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到底是什麼人

  漢武帝是一個功大於過的皇帝還是過多餘於功呢?那他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以下是小編給大家蒐集的關於漢武帝的評價,歡迎大家參考借鑑!

  漢武帝的有關評價1

  另一方面,對武帝對內政策的積極評價大部分都和儒家思想相聯絡,這些值得稱讚的行為皆為儒家思想指導下所做出的,如設立太學、改正朔、易服色、進行封禪活動等,而對武帝進行積極評價的大臣也皆為儒臣。武帝初即位時就面臨統治思想的抉擇,而儒生在此之前都未得到統治者的重用,於是董仲舒抓住武帝舉賢良方正的機會,將孔孟儒學稍加改動,使其適應當時社會背景和武帝心意,提出“天人感應”等學說。董仲舒、公孫弘等人為武帝能更好接受自己的理論學說在陳述時都會充分肯定武帝的政策,對武帝個人也高度的肯定。其後,武帝將統治思想改為儒學,並進行一系列在儒學指導下的對內政策,這獲得儒生的充分肯定,並通過對一些祥瑞現象的解釋來肯定武帝的功績。

  漢武帝的有關評價2

  一位有雄才大略又能善於用人的盛世君主。

  漢初, 因連年爭戰人口減少,生產力不足,但經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之後,中國的國力已達巔峰.

  漢武帝繼位後,著手開始解決北方的匈奴的威脅.重用名將,霍去病,衛青,李廣等,加上張騫 的外交,令中國在國際舞臺迅即崛起.

  經三十年的經營.基本上解決了匈奴的威脅.而且已儼然成為東亞的霸主。

  在當時,中華帝國的地位如日中天.

  公元前二八年,北匈奴殺中國使節,八年後,中國西域總督府副校尉陳湯利用西域各國的軍隊,和囤在西域的漢軍,對北匈奴發起攻擊,終於一舉消滅北匈奴.

  陳湯在向中央陳述發兵的理由說:,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在中國歷史書內“秦皇漢武”經常互相銜接。

  而且一提到漢武帝,又離不開“好大喜功”的評價。

  今天我們看他的紀錄,不能否定他是一個特出的人物;但他的功業,仍要在長期的歷史上評判。

  最重要的一點,則是他所開創的局面,後人無法繼續。從各種資料看來,劉徹的膽子大,也富有想象力,如他常化裝微行,幾遇不測。

  他打算進攻西南夷,就在長安附近鑿地作“昆明池”,以便習練水軍。

  在其他範圍之內他也不拘形跡。例如他母親曾再婚,又有金氏女,人家都隱匿不敢提及,他聽到此事,就公然親自尋訪他的半姊,並賜她名號田宅。

  他的皇后衛子夫曾為歌伎,他寵愛的李夫人,曾為娼女。

  漢武帝也不是一介蠻夫,沒有文華辭藻的雅緻。

  他的宮廷裡,既有正派的儒生如董仲舒,也有恢諧人物如東方朔,更有名士如司馬相如。

  我們再看他悼李夫人的賦***班固稱武帝自作***,“秋氣潛以悽淚兮,桂枝落而銷亡”。

  而且他又似乎看見李夫人的形影,作詩:“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來遲!”

  漢武帝的有關評價3

  劉徹未曾在戰場裡實際指揮作戰,但是每有重要戰事的部署,今人所謂“戰鬥序列 ”的安排都是由他自己作主。

  而且他也知人善用。衛青是衛子夫的弟弟,霍去病又是衛青的侄子,都以外戚創立不世軍功。

  霍光與霍去病為異母兄弟,茲後更成為漢朝宮廷裡的中樞人物。

  只有李夫人之兄李廣利被任為貳師將軍,作戰不利降於匈奴才算是武帝任人的最大失策。武帝對待臣屬,也視人而定。

  他可以在廁所裡見大將軍衛青,也可以平常燕居的服裝接見大臣。

  只有右內史***助理機要祕書***汲暗老是據事直言,皇帝偏偏怕他,非戴冠整容,否則寧退避帳中,不去見他。

  後來因淮陽地方難治,召拜汲暗為太守,汲暗辭不肯就,皇帝就說:“顧淮陽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臥而治之。”

  他也就知道僅以此直言忠臣的名氣,就不須特別振作,也可以把這地方處理得很好。

  後來汲暗在淮陽10年,死在任所。

  漢武帝的有關評價4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

  劉徹十六歲時登基,為鞏固皇權,漢武帝設定中朝,在地方設定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文化上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範圍,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另有開闢絲路、建立年號、頒佈太初曆、興太學等舉措亦影響深遠。劉徹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但在位後期窮兵黷武,又造成了巫蠱之禍,為其整體正面形象留下負面評價。徵和四年***公元前******,劉徹下罪己詔。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劉徹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諡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於茂陵。

  漢武帝的有關評價5

  其母王氏在懷孕時,漢景帝尚為太子。王氏夢見太陽進入她的懷中,告訴漢景帝后,漢景帝說:“此貴徵也。”劉徹還未出生,他的祖父漢文帝就逝世了。漢景帝即位後,劉徹出生,他亦是王氏唯一的兒子。

  劉徹初名彘,天生聰穎過人,慧悟洞徹,進退自如。三歲時,景帝抱於膝上,試問劉徹:“樂為天子否?”對曰:“由天不由兒。願每日居宮垣,在陛下前戲弄。”劉彘信口而應的回答,使劉啟不得不對這個兒子另眼看待。

  劉彘有驚人的記憶力,求知慾特別強,尤愛讀書中古代聖賢帝王偉人事蹟,過目不忘。景帝深感詫異。劉彘“訟伏羲以來群聖,所錄陰陽診候龍圖龜冊數萬言,無一字遺落。至七歲,聖徹過人”,景帝遂改劉彘名“徹”。“徹”字表示充滿智慧,達到聖德的要求。

  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劉徹以皇子的身份被封為膠東王。 同年,景帝的長子、他的異母長兄劉榮獲封為太子。前元六年***公元前151年***秋九月,無子無寵的薄皇后被廢。第二年***公元前150年***春正月,廢慄太子劉榮為臨江王;夏四月乙巳,其母王氏被立為皇后,丁巳,劉徹被立為太子。 他成為太子與其母孝景王皇后和其姑母館陶公主劉嫖有很大關係。劉嫖許諾將她的女兒陳氏嫁給當時四歲***古代按虛歲計算***的膠東王劉徹。 劉徹後娶陳氏為妃,兩人成婚的時間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