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新高考滿分作文範文5篇

  2015年最新高考滿分作文範文一:以我之力,追我所願

  總在追我之願望。

  枝繁葉茂的大樹想去遠方,又或有熱情洋溢的人想讓人生熠熠發亮。

  唯獨忘卻自我力量。

  大樹從前只想借外物之力到達另一個境地;所謂青春年少也只不過依靠著周身的真實支撐。

  我們總尋求寄託,摒棄實踐;總沉迷念想,忽視作為;總著眼外界,無睹內在。

  理想的尋求與達成,終究迴歸於自我飽含深情的起點,對自我的思索與發掘,對自我的革新與創造。

  無數人敗給了外力。

  對己身不滿,然後是無聲的控訴與無可奈何的歸於平靜;對社會持異,改造人世的理想最終又被悄無聲息地否決,再又回到對暴烈摧殘生命的默許,對性別不公之象的熟視無睹,或對《熔爐》、《素媛》事件持續發酵的司空見慣。

  大多時日,大多數人,堅信自身力量的微乎其微,執著於自身對理想的無能無力。

  然,正如大樹衝破阻隔,憑己之力去往遠方,芸芸眾生間,亦有不懈於夢,無愧於心的人們,奪得了潛在的力勢與優長,達到了心之所向。

  聽伊迪絲唱《玫瑰人生》,146釐米的個子,帶她穿過了廢舊的巴黎老巷,逃過了父親的謾罵,避開了曼哈頓的繁華,皆因在音樂中覓得了夢想的真諦。

  讀柴靜《看見》,她說,我們渾然難分,就像水溶於水中。紛繁的亂象與缺失關照的弱勢群體,她將自己作為發力的來源與希冀的個體,將鏡頭深入山間樹林,深入被黑暗籠罩的生命,終於尋獲心之所想。

  看約翰·納什《美麗心靈》,數學家與精神分裂,不可思議的激烈碰撞。但他未曾屈從於現實,三十年,三十年對數學的熱愛與往復的搏鬥,他以自我無可匹敵的頑強與堅忍,戰勝了所有喧囂。

  漫漫歲月,從個人到群體,從滔滔黃河之水到遙遠深藍的愛琴海之岸,浮於表層成為現象武裝,當點到即止化為慣常思維,自我改變與自我追尋便顯得稀缺,彌足珍貴。

  去追,如霍金以病殘之軀寫成《時間簡史》,靠《萬物理論》;去發揚優長,如簡·奧斯汀以細膩溫和筆觸力被封建屏障。

  如大樹,不僅是自我念想的實現,它的種子已在各個角落生根復蓬勃生長;如平凡又偉大的個人,柴靜,納什為夢想所貢獻的,亦生長成人類社會的寶藏。

  正如法國詩人蘭波在其《深谷睡者》中所寫,閃爍的太陽已越過高傲的山巒,幽谷中的光點有如泡沫浮泛。

  以我之力,追我所願,掙脫世間繁雜的禁束,去往內心無垢的星空。

  2015年最新高考滿分作文範文二:借風喚花醒,聊贈一枝春

  結束了漫長冬日,東風卻遲遲不來。蕭瑟依舊,寒冷徹骨,花兒難以綻放。喚與東風來,相許一枝春,才換回滿園奼紫嫣紅競相開放。是以借東風亦有道,唯有運用自己的智慧,讓他人心甘情願地給予幫助,才能成就心中所想。

  徐志摩說:“是人沒有不想飛,凌空去看一個明白,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權威,做人的交待。”欲飛之人,不愁無翼,因為他們不會在尋求幫助無果之時輕易氣餒。

  國人知周杰倫者皆知方文山。年輕時的他默默寫過幾大本歌詞,也投給過演唱公司希望借成名歌手之口讓自己被業界承認。顛沛流離數載,艱辛苦楚在歌詞中寫盡,終於讓他等來一個周杰倫。他的詞成就了一代巨星,也是經周杰倫之口眾人才認識了背後的方文山。若他在演唱公司碰壁之後便果斷放棄,樂壇也迎不來這樣一個輝煌的傳奇。

  無助似乎就無望,然而不用自己的智慧想出妙計,怎麼讓人給予幫助,如何有那關不住的“滿園春色”?

