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個人培訓自我鑑定精選

  一本好書,一篇文章,一段培訓,一段學習,一次參觀,一段經歷,我想都會引起您的共鳴,接下來,小編在這給大家帶來,歡迎大家借鑑參考!

  1

  8月,我有幸來到了香港瑪麗醫院學習新生兒深切護理,由於這次學習機會非常難得,是經院方爭取了半年之多才獲取的學習機會,所以在來之前,我想我一定要認真的學習他們的先進護理理念和技術,才不枉此一行,可是來到香港以後我才發現除了學習之外,最重要的是體驗到香港與內地之間的文化差異,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裡,我深切地感受到瑪麗醫院先進的醫院管理模式、周到的職業安全防護等諸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一、人性化的管理

  首先是良好的團隊協作,多元的護理人員梯隊。每一個病房的護理隊伍都設有病房經理、護士長、專科護士及臨床護士,大家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又互相協作,確保病房的護理質量,另外還配有機長,負責儀器常規管理、除錯、保養、維修及備件的購買;健康服務助理,負責護理用品的更換和補充、保管等;病房助理,負責終末處置和外出勤雜等工作;醫療祕書,負責接待、內外聯絡及醫療檔案的統計、整理和保管;衛生員,負責病房衛生***要求達到一塵不染的效果***。通過人事的周密設定,各人按職責行事,使病人感到入院後即有一種安全感,一切盡在醫護人員的呵護之中。其次瑪麗醫院對每名新報到的員工均要進行《職業安全健康》和《感染控制》課程的培訓。病房的過道都張貼著如何搬取重物及緩解疲勞的各種保健操,指導員工在工作中如何保護自己,從而防止發生意外。接觸血液、體液時,均應帶手套,小心處理針嘴及利器,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在學習的期間我們瞭解到瑪麗醫院對員工也進行人員素質培養,年初,由護士自己制定目標,而護士長會根據護士自己定下的目標,提供相應的學習機會,並且醫管局每月都會組織各種型別的學習班,以提高員工的素質,對於護理人員的臨床稽核,蔡經理說了一句最經典的話是,當護士出了差錯時,不是人的問題,而是制度的問題,他們會根據這件事,修改完善制度,而不是去懲罰護士,只有這樣,出了差錯才會及時上報,而不是隱瞞,才能有利於提高護理質量,減少差錯事故的發生。醫院的工作緊張而繁重,院方為了減輕員工的工作壓力,開展了一系列講座,如心理輔導,如何減壓等,此外,還組織員工進行體育鍛煉,併為員工提供上網,健身,甚至包括卡拉ok在內的會所。

  二、先進的裝置及技術水平和優質的服務

  科學有效的器械設定,是瑪麗醫院的一個較為明顯的特色。以病床為中心,床頭1m高牆壁上設有負壓吸引、氧氣、壓縮空氣和電源等嵌入式裝置。各種監護裝置、中央吸引、中心供氧裝置均可隨意移動,醫療器具、復甦急救管道均標準放置在儀器架上的固定位置,使用起來得心應手。每張病床配有一套壁掛式中心監護裝置,並連線於護士站的中心監護系統,可隨時監測心電圖、中心靜脈壓、有創和無創血壓、動脈壓、氧飽和度,改變任何一外掛可變換監測專案。其他則根據病人的情況增設,如神經系統監護儀器、pca止痛藥物注射器、b超、胃腸道營養輸注器和動靜脈置管系統等。各科可能涉及的病種所需要的裝置齊備,並隨時保持完好狀態。除此外,新生兒深切病房還有資深的醫生及護士,他們掌握著先進的醫療水平,如固爾蘇的應用,動脈血壓監測,臍動靜脈插管,picc,等等。他們曾經成功地救活過體重僅為430克的小嬰兒,他們為不滿32周的早產兒作rop,為每位嬰兒做聽力篩查以儘早檢查出嬰兒是否有先天性的失明及失聰,及早治療。他們醫院很注意人性化的服務,如使用cpap時,會剪一個護墊墊在鼻子和鼻塞之間防止部面板損傷和豬鼻子的發生,臉上需貼膠布時都會貼上保護膜,每個暖箱都會有一個罩布,各項治療集中進行以減少光線和各種外來刺激,有利於患兒的生長髮育。對有特殊問題的嬰兒,有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是來為他們服務,對於出院後繼續康復治療的嬰兒為他們轉介到別的醫院去做治療。全院開展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普通病房內寬敞的遊戲區域帶給孩子們一個沒有陌生感的環境;每天遊戲大使的到來給孩子們帶來了歡樂;全職的紅十字會老師免去了學齡兒童對學業的擔心;家長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積極參與到患兒的照顧中。在nicu中,護理人員鼓勵父母親來探望寶寶,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減輕了爸爸媽媽見不到寶寶的焦慮,更促進了新生兒與父母的親近感,體現出濃郁的家庭氛圍。在早產兒出院前,會為家長開辦早產兒出院前奏學習班,由專門的護士為家長做解釋指導工作,讓家長為早產兒洗澡、更衣、換尿布,直至家長可以勝任為止,才會放心的將早產兒交給父母。出院後的小兒兩歲之內都要進行門診隨訪,定期由專科醫生為他體檢。通過標準得體的服務方式,向患兒家長表示關心與同情,體現醫院的服務水準。把服務規範自然地融為服務意識中,應用於醫護實踐中。病房為出院病人設定了熱線***,24h負責提供各類諮詢服務,使患者與醫院保持熱線聯絡、隨時獲得醫療服務的專業指導

