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假和年休假可不可以申請一起休

  女職工休了產假還有沒有年假?兩個假期能不能一起休呢?這是許多工作女性所關心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產假和年休假能否一起休

  針對這一問題,可以非常明確地答覆說:產假與年假不衝突,休了產假,年假依然有效。《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政策全文,點選開啟***的第四條第一款已經講得很明確了,不能享受當年年假的條件是: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產假並不在其中,產假也不是病假,產假時享受的待遇與病假也完全不同。國家制定《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政策全文,點選開啟***是為了保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並減少和解決女職工在勞動和工作中因生理特點造成的特殊困難,保護其健康的。

  產假與年假二者沒有衝突,女職工休產假期間,與單位的勞動關係依然存在,不影響女職工在產假回來後,在適當的時候繼續休年假。

  當然單位有權決定的是:員工休年假的時間不能與單位的工作安排衝突。員工請假的時間如果與單位的工作安排衝突,單位可以不批准休假,直到有了合適的時間。

  休了產假還有沒有年假

  產假,是女職工產期前後的法定休假待遇,《勞動法》、《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等法律法規對此作了明確規定。帶薪年休假,是職工工作滿一定時間後依法享有的法定休假權利。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六條規定:“職工依法享受的探親假、婚喪假、產假等國家規定的假期以及因工傷停工留薪期間不計入年休假假期。”由此,產假和帶薪年休假之間不存在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五條第三款規定:“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這就是說,用人單位經職工本人同意,不安排職工休年假,而且未休年假期間的工資已經正常發放的,用人單位只需再支付勞動者日工資收入的200%就可以了。

  如果用人單位拒絕支付,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區縣的人社部門投訴,由人社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如果逾期不改正,人社部門除責令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外,還應當按照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如果拒不執行人社部門的行政處理決定,人社部門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未休年休假要怎麼補償

  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在實踐中有些單位對於勞動者未休的年休假會及時向勞動者進行折薪補償,但更多的情況是,用人單位未安排勞動者休年休假,也不向勞動者支付這筆300%的年休假工資報酬。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向用人單位追索年休假工資報酬,應當適用勞動爭議的一年的一般時效,還是適用勞動報酬的特殊時效?

  一般認為,我們所稱的“勞動報酬”是勞動者付出體力或腦力勞動所得的對價,體現的是勞動者創造的社會價值。而這裡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是因用人單位未安排年休假而應當承擔的一種法定責任,這一點與雙倍工資差額爭議相類似,均應當適用一年的一般時效,而不應適用勞動報酬的特殊時效 。

  職工年假應該怎麼休

  《勞動法》第45條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一條 為了維護職工休息休假權利,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根據勞動法和公務員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