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快意的一生

  項羽不但有過恣意瀟灑的少年時期;有過鮮衣怒馬的戎馬倥匆歲月;有過手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的志得意滿;也有過四面楚歌時的絕望哀鳴,那他真實的樣子究竟是怎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項羽個人評價,歡迎大家參考借鑑!

  項羽個人評價範文1

  實際上,處於項羽這個位置,也只能“勝王敗寇”;生於其前的秦二世胡亥,在趙高逼他死之前,胡亥苦苦哀求,我不當皇帝當一個州長行不?不行;當一個市長行不?也不行;當一個縣長行不?哪怕當一個鄉長也行;都不行,只有死。生於其後的孫權,下屬都主張投降曹操,周瑜當時直指要害:我們都可以投降,且可以謀得個“一官半職”,唯獨“主公”您不行。

  可惜的是,一代“霸王”項羽至死都不明白這個道理,還怪“天”要亡他;事實上,亡項羽者,非劉邦也,實為項羽自己也。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在項羽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當然,現代人如此評價項羽,有失“公義”;但是,早在項羽覆滅之前,甚至是在項羽“如日中天”之時,曾為項羽下屬的韓信,就對當時被項羽追得如“喪家之犬”的劉邦分析過,預言過。

  在劉邦被項羽“逼到”其封國都城南鄭***今陝西漢中東***不久,離隊出走的韓信被蕭何追回來後,劉邦立即找韓信談話,這個後來給劉邦打下三分之二江山的韓信,開門見山地對劉邦說,我以前在項羽手下幹過,很瞭解項羽這個人是個什麼樣子的人。

  項羽個人評價範文2

  “第一,項羽性格暴躁,如烈火一般,動不動就像雷電一樣爆炸,咆哮怒吼,成千上萬的人都會膽戰心驚,害怕得要命;

  第二,他作戰勇敢,卻沒有一個得力的助手,從不知道任用和選拔有才能的人,所以事實上他只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

  第三,他對人恭敬慈祥,言語親切,屬下犯有疾病,他有時候還會為屬下流眼淚,把自己好吃的東西分給他們吃,可是,當屬下建立了大功,要封地要獎賞時,他自己平時拿著已經刻好的印章和信符,把印章四邊的角都摸舊了,還捨不得頒發給在前線為他效命的將領,項羽的表現只不過是婦人之仁義罷了,不是大義;

  第四,項羽雖然當時稱霸天下,統領著各方諸侯國,可是他不在關中險要之地建立首都,卻在無險可守的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建立首都;

  第五,項羽違背義帝的約定,驅逐原來的君王,卻用他自己的親信當各國國王,又強迫義帝遠遷到長江以南,使天下人感到憤憤不平;

  第六,項羽率領的部隊經過的地方,全部都被摧毀,沒有一塊完整的瓦片,大家心裡都很不服氣,現在看起來好像沒有出簍子,只不過大家只是現在一時半會兒還對他恐懼而已;

  第七,故秦地三個封王,如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醫,原來都是秦王朝的高階將領,率領秦國的子弟在外作戰多年,死傷無數,最後卻反過來脅逼他們向敵人投降,快到家門口又被項羽坑殺了二十餘萬,只剩下他們三個人,因此,關中父老兄弟們對這三人,那都是恨不得扒了他們的皮,抽了他們的筋,怨恨之深,可以說是深入骨髓,現在項羽強行封他們當王,故秦國遺民,不會,也不可能會支援他們三個人的工作。”

  事實發展到最後,證明韓信的分析、預言和眼光,無比正確。

  最終,“人馬越來越少”的項羽,只落得“自刎”之後,頭與四肢被割,軀體被剁成肉泥的慘烈下場。一千三百年後,也只有一位“人比黃花瘦”的女詩人李清照嘆息他:“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死亦為鬼雄”,多麼痛的領悟。

