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藥用價值與作用有哪些

  土茯苓粗厚的根狀莖入藥,稱土茯苓,土茯苓性甘平,利溼熱解毒,健脾胃,且富含澱粉,可 用來制糕點或釀酒。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土茯苓的藥用價值與作用,供大家參考。

  土茯苓的藥用價值

  1、治楊梅瘡毒:土茯苓一兩或五錢,水酒濃煎服。***《滇南本草》***

  2、治楊梅風十年二十年,筋骨風泡腫痛:土茯苓三斤,川椒二錢,甘草三錢,黑鉛一斤,青藤三錢。將藥用袋盛,以好酒煮服之妙。***《赤水玄珠》***

  3、治血淋:土茯苓、茶根各五錢。水煎服,白糖為引。***《江西草藥》***

  4、治風溼骨痛,瘡瘍腫毒:土茯苓一斤,去皮,和豬肉燉爛,分數次連滓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5、治風氣痛及風毒瘡癬:土茯苓***不犯鐵器***八兩。石臼內搗為細末,糯米一斗,蒸熟,白酒藥造成醇酒用,酒與糟俱可食。***《萬氏家抄方》土茯苓酒***

  6、治大毒瘡紅腫,未成即濫:土茯苓,為細末,好醋調敷。***《滇南本草》***

  7、治瘰癧潰爛:冷飯糰,切片或為末,水煎服。或入粥內食之,須多食為妙。忌鐵器、發物。***《積德堂經驗方》***

  8、治皮炎:土茯苓二至三兩。水煎,當茶飲。***《江西草藥》***

  土茯苓的作用

  1、土茯苓善治溼熱瘡毒

  陰癢是婦女常見的多發病,症見外陰及陰道瘙癢,甚則癢痛難忍,坐臥不寧,或伴帶下增多者,亦稱“陰門瘙癢”。因肝腎陰虛,精血虧損,外陰失養而致陰癢,屬虛證;因肝經溼熱下注,帶下浸漬陰部,或溼熱生蟲,蟲蝕陰中以致陰癢,為實證。臨床上以後者多見。餘常用燥溼止癢湯治之,多獲立竿見影之效。

  2、土茯苓外洗內服治鼻塞

  鼻塞:土茯苓外洗內服

  鼻竇炎、上頜竇炎等會引起鼻塞、流黃濃涕,併兼頭重、舌紅、苔黃膩等症狀。此症多為脾胃溼熱,肝膽鬱熱,致使溼濁之邪犯上所致。此症選用土茯苓內服外洗,且療效明顯。

  土茯苓治療案例及功效

  1、梅毒。

  用土茯苓四兩、皁角子七個,煎水代茶飲。

  2、骨攣癰漏***筋骨疼痛,潰爛成癰,積年累月,終身成為廢疾***。

  用土茯苓一兩,有熱加黃苓、黃連,氣虛加四君子湯,血虛加四物湯,煎水代茶飲。

  又方:用土茯苓四兩、四物湯一兩、皁角子七個、川椒四十九粒、燈心七根,煎水代茶飲。

  3、瘰癧潰爛。

  用土茯苓切片,或研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內吃下。

  多吃為好。

  1. 治療頭痛 土茯苓30~60g, 最大劑量120g.再根據不同證型加用相應藥物.治療頑固性頭痛45例, 顯效17例, 好轉27例, 總有效率97.8%.用藥時間最短7天, 最長3個月.【河北中醫 1988;10***6***:4】

  2. 治療膝關節積液 以身痛逐淤湯為基礎方, 加大土茯苓用量, 輕則30g, 重則達120~240g.一般病情輕者20劑即可見效, 重者100劑收功.【江蘇中醫雜誌 1986;7***9***:21】

  3. 治療急性菌痢 土茯苓***鮮***、車前草***鮮***各90g, 穿心蓮30g .加水1 500ml, 煎至1 000ml.每服40ml, 每日3~4次.治療67例, 全部治癒.平均治癒天數為3.8天.【新醫學 1972;***7***:14】

  4. 治療鉤端螺旋體病 土茯苓60g, 甘草9g, 每日1劑, 2次煎服.病重體質較好者, 土茯苓可加至150g, 酌加黃芩、防己、茵陳、澤瀉.治療80 例, 一般服用2~3劑, 重者4~5劑痊癒.【全國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資料選編 19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