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蛋鬼日記讀後感範文

  《搗蛋鬼日記》是一本自傳體小說,也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寫照,主人公是一個名叫“加尼諾”的小男孩。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

  《搗蛋鬼日記》是一本自傳體小說,也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寫照,主人公是一個名叫“加尼諾”的小男孩。自從他九歲生日時,他媽媽送給了他日記本以後,他一件不落地寫下了自己經歷的每一件事情。他總是給大家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事,又總是有意無意地讓周圍人惹上麻煩事。離家出走、在姐姐的婚禮上,他為了給姐姐姐夫慶祝,給他們買了炮仗、煙花,因為沒機會放,就把炮仗拴在姐夫的扣眼上,卻嚇壞了姐夫、變魔術時卻差點把客人射瞎、釣魚時經掉下了一位老人唯一的一顆牙,正因為他的種種“罪行”,大家都一致地稱他為“搗蛋鬼”。

  搗蛋鬼加尼諾用一個小小的日記本,不但記錄了他在半年的時間裡犯下的“滔天大罪”,活靈活現的展現了兒童貪玩、好動的天性。還記錄了他對大人 作風的不解和他自己的心聲,這心聲不光是他自己的,也是我們所有兒童的心聲。

  大人們總是說我們兒童很輕鬆,除了學習以外,什麼都不用想。可我們小孩卻不這樣認為,我們總覺得當大人比作小孩子好:不用每天為考試煩心;不用聽老師、家長的訓斥;不用為了零花錢擔心。我對於大人們常說的“我們除了學習以外什麼都不想”表示反對,我們小孩也會因為想多要一點零花錢或壓歲錢而耍點小心眼,也會想多交些朋友呀,想怎樣整整對頭呀,課下找在一起玩呀等等這些方面上我們可都是一個個小孔明呢!有的時候,大人們談事我們聽見了,還會有一些很好的主意呢!在家裡有好多時候我提出好的建議後都會被認可,至於那些沒被認可的呢——我就認為是建議太好了大人們要面子不認可,或是建議真的不好。我最討厭的一種大人之一就是認為小孩子說出的話都是胡說八道的大人,可我周圍就有好多,這是我很煩惱的一件事,不知道正在看這篇作文的你是不是這樣的人呢?

  自從我開始上小學,我就也越來越認可大人們說的那句話——小孩是最無憂無慮的。要學的知識一天比一天難,我也一天比一天更想念小時候,也一天比一天更認可大人的話了。在這裡我要對那些和我一樣對大人的作風不理解的同學說一句:“大人們真的是對的。”可我也要對大人們提出建議:小孩的想法不一定全錯;不要把我們的時間都安排的滿滿的,那樣時間長了也會不堪重負的。

  我認為無論在什麼時候大人與孩子都應該互相理解、經常交流,如果這樣,大人與小孩之間就沒有隔閡,那世界上的搗蛋鬼就都變成好孩子了。

  ***二***

  寒假裡,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搗蛋鬼日記》。這本書的作者是義大利的露易基·貝臺利。作者以自傳體的形式,介紹了一位九歲的小男孩。這個小男孩人們稱他為搗蛋鬼加尼諾。

  《搗蛋鬼日記》在作序上就很花心思,設計成寫給孩子和寫給大人兩部分序言。不一樣的字型,不一樣的內容卻表達了一樣的意思——尊重、理解孩子。大人們一概而論將調皮的孩子稱為“搗蛋鬼”,難道所有的孩子都是為了給大人制造麻煩,為了讓自己挨受到棍棒才“搗蛋”的嗎?

  似乎每個孩子在孩童時代都曾搗蛋過,而大部分的男孩子都受到過棍棒的譴責,其中大部分的孩子在受到棍棒譴責後還是會重犯“搗蛋”。加尼諾就是這樣一個從棍棒中走來的孩子。加尼諾性別:男;生日1897年9月20日***日記的第一天正好是加尼諾的生日***。他刻意把自己的生日寫在日曆上,來提醒大人們不要忘記送自己禮物。這一天真的做法鋪展開加尼諾的日記歷程。***孩子有他的煩惱,有他的心聲,我們是否都能靜下來聽聽他的敘述。***

  在序言後面整理出了他在日記中的一些語錄:

