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自我評價優秀範文

  通過自我評價,醫學生要樹立嚴謹的作風和認真的工作態度,形成固定的思維方式,為將來參加工作打好基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

  x年x月1x日,帶著彷徨與緊張的心情,我進入醫院開始了一年的實習生活,時至今天,實習結束了,比起原本的迷茫與無知,現如今雖談不上滿載而歸,但是對醫學有了更深入、更透徹的瞭解。臨床的實習是對理論學習階段的鞏固與加強,也是對臨床思維和技能操作的培養和鍛鍊,同時也是我們就業崗前的最佳訓練。下面小結一下我在實習過程中的收穫與感悟。

  在內科,每天要和老師一起查房,詢問病人的情況,然後進行病例討論,這個時候,老師總會針對我們對一些臨床病變理解的薄弱環節提出問題,讓我們自己來解答,同時也讓我們提出對疾病任何方面的疑問,並耐心、詳細的回答,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就是我自己在實踐中對理論知識的查缺補漏,並且學習老師如何與病人進行溝通,學習老師對疾病診斷和治療的臨床思維。

  在外科實習的時候大大小小的手術是少不了的。手術的準備工作:洗手、戴手套、穿手術衣等都需要無菌技術。而對於平時在學校裡偏重理論學習而實踐動手機會相對較少的我來說,這看似簡單的小問題也是比較難的,需要認真的面對。我就曾經因為穿好手術衣後,接觸到汙染區而被老師“罵”,這件事讓我知道實習中每件小事都要用心對待,力求完美,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在一個手術中,一般情況下是一個術者,兩個助手,我往往是充當二助的角色,工作常常是拉鉤、打結等“小事”,但就是此等小事也是需要動腦筋考慮的:比如怎樣拉鉤能充分地將病灶暴露給術者,儘量避免誤傷到周圍的組織或者器官。要知道手術中每一個小細節對於患者來說都是性命攸關的。所以,我認為在實習中一定要堅持認真的態度。

  我覺得實習過程的就像是兒時的斷乳期。在學校上課時,我們總是張著大嘴等老師喂,就是老師在餵食物,而我們可以坐享其成,但是在而實習中就大不相同了,如果沒有一個積極主動要求進步、渴望知識和技能提高的心態,那麼經過這一年的實習之後可能會一無所獲,只會紙上談兵。但是如果你堅信著,每一個病例都能帶給你一點經驗,每一位病人都是你的上帝,每一次實踐都是提高的過程,那麼就不會錯過臨床上的一點疑問,一點迷惑,那麼你就會珍惜每一個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經過這樣的實習,才會受益匪淺。也就是說實習過程是一個自己尋找食物的過程,從一個乖乖聽話的在校生到一個優秀合格的實習生必然要經過這樣的一個過程。所以我想給即將進入臨床實習的同學們一點意見:要提前做好思想準備,培養一種在實踐中積極主動學習的思想和能力。

  最後,感謝各級帶教老師的指導和關心,教給我如何培養臨床思維,掌握臨床技能,豐富理論知識。也很高興與其他的實習同學,在緊湊的實習生活中互相鼓勵、相互學習,同時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雖然實習時間安排緊密,醫院的工作繁多,難免覺得疲憊,但這段時間卻帶給了我無比豐盛的收穫,讓我從思想、行動上逐步向一名合格的醫生靠近,這樣充實的生活,我想會是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時光。

  篇二

  短短半月的醫院實踐學習生活就要結束了,回顧這段時間的點點滴滴,雖然說不上激情澎湃,但是畢竟自己為此付出了諸多的心血,心裡難免有著激動。第一次作為實習醫生的經歷會讓我們銘記一生。實習,意味著我不再是學校裡的那個搖籃中的寶寶,而是即將步入社會的那個學步的幼兒。雖然我們沒有畢業,還要在學校中繼續學習,但是這短暫的實踐學習生活使我對以後的醫學影像專業學習樹立了信心,更激發我今後的學習熱情與主動性!