  2

  本人於2011年10月參加了黨校舉辦的第四十一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的學習。本人始終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態度自覺主動地參加學習和實踐,認真遵守培訓班的課堂紀律,在按時參加學習、實踐以及集體研討活動的同時,與課後自學有機結合。現就本人進入黨校學習以來各種方面的情況作如下自我鑑定:

  一、政治理論學習更加充實了思想

  學習過程中,通過老師們對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的講解,以及對黨員的條件、義務與權利、信念和十七大精神、意義的學習,提高自己對一些重大現實問題的理解和認識。雖然學習和研討的時間不長,但個人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素養和政治素養得到明顯提高。對自己加強黨性修養,切實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很有幫助。

  二、黨性修養得到了提高

  通過對政治理論的學習以及實踐,感覺到作為一個黨員至少應該做到:一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二是密切聯絡群眾;三是勇於承認和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敢於同一切錯誤思想和不良傾向作鬥爭。在看了幾個視訊之後,特別有感觸,趙所長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並且身處群眾當中,所以他不僅是個好民警,也是個好黨員!不過老師說的很對,我們也許就不會很偉大,但至少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三、學習方面

  進入黨校學習後,老師們的講解讓我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對黨有了更深入和真實的認識。我上課努力聽講,儘量消化自己學過的知識。黨校學習結束之後,我將會以嚴謹的態度繼續學習黨的知識,關心時事和黨的政策;同時,平時從小事做起,踏踏實實地來,儘量用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在本次培訓學習期間,本人無曠課、遲到、早退現象!

  3

  通過**培訓,使自己加快了從轉業軍人到政府工作人員的轉型,同時,在思想方面、素質方面、專業知識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思想方面,時刻按照優秀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參加培訓學習,做到了政治立場堅定,思想覺悟進步。通過學習,政策理論水平明顯提高。

  在素質方面,積極參加豐富的課餘社會實踐,培養了活潑開朗、樂觀向上的性格,同時本人興趣廣泛、適應力強、腳踏實地、認真負責、吃苦耐勞,善於迎接新挑戰,有較強的團隊精神、較強的組織能力和集體榮譽感。

  在專業知識方面,通過近二個月的學習,在公文寫作方面和管理方面均獲益匪淺,掌握了大量理論知識。一個多星期的計算機課,使我多角度瞭解和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前沿應用。培養了我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並很好的利用書本上學到的管理理論指導實踐工作,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充實理論知識。

  本人在今後將本著認認真真做人,踏踏實實工作,勇敢拼搏,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決心,努力成為本單位需要的合格人才!

  4

  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先鋒隊,她擁有著神聖的責任,所以,一直以來我都追求加入中國共產黨,我哦很榮幸自己能夠參加這次黨校培訓,經過這次培訓我學到了很多黨知識,對黨也有了深刻的瞭解,下面我進行黨校培訓自我鑑定。

  一、通過這次學習,我加強了黨性修養。縱觀黨的思想理論的發展歷程,我深刻的體會到,我們黨不斷的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不斷的調整發展黨的方針政策,真正做到了從國情出發,根據本國的實際,與時俱進。通過對科學發展觀及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會議精神和當前的時政熱點問題的學習,深刻理解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深刻,並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毛澤東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及現代經濟管理等基本觀點進行重點把握,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觀念、政治素質和政策水平,使知識結構更趨於合理化,夯實理論知識基礎。

  二、我對黨和人民群眾的緊密聯絡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我在中小學就學習了孔繁森,焦裕祿,李素麗等的事蹟,從他們身上深深感到了共產黨員為人民無私奉獻的優秀作風。通過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名共產黨員是以人民的利益為先的,是時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紮紮實實地為人民辦實事的。勇於奉獻,是對黨員的基本標準之一

