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舉報侵犯網路隱私權

  網路發展的造成很多問題的出現,網路也是一把雙刃劍,給人們帶來好處的同時也會給人們帶來各種壞處。侵犯網路隱私權的行為越來越多,網路隱私權漸漸受到了人們的關注。現在小編為大家解答怎麼舉報的侵犯網路隱私權疑問,希望對你有用。

  舉報侵犯網路隱私權

  可以去法院起訴。對於少量的侵權,可以以作者的身份要求網站立即刪除。並收集相關證據,比如下載次數,必要時到法院起訴要求賠償。

  網路隱私權是隱私權在網路中的延伸,是指自然人在網上享有私人生活安寧、私人資訊、私人空間和私人活動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蒐集、複製、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也指禁止在網上洩露某些個人相關的敏感資訊,包括事實、影象以及誹謗的意見等。

  追究網路隱私權被侵犯的因素,主要是由網路的特性所決定的,internet作為全球媒介不分國界,具有開放的屬性,在相應的軟體開發出來以後,就能夠很容易地收集和儲存相關資訊,從行為上來看,侵犯網路隱私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通過網路宣揚、公開或轉讓他人隱私

  即未經授權在網路上宣揚、公開或轉讓他人或自己和他人之間的隱私。網上個人隱私權受到侵犯最令人震驚的事件是1996年1月法國總統密特朗解僱的私人醫生推出了紀實作品《大祕密》一書,披露密特朗的健康檔案。

  侵犯網路隱私權的方式

  1、個人的侵權

  個人未經授權在網路上宣揚、公開、傳播或轉讓他人或自己和他人之間的隱私;未經授權擷取、複製他人正在傳遞的電子資訊;未經授權開啟他人的***或進入私人網上資訊領域收集、竊取他人資訊資料。

  2、網路經營者的侵權

  某些網路經營者把使用者的***轉移或關閉,造成使用者郵件內容丟失,個人隱私、商業祕密洩露;未經使用者許可,以不合理的用途或目的儲存或收集使用者個人資訊;對他人發表在網站上的較明顯的公開宣揚他人隱私的言論,採取放縱的態度任其擴散,未及時發現並採取相應措施予以刪除或遮蔽;未經調查核實或使用者許可,擅自篡改個人資訊或披露錯誤資訊;未經使用者許可,不合理的利用使用者資訊或超出許可範圍濫用使用者資訊,將通過合法途徑獲取的資訊提供給中介機構、廣告公司、經銷商等用來謀利,造成使用者個人資訊的洩漏、公開或傳播。

  3、商業公司的侵權

  某些專門從事網上調查業務的商業公司使用具有跟蹤功能的cookie工具,瀏覽、定時跟蹤、記錄使用者訪問的站點,下載、複製使用者網上活動的內容,收集使用者個人資訊資料,建立使用者資訊資料庫,並將使用者的個人資訊資料轉讓、出賣給其他公司以謀利,或是用於其他商業目的。

  4、軟硬體裝置供應商的侵權

  個別軟硬體廠商在自己生產、銷售的產品中專門設計了用於收集使用者資訊資料的功能,致使使用者隱私權受到不法侵害。如英特爾公司就曾經在其處理器中植入“安全序號”,監視使用者之間的往來資訊,使計算機使用者的私人資訊受到不適當的跟蹤、監視。

  5、其他形式的侵權

  某些網路的所有者或管理者通過網路中心監視或竊聽網內的其他電腦等手段,監控網內人員的***或其他資訊,一定程度上也對網路使用者的個人隱私造成了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