  懷著激動又憧憬的心情,我回到了家鄉,見到了很久未見的父母。和父母講了我將要準備到醫學去鍛鍊自己,父母積極為我尋找實習單位,最後我在進行為期半月的實踐學習生活。

  在實踐學習過程中正好有大學的醫學生在這裡實習,我便與他們開始了實踐學習生活。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是醫務處的助理老師按照我們的需要和上崗要求安排院領導及科室主任對我們進行培訓,其間科室的代教老師還穿插地組織我們到各病房看病歷、觀看關於醫療糾紛的專家講座及急救處理方面的錄影,讓我們對實際的臨床工作有了初步瞭解,為正式工作打下了基礎。

  經過幾天的培訓,我對醫院的情況有了初步的瞭解,並且學到了好多新的知識。首先,醫務處的於助理給我們講了醫院的發展歷史及規模,讓我瞭解到我們醫院是有著悠久歷史和光榮背景,以及發展潛力。同時,各科室代教老師在教學管理方面對我們也作了嚴格的管理規定,讓我們一開始就樹立嚴謹的作風和認真的工作態度,形成我們固定的思維方式,為將來參加工作打好基礎。醫德醫風教育讓我切實感覺到了作為一名醫生的神聖和務實性,我們必須樹立好自己的形象,做事堅持原則,才能更好地維護“白衣天使”的神聖職權,才能得到病人及同事的尊重。其次,關於臨床上具體工作,如書寫醫療文書,醫療知識和臨床操作的講座,讓原本只具備理論知識的我們認識到了臨床工作要幹好是多麼的不易,只靠掌握理論知識是不行的。同時,對正確的處理醫患關係的問題上我們有了感性的認識。

  即來之,則安之。在醫院這個團結向上的大家庭中我一定好好實習,充實自己的知識,為自己將來的工作打好基礎,也為醫院奉獻出我的一切。

  在骨科,我跟帶教老師學習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各種手術的操作外,有時帶教老師會讓我給病人的創口換藥。其中給我以震撼的一次是:有一天,我幫一個斷指再植的病人換藥過後,病人的家屬指著病人腰麻後腰椎部位粘的無菌紗布問我,什麼時候可以拿掉它。我揭開紗布看了看,沒有在出血的跡象。我便對他說,可以拿掉了,隨後我感覺不妥當,有讓病人家屬去醫生辦公室問下醫生。我回辦公室後,病人家屬便去了。他們問了我的帶教老師,我的帶教老師看了後也說是可以拿掉了。但病人並沒有當即拿掉,而是轉過身又問了我一遍:“醫生,是不是可以拿掉了。”我當時有點哭笑不得。只能對他們說:“那位比我權威多了。”我的帶教老師聽了急了起來。我不禁想起了剛來醫院時醫務科的那位助理對我說的那句話:“每科中的患者更多的是把你當一名醫生來看待。你的一言一行,不僅僅要對自己負責任,還要對病人負責。”這件事情讓我深切地感到自己肩上的重擔,也對我在骨科繼續的日子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在骨科的日子裡,我見到了大量手外傷和足外傷疾病。並且能基本瞭解它們的診斷與治療。可謂是不枉此行。

  腫瘤科是研究內科系統病的一門學科。它的主要研究物件是內科系統疾病。它包括食管、胃、腸、肝、膽、胰等臟器的疾病,其中需要藉助大量的醫學影像裝置。不僅包括的器官最多,而且是臨床疾病發生率較高的系統。對於我們來說,是實踐學習醫學影像裝置功能的重點科室之一。在該科,我認真瞭解了這個科的基本醫學影像裝置情況,腫瘤科的放射治療的基本操作,以及腫瘤科中的醫學影像常見故障的診斷及維修。在這個科室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跟科主任的一次會診。當時的老師在給一位患者作診斷時,看著電腦上的影像圖象,老師臉上有一絲憂鬱,當時老師說:“圖片質量不對,可能是射線管有問題啊!”我當時很詫異,老師怎麼會這麼說阿,射線管有問題怎麼會出射線,就不可能會有影象在電腦上。當我們停下為機器進行檢查使發現線管內確實有問題,這讓我很傾佩老師。作為一名老專家能這樣認真地對待機器裝置,瞭解機器的本身特性,並不斷在實際中對機器進行維修。我在肝膽外科實習的日子裡,我們的主任不僅在臨床理論和實踐上是我的良師,他在如何做人上更是我的好老師。

