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脹痛是什麼原因

  胃脹是指病人感覺胃脘撐脹,外觀又有脹滿的形態表現的一種病症,可同時伴有胃脘疼痛、噁心、嘔吐、不能進食等臨床表現。為什麼會胃脹痛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胃脹痛的原因

  1.憂 思 惱怒 生氣也會損傷胃。

  2.飲食不衛生。有些病菌於腸道中會產生毒素,造成急性胃腸炎等胃腸道疾病。

  3.飲水量太少或纖維素食物進量太少造成便祕 脹氣。

  4.生活作息不正常。還可能定時定量,造成腸道過於飢餓或過於飽食,導致腸道動作異常,長期可以使胃腸負擔過重。

  5.吃的太油膩,造成腸道不易消化。高蛋白質或高脂肪的飲食,易造成腸道菌群改變,不利於有益菌存活。如果油膩食物攝入過多,體內脂肪酶和蛋白酶就會不堪重負,直至耗竭。

  6.吃的太快。會使咀嚼不到位,造成消化液和食物不能充分攪拌混合,因而不能進行充分的消化分解,對腸道造成傷害。

  7.壓力過大直接影響生理功能就是腸道功能異常。如胃酸過多、減緩蠕動或加快蠕動等。胃酸過多會損傷胃粘膜,加快蠕動會造成頻頻腹瀉,減緩蠕動會造成腹脹。很多胃病可以引起胃脹,只要治療好了引起胃脹的胃病,胃脹自然就消除了,而許多胃病患者之所以久治不愈是因為同時伴有胃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只要治療好了胃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其它胃病就會自然康復,胃病患者如果感覺不僅胃部不舒服,而且睡眠、精神狀態等也不好,那十有八九可以判斷患有胃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需要說明的是胃植物神經紊亂***即胃神經官能症***是功能性疾病,儀器檢查不出,容易被很多醫生和患者忽視,有的患者想不通,有的醫生也想不通,所以很多醫生不知道從這方面用藥,而耽誤了病人,導致久治不愈!

  8.疾病引起:臨床上淺表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胃炎等,這類患者常常是以胃脹為主,由於胃腸粘膜的損傷,常以胃脹、噁心、食慾不振等形式表現。

  9、少數患者是由於胃部手術後損傷胃絡,耗傷氣血,胃失其職造成胃脹

  如何預防胃脹痛

  1.少食高纖維食物

  高纖維食物如土豆、麵食、豆類,以及捲心菜、花菜、洋蔥等蔬菜,都易在腸胃部製造氣體,最後導致腹脹。

  2.忌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炒豆、硬煎餅等硬性食物不容易消化,在胃腸裡滯留的時間也較長,可能產生較多氣體引發腹脹。

  3.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

  進食太快,或邊走邊吃,容易帶吞進不少空氣;常用吸管喝飲料也會讓大量空氣潛入胃部,引起腹脹。

  4.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解毒的功效,減輕精神壓力;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增強胃動力的功效。維生素B族能促進消化,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穩定情緒,減輕精神壓力,改善睡眠。因此,胃脹患者可多進食一些富含維生素的新鮮水果和蔬菜。

  5.保持良好的心態

  焦躁、憂慮、悲傷、沮喪、抑鬱等不良情緒都可能使消化功能減弱,或刺激胃部製造過多胃酸,其結果是胃氣增多,腹脹加劇。

  胃脹痛怎麼辦?

  1、多喝米湯:米湯及大麥粥對脹氣、排氣及胃灼熱等毛病有效。用5份的水加一份的米***穀子或大麥***,煮沸10分鐘。蓋上鍋蓋再慢燉50分鐘。過濾,冷卻後,一天喝數次。

  2、適量攝取高纖維食品:雖然高纖維食品有利於健康,但有些高纖維的蔬菜和水果可能會增加排氣。如果你想在飲食中增加纖維用量以維持健康,應從少量開始,使腸子逐漸適應,這樣可以減少脹氣。

  3、不宜搭配的食物:食物搭配不良會帶來消化問題,例如蛋白質與澱粉就不是好搭檔,蔬菜與水果也是不佳的組合,牛奶不宜與三餐同時用,糖不要與蛋白質或澱粉合用。

  4、應避免的食物:脹氣的主要原因是消化系統無法吸收某類碳水化合物,豆類容易引起脹氣,甘藍菜、綠花椰菜、洋蔥、白花椰菜、全麥麵粉、白蘿蔔、香蕉等也容易產生脹氣。

  5.規律飲食:研究表明,有規律地進餐,定時定量,可形成條件反射,有助於消化腺的分泌,更利於消化。要做到每餐食量適度,避免過飢或過飽。

  6.細嚼慢嚥:以減輕胃腸負擔。對食物充分咀嚼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7.避免刺激:吸菸使胃部血管收縮,影響胃壁細胞的血液供應,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誘發胃病。除此應少飲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