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寫景作文範文

  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在寫景作文方面呈現出許多的問題,所以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寫景作文的指導,這樣才能幫助他們寫好寫景作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篇1

  明媚的春光中,王羲之歡歌“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李清照低吟“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可見,不在春光如何,而在人的心態怎樣。一如從同一扇窗子看風景,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鬧,有人看到的是靜。不在於窗外的風景不同,而在於人的心境不同。

  心中有美好,世界沒有苦毒。家中遭遇盜賊光顧,人們都會覺得晦氣倒黴。而當羅斯福總統家裡遭盜竊之後,朋友擔心他心情不好,就寫信安慰他。沒想到羅斯福回信說:“謝謝你的安慰,我現在很平靜,因為,他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他偷去了我一部分的東西而不是全部;感謝上帝,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羅斯福的回信讓我們深思:如果心中沒有和平、恩慈的心思和意念,怎能如此平靜和淡定?如果心中沒有積極美好的心態,怎能如此慶幸和感恩?所以,朋友,持守我們心中的美好吧,這樣我們的人生便會變得美麗無比。

  心中有美好聖潔,眼中就沒有醜陋汙穢。加爾各答貧民區的垃圾桶邊,躺著瀕死的窮苦人,有的竟至傷口中生滿蛆蟲,路人唯恐避之不及。可是年輕美麗的特蕾莎修女推著小車,到處尋找他們,把他們扶上簡陋的推車,帶他們到臨終關懷醫院。為他們清洗傷口,醫治疾病,餵食喂藥,讓這些被社會拋棄的垂死病人在平靜和尊嚴中走完人生的道路。從這扇窗戶看出去,那些路人眼中的醜陋汙穢的人,在特蕾莎修女眼中卻變成了美麗的天使,沒有別的原因,只因為特蕾莎修女的心中充滿了美好聖潔的愛。

  心中有美好的圖畫,眼裡所見都是美好的風景。當袁隆平要去條件艱苦的農村培植水稻的時候,他說我還有小提琴,可以拉琴自娛;當陶淵明種的莊稼收成不好的時候,他調侃“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當蘇軾仕途不順被一貶再貶的時候,他依然祝福蒼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當身患海豹肢症的尼克•胡哲只能用一隻短小瘦弱的小腳一挪一挪的時候,他依然能站在臺上大聲感恩生活,感恩“我這美得不像話”的人生。

  揮揮手,讓烏雲散去,讓我們的心中充滿明媚的陽光;開啟窗戶,看到美麗炫彩的人生圖畫。

  篇2

  自從語文老師給我們講了樂山大佛,我就被神奇的大佛所吸引,總想一睹為快,遊樂山大佛。

  暑假裡,我終於實現了願望。爺爺帶我來到了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樂山大佛風景區旅遊。正如老師給我們講的一樣,七拾一米高的這尊大佛尤如一座山,他的一隻腳上就能坐幾百個人,就是大佛的一個足指甲都可站十來個人,這大佛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在大佛的頭頂區域,觀佛的遊客挨挨擠擠,有老人、小孩、中青年人、還有為數不少的外國人。遊客裡,有的是一家人扶老攜幼;有的是情侶相伴;有的是……;還有不少旅行社帶來的團隊。這樂山大佛風景區的熱鬧就不言而喻了。

  要到江邊佛腳觀佛的人,一起排成了一條弓字形的“長龍”,維持秩序的警察把遊客按照一定的人數,一批一批地安排下去。

  這條弓字形的長龍緩慢地移動著,我們在這個擁擠的弓字形裡移動了很久很久,直到腰痠背疼才輪到該下去了。

  我扶著爺爺高興地沿著陡峭的九曲棧道一步一步地下行了很久,才來到波濤滾滾的江邊,大佛的腳下。

  這裡也聚集了很多遊客,他們有的對著大佛磕頭、作揖;有的抬頭仰望;有的跑前跑前跑後地選擇角度,拍照、攝像。幾條載滿遊客的輪船,在波濤滾滾的江面上打著旋,目的是滿足船上游客能多方位地觀佛,遊樂山大佛。

  可是,這個被譽為“天下獨尊”的大佛,一點也沒有理會遊客們在做什麼,而是穩穩當當地坐在江邊。他那高居於七拾一米身軀的頭專注地注視著大渡河、青依江、岷江三江交匯的寬闊江面,忠實地執行著如來佛祖的“佛旨”。

  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江邊,沿著大佛身邊的隧道回到大佛頭部區域參觀。這裡有一尊被挖了雙眼的蟬師塑像,他就是大佛的創作人“海通大師”。

  相傳,唐玄宗時期地處樂山的三江年年遭遇水患,弄得樂山人民飢寒交迫,背井離鄉。為了建造這尊彌勒大佛鎮住水害,海通法師歷盡艱辛,多年化緣積蓄了一大筆佛財。當時的貪官樂山太守憑藉權勢逼迫他交出佛財,意欲據為己有。海通法師毫不畏懼地丟擲“自目可剜,佛財難得”。他剜掉了自己的雙眼,威鎮了貪官保住了佛財。又經過了多年的努力,建造“請”來了這尊大佛。

  從此,這尊彌勒大佛就穩坐在江邊,忠實地執行如來佛祖的佛旨,鎮住了水害。三江河無論發多大的洪水,水也只能漲到大佛腳邊,樂山人民從此安居樂業了。

  更為奇趣的是,在樂山城邊隔河遠望大佛景區全景,大佛山就像橫臥在滔滔江邊的一尊巨型睡佛。

  真是“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啊!

  篇3

  早就聽說過樂山大佛是世界之最,是中國風景名勝一大亮點。這次,我終於可以大飽眼福了,盡情地享受這個世界奇蹟。

  景色處處美麗,看也看不盡,說也說不完。一進門,我們就對路邊的石像起了興趣,活靈活現,彷彿是真的一樣。遠處,隱隱約約地看到一座圓形的龐然大物,過去一看,哎呀,這麼大的佛頭,可以清楚地看到五官,真是不敢想象!

  樂山大佛雕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的崖壁上,依岷江南岸凌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又名凌雲大佛,是唐代摩巖造像中的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大佛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為減緩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海通死後,他的弟子接手修築,直至唐德宗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歷時90年。被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要想看到大佛全景,就得到大佛腳下,要通過九曲棧道由上往下。九曲棧道是同樂山大佛一起修建的,盤旋九曲,狹窄險峻,共217級石階,沿崖遷回而下,最寬的地方是1.45米,最窄的地方僅有0.6米,崖壁上留下了很多風化嚴重石刻佛龕。遊客非常多,沒多長的一段路,從排隊開始,然後由上到下,花了我們一個多小時,直到大佛腳下,頓時眼前一亮,豁然開朗……

  大佛體態勻稱,雍容大度,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氣勢磅礴。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通高71米,肩寬24米,頭的直徑是10米,耳朵有7米長,嘴巴和眼睛的長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長度是5.6米,頸高3米,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的寬度是8.5米,頭上的髮髻有l021個,真是壯觀。

  站在大佛腳下,長久注視著,那是對古人鬼斧神工、大智大勇的敬佩,知難而進、鍥而不捨的肅敬,那個時代有這樣驚人的傑作,真是了不起的奇蹟,實在是不可思儀!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神聖的藝術精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