  項羽個人評價範文3

  好像任何一個英雄人物都逃不過是非成敗轉頭空的鐵律,他們的功過是非,好像並沒有那麼容易被歷史的黃沙掩埋。無論是史書還是影視劇,都會對他們的功過作出評價,或褒或貶,不一而足。然而,無論如何項羽都始終是最特別的那一個。在浩瀚的歷史煙塵中,他好像永遠都那麼璀璨,那麼奪目。世人對他的評價千千萬萬,但最終,也就只能凝聚成那一句“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惋惜罷了。

  起兵反秦之初,人們對於項羽的行為大多持讚賞態度。此時的他,整個人給人的感覺都是英勇善戰,英明睿智的。這時的他,把自己的位置擺的很正。雖然,此時的他,已經拉起了一隻反抗秦朝暴政的大隊伍了,但是,他心裡很清楚,自己並沒有足夠的影響力,能夠讓天下的人都追隨自己。於是,聰明的他便想到了推舉楚國貴族為首領的方法,如此一來,便能夠輕易博得楚國百姓的好感了。這對於他的反秦大業來說,無疑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實上,他的這一招收買人心,也確實用得十分成功。

  如果,他能夠一直保持這樣一顆清醒頭腦的話,那麼,他一直以來所謀劃的大業也未必不能成功。可是,他始終還是太過年輕了,少年得志,終究還是為他添了幾分浮躁的氣息。年少輕狂,大概是絕大多數人的通病,優秀如項羽,同樣免不了這個毛病。一場場戰役的勝利讓他開始自我膨脹了,漸漸地,他已經沒有起事之初的步步為營和謹小慎微了。

  項羽個人評價範文4

  都知道,《史記》中有大量的筆觸描寫項羽的勇武,如《項羽本紀》中:“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最後,陷於大澤之中時,他仰天長嘆:“吾起兵至今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但此時,他卻開始變得狂躁蠻橫,漸漸不把楚王放在眼裡。

  因為,在他看來:楚王的江山都是他打下來的,如果沒有自己又哪來今日的楚王呢?

  於是,他開始不滿足屈居於楚王之下,於是,他開始無限制的往自己手中增加權利的籌碼。他走得最壞的一步棋,大概就是分封諸王了。歷朝歷代,每個皇帝無一不是想著加強自己手中的權力以鞏固中央集權。而他卻偏偏為了架空楚王,想出分封諸往的昏招。如果,不推行這個分封諸王的政策的話,他後來的處境也就不會這麼被動。

  他大封天下的名單一公佈,那真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幾家氣的要拆樓,幾家舉刀要報仇啊!”總而言之,他的這一舉動不但沒起到籠絡人心的作用,還大大消弱了自己手中的權力,更甚者,因為分封不均而得罪了不少人。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他這樣的行為無疑就是自掘墳墓罷了。他分封天下的舉動,造成的最直接的歷史影響,那就是拉開了楚漢之爭的序幕。

  項羽個人評價範文5

  如果不是他自己作死,分封諸王的話,又哪有劉邦什麼事呢?但是,偏偏他自己作死,來了這麼一出,給了劉邦可乘之機。如果說,分封天下暴露了他是一個政治低能兒的事實,那麼,後來還有許多更加讓人無語的事情。他為了顯示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而分封天下,那他就好好分吧,可是,他偏偏不這麼做,反而,隨著自己的性子亂來一通,只圖自己高興。

  這其中,最出名的大概就是他將齊王田福封了個膠東王,之後,再將原本的齊國將軍田都封為了齊王。這奴不奴主不主的分封,不是擺明了欺負人嘛,如此一來,原本的齊王田福哪能善罷甘休,他動不了你項羽,還動不了自己原本手上的一個將軍嗎?自然,沒過多久田都就被幹掉了,而齊國也再次回到了齊王田福的手中。

  經此一事,二人自然也就水火不容了。於是,各地藩王造反,也由此拉開了序幕。可以說,如果不是項羽的糊塗舉動,藩王也不至於造反。更何況,他的這些荒唐舉動,讓他一步步失盡了人心,同時,也為劉邦提供了一個收買人心的大好時機。最終,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他自然不是劉邦的對手,也就只能落得自刎烏江,被人分屍的悲慘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