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會是什麼_小康社會標準收入

  當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艱鉅任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作為基層幹部,是建立全面小康社會的末梢,我們必須要像中央看齊,嚴於律己、紮根群眾、實幹興邦。小編整理了,希望能幫助到您。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專題內容

小康社會的提出

小康社會的含義

小康社會的標誌性指標

小康社會的翻譯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

  一、小康社會是什麼

  人的生活狀態一般分為貧窮、溫飽、小康、富裕四種。我們所說的“小康”還不是富裕,不是想象中的“家家有別墅,戶戶有轎車”,也不是家家達小康,人人達小康,而是以縣為單位達到整體小康水平,是解決溫飽之後的一種生活狀態。小康社會是指在溫飽的基礎上,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達到豐衣足食。通俗的講,所謂小康就是吃穿不愁、住房寬敞、出行方便、環境整潔、醫療便捷。

  二、為什麼要建成“全面小康社會”

  “總體小康”是一個低標準、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為那時我國還有3000萬人的溫飽問題沒有得到完全解決,城鎮也還有一批人口生活在最低保證線以下。所以,我們要建成一個“全面小康”社會。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努力使廣大人民群眾學有所、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到2020年建成一個不含水分、實實在在、群眾得實惠、老百姓認可、發展和環境相協調的全面小康社會。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個不能代替”

  ◆1.不能以省的總體小康代替縣建成小康,堅持多數城鄉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達到小康標準;

  ◆2.不能以平均數代替大多數,堅持多數老百姓認可的小康實際成果;

  ◆3.不能以簡單指標數代替直觀感受。

  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個不能少”

  ◆一個縣不能少

  ◆一個民族不能少

  ◆一個鄉鎮不能少

  小康社會標準收入

  六、“三個核心指標“達標:小康社會標準收入

  ***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人均GDP***。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人均GDP***達到或超過31400元;

  ***2***城鄉居民收入。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或超過20000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或超過7000元;

  ***3***環境質量指數。城市***縣城***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85%、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95%、城鎮汙水處理率≥85%、城鄉生活垃圾無公害化處理率≥50%。

  02“三個前置指標“達標

  ***1***農村貧困發生率。農村貧困發生率須小於3%;

  ***2***生態環境狀況指數變化幅度ΔEI。生態環境狀況指數變化幅度ΔEI須大於或等於-5;

  ***3***縣級環保部門能力建設。縣級環保部門能力建設達到西部地區三級站標準。

  3.以縣為單位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達到或超過90%以上。

  七、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我們應該做什麼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既是參與者,又是受益者,人人蔘與建小康,建好小康為人人”。因此,廣大幹部群眾要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號召,以飽滿的熱情,主動參與小康建設。

  ✦01、黨員帶頭。全縣黨員同志要充分發揮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時刻做好群眾的表率,帶頭髮展、帶領群眾發展帶頭增收致富、帶領群眾共同增收致富,我們就一定能夠建成全面小康社會。

  ✦02、示範帶動。全縣廣大致富能手也要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帶領越來越多的群眾走上持續增收致富的道路。

  ✦03、全民參與。古語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因此,只要我們點燃心中的激情,廣大幹部群眾齊心協力,積極為小康建立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把力量擰成一股繩,就定能夠實現我們的小康建立目標。比如一要大力發展生產;二要遵紀守法;三要鄰里和睦相處;四要講究環境衛生;五要重視文化教育;六要保護環境;七要知恩圖報;八要積極參與小康建立。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在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為戰鬥在第一線的鄉鎮基層幹部們,該怎樣為第一個百年任務貢獻力量,只有實幹興邦、紮根群眾、嚴於律己。

  實幹興邦,時代要求我們必須打造一支能夠切實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鄉鎮幹部隊伍來。古人講:“心不專一,不能專誠。”不專不誠,焉能成事?凡是做事專心的人,往往成績卓越;而時時分心的人,常常碌碌無為。持之以恆、心無旁騖做好本職工作,是每個人事業取得成功的基礎。三心二意、心猿意馬,則是幹事創業的絆腳石。“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也”。大凡成功者,莫不是舉全力於要事,始終心無旁婺,專心於所做之事,最後功到自然成,做一件事成功一件事的。

  紮根群眾,我們將獲得無盡的智慧和力量,最終成長為挺拔的大樹。基層幹部身在為民服務第一線,所做的任何工作,都直接關係到群眾的切身利益。要做到深入群眾、貼近群眾,真正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現在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鄉村振興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基層是一切工作的第一線,是群眾最集中的地方,是一切問題的源頭,基層幹部是黨和群眾聯結的紐帶,因此必須深入群眾,紮根群眾。

  嚴於律己,習***提出“打鐵還要自身硬”,新的形勢要求新的作為,新的作為呼喚新的幹部作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組織要強大、要發展,就必須要有紀律。而一個組織是否有紀律就體現在每名成員是否有紀律。我們基層幹部只有嚴於律己,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才能在當下這個關鍵時期為完成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貢獻自己力量。

  當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艱鉅任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作為基層幹部,是建立全面小康社會的末梢,我們必須要像中央看齊,嚴於律己、紮根群眾、實幹興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