  三、通過這次學習,讓我認識到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好科學文化知識,在同事中樹立學習的榜樣;應該積極關心同事,幫助同事,把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實到行動中;應該認真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發揮創新精神,理論結合實際,加強實踐。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時刻用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可能我還有很多不足,但是我願意在以後的生活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彌補自己的不足,做一名優秀的黨員。

  5

  四個月沉浸在純英語氛圍中,鍛鍊了我們英語聽說能力,也學習了西方的教學方法,使我對雙語教學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感到做為北京市屬院校教師身上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此時描述我心情的有6個字:珍惜、探索、思索。

  因為感激我非常珍惜此次在美國的學習,出國之前我就給自己制定了學習目標:強化語言;進修相關專業課程,學習用英語教授專業課程的方法;學習相關課程教學計劃的制訂、講授、考核評估等;與明尼蘇達大學的老師加強交流。

  一、 語言的提升

  去美國之前,我一直自豪於我的英語,大學期間就通過了四六級,研究生時期總共進行過為期一年的英語培訓,碩博士期間查閱的大多為英語文獻,甚至發表了幾篇英語論文。但何曾想在飛機上就暈了,空姐和飛機上的英語廣播在我聽來是一種非常陌生的語言,剛開始幾天去銀行辦理業務、買票、超市購物等等生活上的口語上更是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看來有六年時間沒接觸英語口語的我,早就將詞彙忘得差不多了,有些詞似是而非,聽著似乎熟悉,但卻半天反應不過來。雖然此次培訓並不是針對口語的培訓,但是由於潛移默化的學習,英語聽力和口語方面還是有較大的進步。一些詞彙量又重新被喚醒、激活了,心裡自然很快樂。並且有了壓力,養成了每天看英語電視的習慣。我自己加壓,積極主動的參加各類活動,在課堂上主動地與老師交流,課堂外經常找美國本地人聊天。學而有收穫,在培訓結束時,已經有自信能熟練地用英語與人交流。

  二、教學方式、教學觀念的更新

  此次培訓,不僅提高了我的英語水平,更重要的是使我在教學觀念、教學方法上獲得了直觀的啟迪。

  1、Linda教授的是“Academic English Writing”。她是位很嚴謹認真的老師,但同時身上有著西方人與生俱來的幽默。她嚴肅認真風趣幽默又樂觀坦率,自信源於學識的淵博,她善於抓住教育契機,頗具人格魅力。她的課堂生動富有情趣,她以豐富的肢體語言和表情使我們很容易聽懂她的English,而且很快就被她極富感染性的話語所吸引。她的很多理念和方法也使我們獲益匪淺。在Linda的課堂上,我不僅學會了如何象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進行英語寫論文,更重要的是接觸到了先進的教育觀念。

  首先,充分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在Linda的課堂中,每位學員都非常投入的參與課堂活動,並在這個過程中享受課堂學習。由於我們學員來自不同的學校和不同專業,第一堂課時Linda就根據我們專業的不同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並要求我們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找一篇以英語為母語的作者寫作的學術論文。在接下來的課中,Linda引導我們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學習小組成員之間探討各自論文的結構、用詞、語法,從而每位學員既學習瞭如何讀科技文獻,如何用英語進行寫作,也練習了聽力和口語。

  其次,在教學中應用適當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技巧往往能使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學習內容。課堂中應用的主要的教學形式為“Reading”,“Discussion”和“Self-studying”;Linda還將多種教學技巧應用於課堂,“Think pairs2”,如“Group Discussion”,“Brain Storm”,“Map”,“Research Group”,“Giving the students outline”,“Going over every clawhat you learn”,“Develop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Using textbook or website”;課堂中除課本外,“Newspa-pe-r”,“Photo”,“Picture”,“Magazine”,“Article”都能作為學習材料。這些教學形式和教學技巧使我受益匪淺,在今後的教學中均能直接應用。

  再次,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是使學生專注課堂的一個重要方面。課堂中Linda用真摯的口頭語言和身體語言始終保持與學員的交流,用不同的方式讚賞學員,鼓勵大家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Christine教授的是Presentation Skills。在課堂上介紹瞭如何從University of Minnesota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網上學習講報告的技巧和方法。在她的課程中,我做了一題為“Solar Eclipse”的英語口頭講演,在講演中我將之前在別的課堂和報告中學到的做PPT的技巧和講演的技巧融入其中,對於我自己來說也是一挑戰和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