  在腫瘤科的日子裡,我基本瞭解了胃鏡,血脈瘤,食道癌,肝癌等一些疾病的常識和它們的初步治療影像裝置的診斷方法隨後的十幾天,我一直留在裝置科與MIR、CT、X線、腫瘤放射科等一些科室進行實踐學習。並且熟練地掌握了這些科中的一些常見病的診斷和治療。

  隨著我對醫學知識的認識逐步深入。我的實習生涯也即將結束。在我的實習生涯中,我深切地感到了做一名醫生的不容易,想做一名好醫生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實踐出真知,實踐長才幹!在第一次臨床實踐中體會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領悟到良好醫患關係的重要性。沒有實踐的考驗,再多的理論也只是紙上談兵。

  短短半月的時間與老師建立了良好的感情,讓我離開真有點依依不捨的感覺。走進各科辦公室,少了一份陌生,多了一份親切;少了一份孤單,多了一份安慰;少了一份擔心,多了一份真誠!在這裡,我不僅真正學到了知識,還明白了一些道理: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工作!……

  最後,感謝醫院給我實習的機會,也感謝各位代教老師在工作忙碌之時,還要帶領實習生,教導我們正確的方向;更感謝學校給了我們這次鍛鍊自己,提高自己的機會讓我們學到課本之外的許多知識。雖然實習時間短暫,但這段時間卻給了我無比大的收穫,除實務工作上的學習外,人際關係的拓展、職場文化的百態、還有一些活動的參與都讓我獲益良多,這樣充實的生活,我想會是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時光。

  篇三

  正如美麗的風景不會常在,美妙的聚會終有結束的時刻,我的大學生活也終將告一段落了。在學期一開始,離別愁緒就籠罩了我們;在我們還來不及傷感時,就要開始忙於論題大綱,材料冊,開題報告;收集論文資料;選出參考文獻……

  大四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一年。對有準備的人來說,機遇是無處不在的。而相反,也有人感到無所適從。大四的我們最容易陷入迷茫困惑,但卻不能迷茫困惑,我們必須儘快尋找並確定自己的方向。

  對我自己而言,大四學年總的來說過得充實而又時常帶有許多盲目。充實是因為每天都有事情可做,盲目是由於對自我的認識不足和自我定位的不明確,許多時候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大四有兩大任務,一是學習,二是找工作。現在看來,我在這兩件事情上的時間分配有點不合理,將過多的時間用於找工作而忽視了理論知識的學習。儘管我上學期的考試成績還不錯,還被評為“三好學生”。但我清楚,我太應該在本科學習的最後階段多學點知識。不過現在看來,後悔是沒有用的。

  我找工作的經歷從上學期初就開始了。當然最開始是接受求職教育,然後嘗試參加各種型別的招聘會。一次次的筆試、面試,一次次的修改簡歷和說辭。一次次的被婉拒讓我更清楚地認識到了就業形勢的嚴峻性,也讓我更努力和更盲目地投入求職的大潮中。

  當我面臨有所選擇的時候,我開始審視和評估自己的興趣跟能力並規劃可能還很飄渺的職業生涯了。現代企業管理地開放性和靈活性也讓我有了去公司實習的機會。於是我先去了武漢富山河裝飾有限責任公司實習。幾個月的實習確實讓我學到了許多實踐性很強的東西,也讓我對社會有了更深入地認識。這些對我從一個“校園人”向一個“社會人”、“企業人”轉變是非常有幫助的。

  大學生活即將成為過去,今後的路需要我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我唯有不斷學習、拼搏,方能克服障礙,開拓美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