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的名人故事初中作文素材

  最容易成功的,往往都是那些努力奮鬥的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十年寫就《三都賦》

  西晉時的左思出身寒微,自幼反應遲鈍,長得醜,又訥於言辭。學書法、彈琴,都沒有學成。他父親對朋友說:“這孩子智力差,笨。”左思很不服氣,發奮學習,以勤補拙。他著手準備《三都賦》,吃飯、走路想的都是文章。連家中茅廁裡也放著紙筆,一旦他琢磨出了好句子,便隨時記下。當時,在洛陽任職的才子陸機也在準備《三都賦》,聽聞此事,譏笑說:“這裡有個醜八怪想寫《三都賦》,他寫的文章只配給我蓋酒甕。”左思毫不動搖,並請求擔任掌管國家圖書典籍的祕書郎,藉機苦學苦讀。他日積月累,終於花了十年時間寫成了《三都賦》,達官顯貴競相傳抄,一時“洛陽紙貴”。

  讓奮鬥成為生活的習慣

  英國著名小說家約翰•克里西年輕時致力於文學創作,但他沒有大學文憑,也沒有得力的親戚可攀。他向英國所有的出版社和文學刊物投稿,得到的卻是743條退稿條。儘管如此,他仍然堅持不懈地進行創作。他曾對朋友說:“不錯,我正承受著人們難以相信的大量失敗的考驗,如果我就此罷休,所有的退稿條都將變得沒有任何意義。但我一旦獲得成功,每一張退稿條的價值都將重新計算。”

  後來,他的作品終於問世了,他潛在的創作才能如大江奔湧,不可遏止。到他1973年75歲逝世時,43年間他一共寫了564本書,總計4000多萬字。他本人身高1.78米,而他寫的書堆疊起來超過了兩米。

  成功從來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做一個不畏不餒的長跑者,要不斷奮鬥,千萬不可半途而廢。

  柳公權發奮練字

  有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夥伴舉行“書會”。這時,一個賣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寫的幾個字“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誇”,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便皺皺眉頭,說:“這字寫得並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樣,軟塌塌的,沒筋沒骨,還值得在人前誇嗎?”小公權一聽,很不高興地說:“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說:“不敢,不敢,我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權起了個五更,獨自去了華京城。一進華京城,他就看見一棵大槐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群,只見一個沒有雙臂的黑瘦老頭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紙,右腳夾筆,正在揮灑自如地寫對聯,筆下的字跡似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的人們陣陣喝彩。

  小公權“撲通”一聲跪在老人面前,說:“我願意拜您為師,請您告訴我寫字的祕訣……”老人慌忙用腳拉起小公權說:“我是個孤苦的人,生來沒手,只得靠腳巧混生活,怎麼能為人師表呢?”小公權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鋪了一張紙,用右腳寫了幾個字:

  “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

  柳公權把老人的話牢記在心,從此發奮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肘補了一層又一層。經過苦練,柳公權終於成為我國著名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