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出血的原因

  產後出血幾乎是每個產婦都會遇到的情況,那麼引發有哪些?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子宮收縮乏力,常見原因如產婦精神過度緊張,對分娩有恐懼感;產程過長,體力消耗過大;合併慢性全身性疾病或產科併發症;存在雙胎妊娠、巨大胎兒、合併子宮肌瘤等影響子宮收縮的區域性因素。

  胎盤因素

  如胎盤滯留、胎盤粘連或植入、胎盤部分殘留,影響子宮收縮,導致產後出血過多。

  軟產道損傷

  如會陰、陰道、宮頸裂傷等。

  凝血功能障礙

  由於胎兒過大、或胎兒娩出過快或手術產,都可使會陰、陰道或子宮頸撕裂,甚至子宮下段撕裂,引起不同程度的出血。

  多次流產刮宮

  準媽媽子宮內膜多次受損,易引起胎盤粘連,也容易導致產後大出血。

  患婦科病

  準媽媽患有子宮炎、子宮肌瘤、妊娠高血壓病,由於子宮肌纖維變性、水腫、收縮無力均可造成產後出血。

  子宮收縮乏力最常見,約佔產後出血總數的70%~80%。袖子開始時由於受到電視節目的影響,對分娩產生疑慮,再得知丈夫的母親也是因產後出血去世後,擔憂更進一步加重,懷孕後又過分關注妊娠方面的負面新聞,這些過度緊張的心理狀態都是引起產後出血的潛在因素,因而她在臨產後宮縮乏力,產程延長。再加上她因宮縮疼痛和精神緊張,在分娩過程中幾乎沒有進食,體力消耗過大,影響產後子宮收縮,導致產後大出血。

  預防產後出血的方法

  做好產前檢查

  孕婦如有貧血、血液系統疾病或其他異常情況時,應及時治療得到糾正。如果是雙胎、羊水過多、患有妊娠合併高血壓綜合徵或以前有產後出血史的,應提早住院分娩。千萬不要留在家中分娩!產後出血很難預先估計,往往突然發生,因此應在醫護人員的監護下分娩,一旦發生產後出血,醫護人員會採取相應的措施,積極診治。

  注重孕期營養

  多食用含鈣豐富的食物,或適當補充鈣劑,可以預防分娩時的子宮收縮乏力;孕期預防貧血,食用含鐵豐富的食物,提高準媽媽分娩時對失血的耐受能力。

  控制體重

  孕期控制體重增加***不宜超過25~30斤***,防止胎兒過大***7斤以內為好***,減少難產機會。

  產後注意衛生

  產後注意外陰清潔,鼓勵純母乳餵養,有利於子宮收縮,防止產後大出血。

  要預防產後大出血,孕產婦須做好孕前和孕期的自我保健,如參加孕婦學校,或從雜誌書本上多瞭解妊娠分娩的過程,學會在孕期做好簡單的自我監測,並進行定期產檢,以減輕對分娩的恐懼心理。其次,在分娩過程中,產婦要儘可能控制自己的緊張情緒,注意進食和休息,以確保有充足的體力順利分娩。

  產後出血的治療方法

  1.止血

  子宮收縮乏力性出血,加強宮縮是最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

  ***1***去除引起宮縮乏力的原因 改善全身狀況,導尿緩解膀胱過度充盈。

  ***2***按摩子宮 腹部按摩子宮是最簡單有效的促使子宮收縮以減少出血的方法。出血停止後,還須間歇性均勻節律的按摩,以防子宮再度鬆弛出血。必要時需要雙手按摩子宮,可置一手於陰道前穹隆,頂住子宮前壁,另有一手在腹部按壓子宮後壁,同時進行按摩。按摩手法應輕柔、有節奏地進行,切忌持續長時間過度用力按摩而損傷子宮肌肉而導致無效。

  ***3***宮縮劑 ①縮宮素為預防和治療產後出血的一線藥物。給藥速度應根據患者子宮收縮和出血情況調整。靜脈滴注能立即起效,但半衰期短,故需持續靜脈滴注。如果催產素受體過飽和後不發揮作用,因此24小時內總量應控制在60U。②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為前列腺素F2α衍生物***15-甲基PGF2α***,引起全子宮協調有力的收縮。哮喘、心臟病和青光眼患者禁用,高血壓患者慎用。常見副反應為噁心、嘔吐,腹瀉等。③米索前列醇系前列腺素PGE1的衍生物,引起全子宮有力收縮,但米索前列醇副反應較大,噁心、嘔吐、腹瀉、寒戰和體溫升高較常見;高血壓、活動性心肝腎病及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者慎用,青光眼、哮喘及過敏體質者禁用。

  ***4***宮腔填塞 以上治療無效時,為保留子宮或為減少術前失血,可行宮腔填塞紗布壓迫止血。注意自宮底及兩側角向宮腔填塞,要塞緊填滿,不留空隙,以達到壓迫止血的目的。如出血停止,紗條可於24~48小時後取出。填塞後需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取出前應注射宮縮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