  回看先人們的飛行歷程我們就能明白:萬戶借風箏有過短暫的飛翔;人雖無翼,飛翔夢也曾被稱為無稽之談,但萊特兄弟造出飛機,人終能翱翔藍天。“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他們都與我們無異,正是因為他們“善假於物”也,才能得償所願。

  雖說利益驅動他人給予幫助,但我們正是要讓他人看到我們身上蘊含的希望,人們的智慧得到可憑藉的“物”。這才有馬雲吸引他人投資鑄就阿里巴巴的神話,才有中巴的友誼和無數歐美國家投入亞洲投資銀行;才有中國開展多邊外交走在逐漸騰飛的路上。正如所說:“我們的藍圖是巨集偉的,但我們的奮鬥必將是艱鉅的。”因為我們在藉助他人的力量時仍需更多努力,才能將這些力量為己所用,成就一個國家偉大復興的未來。

  大樹因為用甜美的果實才讓自己的種子傳播到世界各地,無他,因果實甜美,誘惑人心。而我們的花朵待醒,借與那東風吹滿園,贈與它陣陣花香沁人心脾,靜待春的綻放。

  2015年最新高考滿分作文範文三:等待

  生命這一程長路,不能指望孩子一天長大,也很難讓生活中的所有誤解馬上消除,從衝動到冷靜,從狹隘到寬容,緩一緩,等一等,冷卻原因不明的是非計較,讓所有的誤會成見都成為對自己胸懷的一種提醒,客觀已經那麼簡單的存在,人生更需要長養的是等一等的智慧和從容。

  歲月匆匆,行路也匆匆,人生活的不是一場勞碌,風風火火趕過去,辛辛苦苦一場歷練,冷落了美景,閒置了好心情,有些事情等一等,又何妨?讓人生的思考有機會沉澱,也減震急於事功的浮躁,面對著生活的如意不如意,不忘當年的素心初衷,生活的腳步慢一點,學會欣賞,學會平常,閒一段流光讀清風明月,留一方背影給瓜豆田園。

  這茫茫的人海,寬寬的世界,每個人都在學會理解,這世界是大家的存在,而不在於訴說著自己的委屈,忽略了別人的無奈,更不要因為自己的奢望,而拉遠了和生活本身的距離,這樸樸素素的生活,把握住內心的厚重與溫度,才是生命最大的價值,生活從來也不是一種簡單的表達方式和存在形式,每個人走過人海都需要秉持一種善意友好的態度,咀嚼著自己的辛苦,也體諒著別人的不易,自己的艱辛需要自己毫無畏懼的承擔,但內心世界也要明明瞭了,別人的不幸和苦難也並非言過其實,就像這人生,每個人都想活出自己張揚豐富的個性,但迎面走來的、身邊同行的也同樣是鮮亮溫暖的生命。

  大事小情一籮筐總是生活的家常便飯,需要用一種態度去面對。心理學上有個現象叫做醞釀效應,給雞飛狗跳落地的時間,讓選擇變得更理性,凡事學會放一放,冷一冷。不和閒事較勁,不跟心窄費時間,生活的藝術就是候著塵埃落地的耐性,在決定向左走向右走之前停一停,不急躁,不固執,讓選擇的理智有機會醒一醒,既然無法陪這個世界到地久天長,那就選擇一份豁達與真誠。

  人生在旅途,雖然是急匆匆地向前趕,且慢在慌張中做什麼決定,對著挫折常懊惱,且慢抱怨多逆緣,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選擇,相信生活總有峰迴路轉,?那些人生的溫暖總蘊藏在生活的那些不經意間,怎麼樣的生活才叫幸福,怎麼樣的生活才叫充實,也就在於這且行且珍惜。

  2015年最新高考滿分作文範文四:換一種方式遠行

  身未動,心已遠。

  去遠方吧!這彷彿一聲來自遠方的呼喚,輕輕撩撥你的心絃;又似是一句來自靈魂的催促,柔柔拉昇渴望遠方的目光。可紅塵的紛繁便同十丈軟絲,輕易縛住你的身,阻隔著遠方的夢。

  那又如何,總有一種方式,讓我們遠行。

  困住一個人的方式,無疑是殘疾和病痛。無論是史鐵生困於輪椅之間,還是力克、胡哲自出生便四肢全無,他們都彷彿是上帝的造弄者,承受著超於常人數百倍的痛苦。可身體又怎能禁錮一個人渴望遠方的心?就這樣,力克開啟他“不設限的人生”,史鐵生也在文學上找到精神昇華之路。記得史鐵生曾給他的偶像——美國短跑名將劉易斯寄去自己的一本書,劉易斯回贈他一雙跑鞋。後來劉易斯來到中國,第一件事是拜訪史鐵生。史鐵生笑說:“你送給我的鞋我也穿不了啊。”劉易斯則回道:“你送給我的書我也讀不懂啊。”記者便記錄道:《鐵生穿不了的鞋,劉易斯讀不懂的書》。如果缺陷即意味著不完美,那哪一個人不是被缺陷束縛?我們要像史鐵生一樣,即使被各種不利所禁錮,也要尋一種方式,讓靈魂遠行。

