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作文輔導

  1:記敘文的選材

  方法指導

  第一、材料要切題。就是要圍繞中心選擇取捨材料。

  中心是選材、剪裁的依據,要力求選取最能表現中心的材料,果斷捨棄與中心無關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剪裁”本來是裁縫行業中的一個術語,意思是將布料依照需要儘量剪裁,該去就去,該留就留,縫製成美麗的衣裳。寫作文也如同做衣裳一樣,對使用的材料也必須剪裁。剪裁,需要有依據。依據之一就是根據中心思想剪裁。一般來說,對錶現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進行詳寫;對錶現中心思想起輔助作用的材料要進行略寫;與中心思想無關的材料不管多麼生動,也要毫不可惜地予以割捨。

  第二、選材要新穎別緻。

  清朝著名詩人袁枚說:“文章當自成機杼,成一家風骨,不可寄人籬下。”千人一面大同小異的作文,只能令人厭煩反感。所以選材構思時要仔細想一想,想想別人可能會怎麼寫,力爭避免和別人撞車。要思索幾種自己有把握能寫得好的內容,從中選出一種別人可能不寫的來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不妨砸破選材的常規框架,例如改變一下觀察角度,從孩童的角度來寫世界,用非人類的眼光來審視社會,讓平凡事生動起來;或者讓故事中的人物調換一個參與角色,巧妙的張冠李戴,讓普通素材神奇起來;也可以為作文中的故事設定一個特定背景,讓小事情高尚起來。

  第三、選材要真實可靠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元好問《論詩三十首》***意在告訴我們,寫文章語句自然天成,才能萬古常新。自然天成,那就要寫真實。只有真實,才能有真情,才能增強感染力。這個真實,可以是自己的親身經歷***即自己是事情的直接參與者***;也可以是耳聞目睹***自己作為旁觀者***。尤其要選取真實的有個性特點的細節材料。記敘文是通過具體、形象的人或事來表達中心意思的。在寫人記事時,大而空,是同學們常犯的毛病。如果能從“大處著眼,小處落墨”,即選擇個性特點鮮明的細節材料來寫人記事,就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會收到“以小見大”的效果。

  2:合理安排好文章的結構

  *** 一***、文章的結構主要指哪些內容?

  “結構”本是建築學上的術語,指屋宇構造的樣式,引入寫作的研究中,用來比喻文章內容的組織和排列形式。

  文章的結構主要指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層次和段落、過渡和照應。

  ***二***合理安排好文章的結構應注意些什麼?

  我們寫文章時,根據表達中心意思的需要,把有關的材料合理地組織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就要努力達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 好的開頭和結尾。

  古人有“鳳頭、豬肚、豹尾”之說,既是對文章的整體要求,也表明開頭和結尾的重要。

  開頭,古人稱為“起筆”。好的開頭,能起引領作用,既可使文章順利展開,又能吸引讀者閱讀下文。常見的開頭方式有兩種型別,即開篇點題式和形象匯入式。

  開篇點題式,就是我們常說的“開門見山”。它開宗明義,起句或首段即接觸文章的主題或主要問題。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開頭就說:“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有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文章的開頭,不用什麼發端,直接觸及到“背影”的本題,簡捷暢達,句略義豐。

  形象匯入式,有一段引子,然後逐步接觸題目所要敘述描寫的人物、事件、景物或論述的問題,是一種間接開頭,不妨叫“曲徑通幽”。魯迅先生《藤野先生》的開頭:“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雲,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字裡行間,表現出作者的失望和憤懣,於是就有“到別的地方去看看”的下文。

  對搞科學的人來說,勤奮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第三單元·合理安排文章的結構結尾,古人稱為“收筆”,是文章內容發展的自然收束和必然結果。宋人洪邁在《容齋隨筆》中說“一篇之妙,在於落句”。好的結尾,能幫助讀者理解題旨,體會作者的情感。魯迅先生《故鄉》的結尾:“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一結尾,蘊涵著哲理,發人深思。結尾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總結全文,篇末點題;有的抒發情懷,給人感染;有的含蓄深沉,留有餘地;有的戛然而止,乾脆利落等等。初學寫作者對文章的結尾不可草草了事、虎頭蛇尾,也不可當斷不斷、畫蛇添足。

  開頭和結尾,雖然文字不長,卻是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精心設計,切不可掉以輕心。

  二、 層次分明,分段恰當。

  層次,指文章內容安排的先後次序,也就是文章展開的步驟,人們習慣上稱之為“部分”“大段”“意義段”。在記敘文裡,它或是一件事情發展的階段,或是人物事蹟某一側面的表現;在議論文裡,它或是對某一問題的分析,或是對某一道理的闡述。層次安排得合理、清楚,文章就會文氣貫通,有力地表現主題。

  安排層次,常用的方法有:並列式,各層意思之間是並列關係,不存在主次之分;遞進式,各層之間意思一層進一層,層層深入;連貫式,按事情發展的經過和時間先後次序安排層次,各層意思相互連貫。此外還有總分式:先總說,後分說;先分說,後總說;先總說,後分說,再總說等。一般議論文,多用總分式。

  段落,是文章內容、層次的外在表現,是文章的基本單位,人們習慣稱為“段”“節”。它有明顯的換行標誌,即另起一行寫,開頭空兩字的位置。分段時,應注意“單一性”和“完整性”,即每段只能有一箇中心,一個意思在一個段落裡寫完。各段落間意思要有內在聯絡,使每段成為全篇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段落要注意勻稱,長短適度,疏密相間。

