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生活的名人故事高中作文素材

  熱愛生活,珍惜生活,珍惜生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張海迪

  張海迪5歲時因患脊髓病導致高位截癱。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她沒有沮喪和沉淪,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鬥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張海迪現在的身份是作家,但寫作是痛苦的,她得了大面積的褥瘡,骨頭都露出來了,但她還在寫。她又做過幾次手術,手術是痛苦的,她的鼻癌是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實施手術的,她清晰地感覺到刀把自己的鼻腔開啟,針從自己面板穿過。第一次聽說自己得了癌症,她甚至感到欣喜--終於可以解脫了。張海迪說:我最大的快樂是死亡。但是,她卻活了下來。

  海倫凱勒

  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共度過了自己生命中的88個春夏秋冬,獨自熬過了87年那些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絕歲月。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被迫把自己幽閉在盲聾世界裡的人,竟然奇蹟般的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並用自己生命的全部力量四處奔走,建立起了一家家盲人,聾啞人的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海倫.凱勒創造這一奇蹟,全靠她那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海倫接受了生命殘酷的挑戰,用自己所有的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頑強的毅力面對人生刻意製造的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屬於人生,屬於自己的光明面,最後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海倫·凱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國20世紀著名的盲聾女作家和演講者,她憑藉堅強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學的拉德克里夫學院,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教育的盲聾人,曾入選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的“人類十大偶像”之一,被授予“總統自由獎章”。次年,被推選為世界十名傑出婦女之一。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本書中收錄的《我的人生故事》,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 海倫.凱勒,可惜自幼因病成為盲聾人,但她自強不息,克服巨大的困難讀完大學。一生寫了十幾部作品,同時致力於救助傷殘兒童、保護婦女權益和爭取種族平等的社會活動。1964年獲總統自由勳章。她的事蹟曾兩次被拍成電影。

  104歲的蕭伯納

  蕭伯納,愛爾蘭著名作家,後移居英國。一生寫過五十餘部劇本和多部小說以及許多其他論著,他活了104歲,這是世上罕見的長壽。

  蕭伯納長壽的主要原因:他除了為人開朗幽默以外,那就是他酷愛體育活動。他每天清晨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洗冷水浴,一年四季從不間斷。游泳、跑步,到海邊晒太陽,騎自行車,打拳,也是他經常運動的專案。

  他生活有規律,無抽菸、喝酒嗜好。據他自己說小時候身體和智慧都平平,但他下苦功,堅持在智力、體育兩方面加強鍛鍊。終於成為傑出的長壽的作家。

  居里夫人堅持鍛鍊

  居里夫人是世界上唯一榮獲兩次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她所以能有健康的身體、充沛的精力從事長期繁重的科學研究,應該說得益於堅持體育鍛煉。

  居里夫人非常喜歡舞蹈,同時也喜歡爬山、游泳,還酷愛騎自行車。她結婚時,不買禮服、戒指,也不買沙發、圈椅,只要了自行車與居里面先生雙雙騎車蜜月旅行。婚後,每逢假日,他們騎車郊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