  ——真的,我沒有一絲惡意,如果在場的大人勇敢一些的話,就會以一場大笑來結束。遺憾的是,孩子良好的願望從來就沒被承認過。

  ——他們一唱一和,意思是:孩子應該尊重大人,而大人卻沒有義務尊重孩子。

  這是孩子真實的想法和感受,因為沒有傾訴物件,沒有理解孩子的長者,所以日記成了他唯一信任的朋友,唯一忠實的聽眾。原本意願中的事情,為什麼每次都會搞砸呢?把農場改造成動物園,這是多麼奇特的主意。將豬裝扮成鱷魚,把孩子吊到樹上當猴子,用油漆將驢塗成斑馬,這的確荒誕但也折射出了孩子的願望。這些其實都是加尼諾為了讓那些鄉下的孩子見識下“動物園”,所特意營造的氛圍。可大人們會靜下來聽聽加尼諾的辯白嗎?只有惡狠狠的口氣,中傷的話語。

  大人們總是把加尼諾歸類為“搗蛋鬼”,使加尼諾無時無刻都想改變大人們的看法,想改變這種狀態。可是一次次嘗試換回的只是一次次的責罵和捱打。充滿正義的加尼諾還在努力改變當中,又被大人認為是“搗蛋事件”。聽了加尼諾的心聲,似乎還有更多的孩子希望我們能聽聽他們的心聲。

  有的孩子搗蛋是出於善意,有的孩子搗蛋是因為想引起別人的關注。讀了加尼諾的《搗蛋鬼日記》似乎讓我向孩子的心更走進了一步。嘿嘿,就是這樣!

  ***三***

  “我愛上學,就像鳥兒愛著雨,不管多累,老師嚴厲,我也絕不會放棄……”歌曲唱得多好,可我們學生又有幾個是真的心甘情願去上學呢?我們只是每天重複一件事情,慢慢地忘記了自己童年該有的樂趣。

  中國的小學生在奧數等一些難題領域遠遠超過外國同齡學生,但在想象力方面卻又遠遠不及,是什麼扼殺了中國小學生的想象力?

  孩子在上學的第一天起就被告知:“好好學習,這樣才能考好大學。”這樣便開始了我們艱難的考學征途。每天都是以學習考試為中心,而不是以學習為樂趣,幾乎完全忽視了本該玩耍的時間。我們失去了孩子原本應該擁有的玩心、童心,無法像義大利著名作家萬巴筆下的“搗蛋鬼”加尼諾那樣充滿想象力,每天都能闖一堆“禍”——但這對加尼諾來說卻是無比快樂的。他從不讓大人們左右自己的想法,他根據自己的心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他的童年總是充滿歡樂和美好的回憶。而在我童年的記憶裡,記得最清的居然是立志考清華大學。我記得幼時聽到媽媽告訴我清華是全國最好的大學,我便嚷著長大要上清華,媽媽便笑得合不攏嘴,逢人便炫耀。我便為自己這句話感到高興,因為我覺得這句話讓媽媽為我自豪。現在想想卻覺得有點兒好笑,這是多麼功利的一句話,卻出自一個幼兒園小孩子之口。

  “父母和老師說的話都是對的。”我們很小似乎就懂得了這句話的意義。

  這句話看似荒謬,卻是中國孩子們一直奉行的“真理”,我們總習慣於把父母和老師的話奉以為“真理”。有一次我無意中看見我弟弟寫錯了一個句子,便告知他錯的原因。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居然說:“老師說是這樣寫的,所以我是對的。”後來無論我怎麼說,他都不肯相信,好像老師說的就是聖旨,不可以更改。孩子們完全拋棄了思考,認為只有聽父母和老師的話才是對的,即使隨著知識的增長明白了“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的道理,但是我們已經習慣於聽從父母和老師的,這種思想已經根深蒂固。萬巴筆下的加尼諾倔強活潑,他並不認為大人說的就一定是對的,他只相信事實,敢於向大人的“權威”發出挑戰,加尼諾甚至在面對大人的偽善、言行不一時,總是用自己的方式讓他們的醜惡暴露無遺。

  加尼諾的樂趣在於勇於探索。我們也應該和加尼諾一樣勇於探索,讓自己的童年富有想象與歡樂,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尋找屬於自己的樂趣,讓自己的童年豐富多彩。

  ***四***

  我看完了《搗蛋鬼日記》,從我在看完最後一個句子的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搗蛋鬼加尼諾·斯托帕尼那調皮的身影還常常在我腦海裡手舞足蹈,一邊歡快,一邊哈哈的笑。《搗蛋鬼日記》講述的是小加尼諾在成長過程中經過的酸、甜、苦、辣。