  正如那棵飛不動走不得的樹,一粒種子,能讓“我”到達遠方。

  銅牆鐵壁,無法囚著一顆渴望遠行的心。前蘇聯飛行機設計師圖波列夫囚於監獄,可他在獄中仍孜孜不倦地設計。終於,他的飛機翱翔於天地,護祖國一方淨土。逝世不久的前南非總統曼德拉身在獄中,即使這般田地,他也未放棄爭取種族平等的鬥爭,甚至對著看守他的獄卒還進行反種族歧視的演講。二十七年歲月,在他出獄那天,黑人也迎來光明。

  遠行,無拘形式,只因心向遠方。

  我身處之地,青燈重疊,綠水環繞,彷彿與世外喧囂隔離,儼然一派世外桃源。可這也無疑是一種禁錮。遠方的繁榮、絢爛,像是一個耀眼的夢。可又有多少人,可以任性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你聽,考場上紙筆相磨的沙沙聲。你看,每個人眼中鎮靜又嚴謹的目光。是啊,我們正在用這種方式。讓我們走出這座小城,走向美好的遠方。

  如果繁雜迷了你的眼,冗長囚禁你的身,你換一種方式執行,只因心靈已飄然而去。

  流水清冽,風聲緩緩,宮殿巍峨,街市庭臺。

  去吧,去吧,它們就在遠方,等你到來。

  2015年最新高考滿分作文範文五: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橡膠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且只生長於熱帶。二十世紀初的美國由於本土無法種植橡膠只能依賴進口,於是愛迪生提出:“能否從植物中提取類似的成分?”在這一設想提出後,美國研發出了人工合成橡膠。

  《大學》雲:“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以創新推動了社會進步。在當下,創新應被大力提倡。

  創新往往源於現實的挫折與對未來的希冀。正如大樹有對遠方的嚮往但又無法移動,這一理想與現實的反差使其以新辦法實現願望。對國家強大的希望與邦聯現實的混亂使美國棄邦聯而採聯邦。同樣,有著對人民更好生活的嚮往,讓中國選擇改革開放而非固步自封。

  所以欲先創新,要打破固有的“差不多”這類得過且過的思想,更要打破舊有的溫床。人是有惰性的,而國人思維體系中又有保守、謹慎的一面。正如魯迅先生所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身上,中國人自己是不肯動彈的。”創新的思想保證應是對更幸福生活的追求,有了對未來的追求才會有對現實的不滿,才會產生創新的動力以跳出舊生活。而僅是主張有口飯吃,也就無從創新了。

  創新以自我革命形式實現。大樹的新辦法並非仙人傳授,果實也不是上帝為其所掛,而是自出心裁。當代社會競爭加劇,時代飛速發展,只有能創新者可以勝出。反觀百年老店柯達,雖率先研發數碼相機,但死守膠捲不放,最終黯然破產。究其根源,在於其公司以其成熟膠捲技術為傲,而不願輕易改變。

  這說明創新需要一個自我革新機制。這種機制外在動力是競爭對手帶來的壓力,內在動力是體制內部具備的發展認知,而後者更重要。要實現對舊有的突破和否定絕非易事,雖有外來壓力,人們也可選擇逃避,只有內在對發展趨勢的認識,才可以促使人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從而推動革新,又反作用於這種創新思維。今日無數大型企業秉承創新理念,斥巨資於研發,而創新帶來的成果又使企業煥發新生。

  創新最終引向成功。大樹以果實讓鳥獸將種子帶向遠方,實現了自己的理想。而在現實中,創新作用遠不止此。創新一方面給創新者帶來了物質效益,另一方面也產生了努力後精神上的力量的增強。此外,一人的創新起到的帶動作用可以激發全社會對創新的興趣,從而引發萬眾創新,極大地帶動民族、國家乃至人類的進步。

  “日新之謂盛德。”大樹用新辦法實現了對遠方的探索,而智力足備的人類更有理由去開拓創新,開啟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