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菸禁毒黑板報版面設計圖

  控菸禁毒,這不僅僅是不吸菸、不沾煙的問題,還要做好無煙宣傳,要通過各種方式,告知社會各界吸菸的危害,讓煙從我們的視野中慢慢地消失

  欣賞

>

  控菸禁毒黑板報相關資料1

  1. 煙,盼回“無煙好世界”!

  2. 小小一支菸,危害萬萬千。

  3. 想說愛你***吸菸***並不是很容易的事,那需要太大的勇氣。

  4. 香菸一縷損人害己,街頭禁菸文明傳遞。

  5. 香菸是魔鬼的契約。

  6. 現在吞雲吐霧,以後病痛纏身。

  7. 吸菸有害健康。

  8. 吸菸是繼戰爭飢餓和瘟疫之後,對人類生存的最大威脅。

  9. 吸菸幾時止?美景幾時還?青春何能駐?生命何與共?只願君能禁吸。

  10. 吸菸,我們可以選擇,那麼,生命呢?

  11. 無煙世界,清新一片。

  12. 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請不要吸菸。

  13. 提神不妨清茶;消愁不如朋友;若吸菸,又何苦?

  14. 它***吸菸***是你最簡單的快樂,也讓你最徹底地哭泣。

  15. 生命只有一次,怎能斷送在香菸上?

  控菸禁毒黑板報相關資料2

  吸菸是一種極為流行、遍及全世界的社會現象,吸菸對健康的危害已引起越來越多的重視。近幾十年來的研究成果表明,吸菸的確危害健康,甚至使人早亡。許多青少年對此不甚瞭解,在學生時期就養成吸菸的習慣,甚至上癮。對此,確實值得我們注意,認真對待。

  一、煙氣的化學成分及對人體的影響

  1.刺激性化合物

  從未吸過煙的人第一次大口吸菸時,由於煙氣作用於呼吸道黏膜的感受器而引起咳嗽,主要是因為煙氣中含有許多種具有刺激性作用的化合物,含量較多的有氰化氫、甲醛、丙烯醛等。長期吸菸的人,在煙氣的刺激下,可使支氣管上帶有纖毛能排除異物和粘液的上皮細胞受到損傷,並使肺泡裡具有對異物有吞噬作用的巨噬細胞的功能減弱,如細菌侵入而且長期停留在肺組織裡就會引起肺部炎症。

  2.全身性有害物質

  全身性有害物質指的是其病毒性作用不限於某一種器官,而是作用於某個或某些系統的有機或無機化合物。煙氣中相當多的一部分都屬於這種病物,其中包括酚類、醛類、酮類、醇類、胺類等,許多實驗結果表明,煙氣中不少化合物可以引起全身性反應,其中最典型最突出的是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煙氣中尼古丁的含量最多,其次為一氧化碳,這些有害體是引起心血管病的重要因素。

  3.致癌物質

  煙氣中有許多致癌物質,在這些化合物當中,有的被稱為引發劑,即具有直接致癌的作用,如苯並芘、苯並蒽等就屬於這一種。還有一種能致癌的化合物成為協同劑,如甲基芘等。

  二、吸菸的生理影響

  1.吸菸對血液成分的影響

  ①對碳氧血紅蛋白濃度的影響

  氧氣是維持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因素,而氧氣經肺呼吸後是由血液運往全身的。氧氣在體內的輸送不是單純靠一般的物理溶解,其總重量的98%左右是靠與紅血球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形成氧合血紅蛋白的形式運輸的,而血紅蛋白與氧的親合力比一氧化碳的親合力要小200—300倍,煙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比較高,一般在4%以上。研究結果表明:血中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平均值不吸菸者為1.1%,吸菸者為408%,這種碳氧血紅蛋白中游離的一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是引起各種心血反映的重要原因。

  ②血中氧分壓的變化

  研究者對冠心病人進行了吸菸對冠狀動脈竇、動脈和靜脈血氧分壓影響的實驗室,在測定前10—12小時禁止被試者吸菸,測定中測定中首先令其吸無阻香菸一支,5分鐘後分2次吸第二支菸,30分鐘後再分2次吸完第三支菸;測定結果表明,不論是冠狀動脈竇還是動脈、靜脈,吸菸後氧分壓都有所降低,其共同規律是,每吸1次立即引起氧分壓下降,吸第二支菸休息30分鐘後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復,吸完第三支菸後氧分壓下降到最低點,與吸菸前比較,冠狀動脈竇、動脈和靜脈分別下降了0.39和0.56千帕。臨床觀察表明,吸菸能促進心絞痛發作。

  ③白血球數目的變化

  測定結果表明吸菸能引起白細胞的增加,經統計吸菸者比不吸菸者白細胞數量要高17%,主要是由於尼古丁刺激了腎上腺髓質和皮質,由於腎上腺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的增加導致了白細胞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