  《搗蛋鬼日記》是一本讓人捧腹大笑的書。這個可憐的加尼諾真夠搗蛋的啊!在大半年的時間裡,他一直想做些好事,結果卻往往弄巧成拙,做成了壞事,惹得大人們暴跳如雷,比如說,他想去釣魚,卻不小心自己掉進了河裡,若是是漁夫救了他,就被淹死了;他興致勃勃表演魔術時,卻射傷了客人的眼睛;他想給姑媽一個驚喜,結果卻讓姑媽火冒三丈;他想讓鄰居家的小孩長點見識,卻惹得小孩的父母義憤填膺;他和同學打賭,卻釀成了一場車禍;他玩釣魚遊戲,卻釣下了一個老人的牙齒,小加尼諾這樣一個聰明的孩子,為什麼不討人喜歡呢?因為他有一個暴君一樣的父親,一個一味溺愛他的母親,還有言行不一的姐姐和姐夫,很多時候的他總是好心辦壞事,以至於有苦說不出!可憐的加尼諾咯,小小年紀就必須每三天一小打,每一週一大打,但更可憐的是,他身邊的大人沒有一個理解他,都覺得他是壞蛋,長大要吃牢飯的人,但幸運的是,加尼諾很樂觀!

  其實,許多惡作劇都是因為不小心造成的,而不是故意的。我也有過這樣的事情:一次,我幫媽媽洗拖鞋,因為盤子沒放穩,滿滿的一盆肥皂水從水池上翻下來,倒得我全溼漉漉,陽臺上像漲大水似的。媽媽罵了我一通,說我幫倒忙,我非常傷心。還有一次,我搶著替奶奶洗碗,因為個子矮,我站在小凳子上洗。洗著洗著,忘記自己站在凳子上,一用力,凳子滑了出去,摔了個仰面朝天,痛得我大哭。奶奶嫌我麻煩,讓我走開,不再讓我洗了。

  我多麼想說:在生活中,肯定會發生一些意外,大人們能不能多理解你的孩子,多站在孩子的立場換位思考一下,對他們做些合理的教育,因為你們曾經也是孩子!我相信“搗蛋鬼”那天真、純潔的童心一定會在大人們的寬巨集大量中大放光彩,“搗蛋鬼”的幸福生活會永遠持續下去!

  ***五***

  今天,我讀了《搗蛋鬼日記》,它是由義大利的露易基·貝臺利寫出的,以自傳體的形式。文中主人公加尼諾是一個淘氣搗蛋愛寫日記的孩子。天才搗蛋鬼加尼諾平日裡的“傳奇”表現令他的家人忍俊不禁,根本不知道他下一秒鐘將要做什麼。

  我認為加尼諾的所作所為幾乎是所有孩童的祕密。你瞧,10月17日日記中,記的是加尼諾離家出走,還逃到姑媽家,從自己家跑到姑媽家,算是離家出走嗎?看來他還是離不開家。不過他的搗蛋行為在姑媽家也不例外。他把姑媽最喜歡的龍膽草的花盆摔碎了;然後他還弄了個動物園,但是裡面掛在樹上的孩子是隔壁家的小孩兒;把姑媽的小狗塗成了紅色;把羊塗成了老虎;還把豬塗成了鱷魚,這多麼荒唐啊!惹得姑媽暴跳如雷。

  人們看到的加尼諾是一個只會搞惡作劇的孩子,每件事情他都會搞砸,什麼好事到了他手上就變成了壞事,因此他的家人對他很不滿意。而我跟他家人的看法可不同,我看得出他不是一個一點兒優點都沒有的孩子,他正好富有童年時的天真和調皮,生機勃勃,異想天開,想象力豐富。人人都覺得他是個只會闖禍的孩子,其實他的調皮搗蛋正是他的可愛之處。你想想,每個八九歲的孩子闖了禍都會覺得自己沒有錯,因為他們都覺得自己還委屈呢!

  我覺得加尼諾是一個聰明、充滿好奇心、喜歡動物、愛好畫畫、思維極其活潑、具有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孩子。不相信?你去看看他畫的畫,弄的動物園裡的小狗、羊、豬、驢的模樣,有誰不捧腹大笑,感到無比的快樂,他非凡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沒有人不佩服。

  我們可以學習他愛寫日記的好習慣,日記對每個人都是一樣好東西,可以記錄每天發生的事情,當我們長大後,再看看童年時寫的日記,也許還會回到童年時的快樂氣氛當中。其實我們每天發生的事情就像是一篇文章,把一篇篇文章疊起來,就會變成一本書。所以我們要學習加尼諾這種樂觀的態度,不要總是滿臉憂愁,要學會生活的方式,不斷的充實自己,讓生活變的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