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刻苦學習的黑板報圖片

  同學們,讓我們和時光賽跑,利用每分每秒學習。下面就隨小編看看關於刻苦學習的黑板報內容,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欣賞

  
        1

  2

  3

  關於刻苦學習的黑板報內容

  我讀過這樣一個故事,宋朝有個人,名叫陳正之。他患有先天性智力發育不良症,看上去呆頭呆腦,記性也很不好。陳正之進學堂後,老師教大家一篇簡短易學的文章,其他同學很快就學會了,而他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張冠李戴,勉勉強強地讀出來。因此,陳正之常被同學們譏笑,被老師訓斥。可陳正之並不灰心,想出了一個以勤補拙的好辦法。學習時,別人讀一遍,他就讀3遍、4遍,9遍、10便;別人用一個時辰讀書,他就用上幾個時辰埋頭苦讀,堅持一句一句地讀,一字一字地記,從不間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陳正之堅持不懈地努力,養成了鍥而不捨的好習慣。終於成為我國宋朝一位著名的博學之士。

  還有這麼一個故事:南北朝時,濟陽考城有位學子叫江淹,人稱江郎。他出身貧苦,自幼立下大志,要發憤讀書,改換門庭。江郎一方面挖野菜養活母親和自己,一方面刻苦攻讀。他的筆頭竟然像有神力驅使般,寫出一手好文章來,震驚了四方。齊國君王發現了這個奇才,先後有高帝和武帝都重用江淹,讓他持續做了多年光祿大夫。做高官後,江淹不再刻苦讀書,忘記了當年的貧苦,更不接觸黎民百姓,沉迷於富裕的官宦生活。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不僅官做不好,連文章也變得空洞乏味,愈來愈糟。

  讀了這兩篇故事後,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就算你是一個最聰明的人,但如果不刻苦學習終究還會一無是處;就算你不是很聰明,只要努力學習,一樣會有不一般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