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藝術與花藝設計對比教學初探

  插花藝術的教學過程中,要通過與花藝設計作對比,凸顯特性,並不斷優化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手段,增加課程的實踐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實操能力,教師通過正確的啟發和引導,幫助學生熟練掌握插花藝術技能。今天給大家帶來了,歡迎大家觀閱。

  插花藝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單一化

  在園林專業中,插花藝術大多數都是作為一門選修課程。因此這門課程的課時安排較少,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不能既熟練地掌握了插花藝術的理論知識,又能很好地應用到實踐中,具備成熟的插花技巧,因此學生在這門課的學習中仍存在客觀障礙。教學模式仍然是按照教材內容,按部就班地向學生傳授插花技術,但是這門課程的實踐性比較強,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新思維以及動手能力,因此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學內容比較枯燥,學生感到難度較大,實踐起來有一定困難,最終難以實現插花藝術的教學目標。

  2、理論與實踐結合較差

  插花藝術是經過一定的技術,例如修剪、整枝、彎曲等,並進行藝術加工,在構思上展現新穎性,造型上具有高度的欣賞性,配色上講究色彩的和諧,配置成一件精製完美、富有詩情畫意,能再現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藝術品,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因此插花藝術講究的是實踐,而不是理論。現在大多數學校的教學中,給學生動手的機會較少,學生難以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哪怕是具備了系統了理論知識,到真正實踐的時候也無從下手。由於學校的客觀條件有限,學生很少有機會能親自進行鮮花的插花實踐,以及一些比賽類的活動,進而導致學生的動手那能力較差,教學效果不佳。

  插花藝術與花藝設計內容的主要區別

  1、 創作條件和過程

  插花藝術是指將剪下下來的植物的花果枝葉作為素材,經過技術加工和藝術修飾,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製完美、富有詩情畫意,能再現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藝術品。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插花藝術對中國人而言,插花作品被視為一個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以“花”作為主要素材,花器內造化天地無窮奧妙的一種盆景類的花卉藝術,其表現方式頗為雅緻。

  2、審美情感的表達

  審美情感的表達是插花藝術與花藝設計的最本質區別。插花藝術中,作者表達的情感是作者對於現實生活以及自然界的景象產生情感的共鳴,基於對於事物的聯想進行創作,是在生活的基礎上,個人審美情感的集中表達。插花藝術作品的特點是不受客觀因素影響,作品主要關注內在感情的抒發,增添作品的藝術性與思想性。

  花藝設計作品中,創作者的情感表達不僅僅是個人的情緒,更多的是一部分人的情感集中。所以,花藝設計若要吸引數量較多的人,在審美情感上要引起共鳴。因此要應用不同型別的材料,根據環境的需要進行創作,具有高度的審美性。

  優化插花藝術教學模式的途徑

  1、創新教學模式

  利用多媒體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現代技術不斷應用到課堂中,尤其是多媒體教學方式,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展示圖片以及視訊,結合教材進行講解。教師還可以展示一些優秀的插花藝術作品,播放一些插花比賽的影像資料等。豐富課堂的內容,活躍課堂的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增加案例

  教師要建立自己的教學體系,充分利用教材,設計案例。教師要做好示範,通過經典的例子,培養學生對於插花藝術的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在案例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2、 增強課程的實踐性

  科學制定教學計劃

  教師在插花藝術教學中,要合理制定教學計劃,合理安排課時,增加實踐的內容。注重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根據課標要求,在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強調內容的實踐性。在教學計劃中,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動手實踐以及參加一些插花藝術活動、比賽等。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