  層次分明,分段恰當,讀者對文章內容就能一目瞭然。

  三、 過渡自然,前後照應。

  過渡,是文章的層次和段落之間的銜接和轉換,通過恰當的詞語或段落,使上下文之間互相銜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過渡的方式大致有三種:

  一是用詞語表示過渡。用“因此”“由此可見”等關聯詞語或“但是”“相反地”等轉折詞語,往往放在下一個段落的開頭。

  二是用句子表示過渡。過渡句一般放在後段的開頭,也有的放在前段的結尾。

  三是用段落表示過渡。在層次或段落之間,用一個較短的、獨立的段落作為過渡,這個段落叫過渡段。

  照應,是文章前後內容的關照呼應,又叫“伏應”。前面提出了問題,後面要有著落;後面要說明的重要問題或事情,前面也應有個交代。這樣,就能使文章結構嚴謹、脈絡連貫。

  照應的方法,常見的有:

  一是結尾與開頭照應,也就是“首尾呼應”。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都是典範。

  二是上下文照應。鄒韜奮先生的《我的母親》,上文寫“如果母親生在現在,有機會把自己造成一個教員,必可成為一個循循善誘的良師。”後文寫“她的能幹的才具,都埋沒在封建社會的一個家庭裡”“否則她一定可以成為社會上更有貢獻的分子”。這就是上下文呼應,既表達了對母親的懷念,又控訴了罪惡的封建社會。

  文章過渡自然、前後照應,才能完整連貫、結構嚴謹。

  要使文章結構合理,做到動筆之前“成文在胸”,還必須認真編寫作文提綱。尤其是考場作文,來不及打草稿,更要編寫比較詳細的提綱,開頭寫什麼,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分幾個主要部分,安排好開頭和結尾、層次和段落、詳略和銜接。磨刀不誤砍柴功,寫作提綱編好了,就不會“下筆千言,離題萬里”了。

  ***三***巧妙安排文章結構

  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在寫作中值得借鑑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縱式結構法。

  這是記敘文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它的特點就是按照事情發生、發展、高潮、結局的程序和材料之間在時間上的先後關係來安排寫作的先後順序。如2002年安徽省中考優秀作文《用掌聲撐起一片藍天》一文中所敘述的故事,就是按照事情的發生──被老師排除在合唱團之外而傷心落淚的小女孩,在無人的角落唱完一支歌即將回到絕望中時,忽然聽到了“啪啪”的掌聲、事情的發展──第二天及後來,老人仍在原地笑容滿面地傾聽小女孩的歌唱、事情的高潮和結局──十年後小女孩成了當紅歌星的順序來記敘的。又如2002年陝西省中考優秀作文《理想的生活》一文,按照時間順序,先後記敘了第一次寫的作文“理想的生活”和父親看後的評價及老師的批改與評分、第二次採訪父親對“理想的生活”的看法後寫成的作文得到老師的充分肯定並被當成朗讀的範文、最後是老師對兩次不同作文的評價以及男孩的若有所悟。

  二.橫式結構法。

  此法可以運用於各種文體當中,它的特點是文章所選用的材料之間有一種並列關係。

  如2002年重慶市中考優秀作文《那夜,星在笑》一文,運用橫式結構法,把幾篇日記串在一起,並運用題記來貫串全文,形式自然而又別緻,令人耳目一新,顯示了作者獨特的構思和精妙的佈局,獲得了滿分。

  三.總分結構法。

  顧名思義,先總說後分說來安排文章結構的方法。“總”,是對“分”或者文章內容的總體概括,往往出現在文章開頭或者結尾;而“分”,則是對“總”的擴充套件,是文章內容的具體展開。“總分結構法”在具體的運用中,既可以先分後總,也可以先總後分,根據表達的需要來靈活選擇。

  如我們學過的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也是採用“總分結構法”來佈局謀篇的。在文章第一段中就用“勤勞一生”總領全文,然後具體寫母親煮飯、種田、餵豬、養蠶、紡棉花等事情,照應開頭的總領句。

  四.小標題結構法。

  運用小標題的結構方法,把文章內容分為幾個部分,脈絡清晰,一目瞭然,會使文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2002年江蘇省徐州市中考優秀作文《水祭》一文,就分別運用杜牧的絕句《清明》中的四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作為文章四個部分的小標題,寫出了四個概括性的畫面,本文在得滿分的同時,由於小標題的運用,以及題記和後記,想象獨特而大膽,語言富有創意,另外得5分。

  以上幾種方法都是我們常用的安排文章結構的方法。在一篇文章中,它們既可以單獨運用,也可以把幾種方法綜合起來運用,根據需要去選擇恰當的方法

  3:半命題作文“有時,我也想……”

  作文審題指導

  1***補全文題

  本題是半命題作文我們可以先把他。示例:有時,我也想自由;有時,我也想哭泣;有時,我也想得到母親的理解;有時,我也想當語文教師;有時,我也想放棄;有時,我也想寫一本書;有時,我也想逃避;有時,我也想努力;有時,我也想堅強;

  2***寫本題應注意二點:

  A、文題“有時,我也想 ”有兩個關鍵詞“有時”“也”,其中應以“也”作為寫作的重點,“也”的意思是”想做一般情況下所不能做的事情“;

  B、這裡的“ ”中所填的內容應該是文章的中心。

  謀篇佈局指導

  1、開頭點題,寫作文入題要快。

  2、中間部分結構要清

  3、結尾部分要起到收束全文,點題昇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