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廉潔的黑板報

  廉潔不僅僅是黨員幹部應該恪守的職業道德,更是每個人為人處事都需要遵循的良好品質。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些,希望大家喜歡。

  圖片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圖片5

  資料:廉潔的故事

  以廉為寶

  春秋時,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鑑定 後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楊震暮夜拒金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來拜訪他,並懷金十 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一錢太守

  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為官司 十分清廉。後來他被朝廷調任為大匠之職,臨走,當地百姓主動湊錢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 ,劉寵不受。後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徵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稱為“一錢太守”。

  陶母退魚

  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醃製好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後,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並寫信給他說:“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吳隱之不懼飲貪泉

  晉代人吳隱之任廣州太守,在廣州城外,見一池泉水名“貪泉”。當地傳說飲了貪泉之水,便會貪婪成性。他不信這些,照飲不誤,飲後還寫了一首詩:“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他在任期間,果然廉潔自律,堅持了自己的操守。

  一貧如此

  南宋大臣張浚因與奸相秦檜政見不和,被貶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發時,帶了幾箱書隨行,有人誣告他與亂黨有關係,結果被高宗檢查書信和破舊衣物,高宗嘆息道:“想不到張浚貧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憐他,於是派人騎快馬追上張浚,賞賜他黃金三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