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趙普是個什麼樣的人

  北宋時期有很多有名的政治家,其中有位叫趙普,那麼趙普是個怎樣的人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希望對你有幫助!

  

  在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整個事件中,趙普絕對是不可忽視的一員,也正是因為這樣,趙普被認為是宋朝的開國大功臣,有評論把他的功勞和漢朝的張良以及蕭何相比,表示不會低於這兩人。而說起趙普是個什麼樣的人,有兩樣東西在趙普身上是十分明顯的。

  趙普是個反應非常快速且聰明的人。據說有一天宋太祖問趙普,這天下哪樣東西是最大的?趙普並沒有馬上就給出答案,而是在腦子裡飛快的思考著,他想這樣東西絕對不可能是有形的,因為有形的東西都是可以丈量的,絕對會有更大的出現,如果說是皇權的話,也可以算作最大,但是卻不能這麼說,這樣會讓皇帝的虛榮心更膨化。

  於是想了片刻以後,趙普告訴宋太祖答案是“道理”。而此答案一經說出,宋太祖也拍手稱絕,宋太祖也認為普天之下,道理是最大的,任何人都要講道理,就連自己這個當皇帝的也都要聽從道理。

  這關於趙普是個什麼樣的人,第二點非常出名的就是他的剛毅果斷,不畏強權。據說趙普給皇帝推薦人才,但皇帝因為不喜歡那個人,所以一直不給那個人才升遷的機會,於是趙普就總是在宋太祖面前唸叨此事,一定要宋太祖抓住人才,讓人才做事,在宋太祖生氣發怒的時候更說出,即使是皇帝也不能以自己的喜怒哀樂來判定一個人能不能為官做事,誰都應該以真憑實學來說話。

  雪夜訪趙普的典故

  相信對歷史故事感興趣的朋友都知道宋太祖雪夜訪趙普這段歷史,在聽到這段歷史的時候,很多人對一些情節還不是十分了解,那就是身為皇帝的宋太祖,放下身段去探訪趙普的原因是什麼,而且又是一個大雪的夜晚。

  趙普和宋太祖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情感,而之所以宋太祖要在大雪天夜訪趙普,原因之一就是趙普是一個賢臣,具備超群的謀略。當然,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宋太祖稱帝之後,一直想統一全國。那時,宋朝的各個方向都有敵軍,處於群雄並峙的局面。在加上有遼國和夏國的存在,一直對宋朝的江山虎視眈眈。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宋太祖便制定了統一全國的目標,為了能實現這一目標,招賢納士是首先要做的,而趙普就是當時有名的賢士。為了招攬這位賢臣,更為了讓趙普感到自己的誠信,宋太祖就選擇了在大雪的夜裡探訪趙普。被後世流產至今,成為一則意義深遠的事件。

  可以說,北宋初期的戰爭,基本都是按照雪夜趙普與宋太祖商議的計劃進行的,而且所有的戰爭計劃都是由趙普精心計劃的。歷經19年的時間,終於實現了全國統一的目的。由此可見,宋太祖雪夜訪趙普所制定的計劃,為後來北宋的發展和全國的統一,打下來堅實的基礎。

  趙普進諫的目的為何

  一直以來,趙普進諫都是教科書中必有的文言文,可能很多之前學過的人都記不清具體講的是怎麼樣的一個故事了。其實,但從字面上來理解,也知道講的是趙普向皇帝進諫的事情,而事情的緣由,還需要從當時的朝政說起。趙普是宋代的宰相,雖平時對人刻薄,但為人卻剛正不阿,因此很受宋太祖的賞識。

  一次,趙普向宋太祖推薦了一位有才能的人,因宋太祖非常厭惡趙普推薦的這個人,所以宋太祖並沒有聽從趙普的進諫。過了一天之後,趙普又重新遞上了奏摺,推薦這位有學識的人做官,可仍是沒有受到宋太祖的採用。又過了一天之後,趙普依然向宋太祖推薦此人做官,這回不僅宋太祖沒有采用,而且因此大發雷霆,將奏章撕碎,還訓斥了趙普。隨後趙普把撕碎的奏章拾走,跪著出去了。

  過了一段時間,趙普將撕碎的奏章粘在一起,再一次向宋太祖遞上了推薦書。這一次宋太祖並沒有生氣,而是反省了自己,後來才發覺是自己一直有私心,才不肯採納趙普的進諫。最終聽取了趙普的進諫,任用了趙普推薦的人為官,這就是被後人一直傳頌至今的趙普進諫的故事。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趙普是一位正直的忠誠,且做事堅持不懈,不因宋太祖不喜歡而不敢進諫。而宋太祖雖然身為帝王,卻可以時刻反省自己,承認自己的錯誤,也不愧是一代明君。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