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產後出血的原因

  產後出血是很危險的,產婦重要死亡原因之一。那麼,是什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產後出血的原因吧!

  

  1.宮縮乏力

  胎兒娩出後,胎盤自宮壁剝離及排出,母體宮壁血竇開放致出血。在正常情況下由於產後宮腔容積縮小,肌纖維收縮加強,使交織於肌纖維間的子宮壁內血管被壓迫止血,與此同時血竇關閉,出血停止。同時由於孕產婦的血液呈高凝狀態,粘在胎盤剝離後損傷血管的內皮膠原纖維上的血小板大量聚集形成血栓,纖維蛋白沉積在血小板栓上,形成更大的血凝塊,有效地堵塞子宮血管,使肌纖維收縮後放鬆時也不再出血。若胎兒娩出後宮縮乏力使子宮不能正常收縮和縮復,胎盤若未剝離、血竇未開放時尚不致發生出血,若胎盤有部分剝離或剝離排出後,宮縮乏力不能有效關閉胎盤附著部子宮壁血竇而致流血過多,是產後出血的主要原因。

  2.軟產道裂傷

  為產後出血的另一重要原因。子宮收縮力過強,產程進展過快,胎兒過大,往往可致胎兒尚未娩出時宮頸和***或***陰道已有裂傷。保護會陰不當、助產手術操作不當也可致會陰陰道裂傷。而會陰切開過小胎兒娩出時易形成會陰嚴重裂傷,過早會陰側切也可致切口流血過多。會陰陰道嚴重裂傷可上延達穹窿、陰道旁間隙,甚至深達盆壁,陰道深部近穹窿處嚴重撕裂,其血腫可向上擴充套件至闊韌帶內。分娩過程中,宮頸發生輕微裂傷幾乎不可避免,通常裂傷淺且無明顯出血,不作宮頸裂傷診斷。出血較多的宮頸裂傷發生在胎兒過快通過尚未開全的宮頸時,嚴重時可向下累及陰道穹窿,上延可達子宮下段而致大量出血。

  3.3胎盤因素

  胎盤因素引起的產後出血,包括胎盤剝離不全、胎盤剝離後滯留、胎盤嵌頓、胎盤粘連、胎盤植入、胎盤和***或***胎膜殘留。胎盤部分剝離及剝離後滯留可因宮縮乏力所致。胎盤嵌頓偶發生於使用催產素或麥角新鹼後引起宮頸內口附近呈痙攣性收縮,形成狹窄環,把已完成剝離的胎盤嵌頓於宮腔內,妨礙事宮縮而出血,這種狹窄環也可發生在粗暴按摩子宮時。膀胱過度充盈也可阻礙事胎盤排出而致出血增多。胎盤全部或部分粘連於子宮壁上,不能自行剝離,稱為胎盤粘連。部分粘連易引起出血。多次人工流產易致子宮內膜受損及發生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炎也可由於其他原因感染所致,子宮內膜炎可引起胎盤粘連。

  4.4凝血功能障礙

  為產後出血較少見的原因。如血液病***血小板減少症,白血癥,凝血因子Ⅶ地、Ⅷ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多在孕前業已存在,為妊娠禁忌證。重症肝炎、宮內死胎滯留過久、胎盤早剝、重度妊高徵和羊水栓塞等,皆可影響凝血或致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引起血凝障礙、產後流血血不凝,不易止血。

  產後出血的預防

  1、重視產前保健

  ***1***加強孕前及孕期婦女保健工作,對有凝血功能障礙和可能影響凝血功能障礙疾病的患者,應積極治療後再受孕,必要時應於早孕時終止妊娠。

  ***2***具有產後出血危險因素的孕婦。孕婦如有貧血、血液系統疾病或其他異常情況時,應及時治療得到糾正。如果是雙胎、羊水過多、患有妊娠合併高血壓綜合徵或以前有產後出血史的,應提早住院分娩。

  ***3***增加女性對生育知識的瞭解程度,減少人工流產次數。

  2、提高分娩質量

  幫助產婦消除顧慮,在子宮收縮間隙時要積極的休息和飲食,避免體力過度消耗,指導正確的分娩方式,使產婦順利的自然分娩。

  3、加強產後觀察

  為防止分娩12小時以後的出血情況,產後應在產房內由助產士觀察2小時,觀察子宮收縮及陰道出血情況、膀胱是否膨脹以免影響子宮收縮,還要注意血壓與脈搏的變化。2小時後如無異常才能回到母嬰同室休息。

  4、產後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宮收縮,減少陰道流血量。

  產後出血的搶救措施

  ***1***迅速有效地補充血容量。把握搶救時機,建立雙途徑靜脈通路,儘可能用留置針頭,密切監測血壓、脈搏、呼吸、面板顏色、表情等生命體徵變化。視病情掌握正確的靜脈輸液速度,快速輸液的同時要注意產婦的自覺症狀,以免輸液過快過多而導致急性肺水腫。保持呼吸道通暢,有效及時地吸氧,最好予以面罩給氧,流量為4-6L/min,觀察氧療效果,如面色、指甲是否紅潤,呼吸是否平穩。

  ***2***產後出血易發生休克,一旦發生休克,護理人員一定要冷靜、鎮定,在採取保暖、吸氧、積極促子宮復舊的同時報告醫師,保證搶救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立即急檢血型,採配血,應在短時間內補足失血量,嚴密觀察生命體徵,精確測量出血量並詳細做好記錄。

  ***3***徒手按摩子宮底,刺激子宮收縮,使子宮壁血竇閉合。協助醫師完善各項檢查,積極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4***出血停止、休克糾正後,應安慰產婦安靜休息,鼓勵並協助產婦進食,同時密切觀察產婦的血壓、脈搏、宮復情況和陰道流血量,產房觀察2h後無異常可回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