獎的陶藝作品,我看了下巴都快脫臼了,實在做的太好了。就說下棋吧,幾個人在椅子上,一個人在沉思,另一個人露出得意的表情,畫面栩栩如生。 鄭老師讓我們將一塊陶泥一分為二,全都敲平,一塊做底板,另一塊切成需要的形狀貼上去。陶藝分為浮雕和圓雕,圓雕四面都能看,是立體的浮雕只有一面能看,有一點點突起。我們今天做的是浮雕。 我迫不及待地動手開始做了。我打算做一個圓形底板,邊上圍一圈花紋,再鑲嵌一朵荷花和一條魚。我先拿起一個擀麵杖,將底板弄平,切去多餘的部分,細細地雕刻成圓盤模樣。又將花紋搓細,但有時不小心會把花紋搓斷,只能重新再搓。在花紋兩邊還點綴上一個個小圓點。我又在另一塊陶泥板上刻了許多花瓣和荷葉。當然,最難做的要數刻小魚了,為了刻好小魚,我專門跑到老師那兒,去看以前雕刻的小魚作品,來來回回不下三趟,最終才刻出了一個輪廓,這也太難了吧!接下來做的是魚鱗,更是把我難住了,我原本想做一片片的魚鱗,可是我們的魚做的有點小,怎麼也刻不出來。正在左右為難時,一位年輕的女老師走過來,用一條細條幫我做了魚鱗,我也按照她的做法做出了魚鱗,她又用陶泥幫我做了魚鰭。真感謝她,幫我解決了一大難題。最後,我給這幅在老師幫助下完成的陶藝作品取名為“和”。 “和”與“荷”諧音,小魚和荷花能夠快快樂樂地嬉戲,永遠和睦。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能和諧相處。 我又用多出來的泥巴做了個“世界盃”,杯子上還有一個足球,那可是媽媽幫我精心刻畫的,有點難哦!看看自已的作品,還真有點沾沾自喜。我又欣賞了別的小朋友的作品,其中一個小朋友做的“五穀豐登”,一個籃子裡盛著許多穀物,捏得還真像! 今天的活動在不知不覺中就結束了,我不但學到了許多陶藝知識,還增強了動手能力,感謝杭州小記者網邀請我參加做陶藝活動,真希望以後還能參加這樣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