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蓮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馬蹄蓮原產非洲好望角,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只宜作溫室栽培或是盆植,以便冬季入室。下面是小編為你推薦馬蹄蓮的養殖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馬蹄蓮的養殖方法

  盆栽馬蹄蓮宜選擇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早春花後***或秋季***,挖取母株根莖四周萌發的芽球,單獨栽人盆中。栽好後,澆足水並放遮陰處,保持盆土溼潤。出芽後移至有散射光處養護。生長期內每隔20夭左右追施1次腐熟的餅肥水,生長旺季可每隔10天左右增施1次氮磷鉀混合的稀薄液肥。施肥時切忌將肥水澆人葉滴水觀音的養殖方法鞘內,以免引起腐爛。

  生長季肥水要適量。澆水過少,葉柄就會因失去水分而折斷。水量過大會爛根。施肥少,營養不足,葉片易變黃;肥量過大,又會引起黃葉。高溫季節注意噴水降溫和防止強光照射,否則易出現葉色變黃或萎蔫現象。葉子繁茂時應及時疏葉,以利花梗抽出。花謝後應及時剪去殘花和花草,以免消耗養分。

  進人休眠期後減少澆水。如果不讓馬蹄蓮休眠,可於6月下旬將其旋轉到完全遮陰且通風極好的地方養護。每天中午、下午都向地面噴水2-3次降溫,在白天氣溫不超過30℃的情況下,馬蹄蓮仍可繼續開花。寒露節前,將馬蹄蓮移人室內,控制澆水,保持室溫不低於10℃並注意增加光照。

  為促進早春開花,可在12月份澆1-2次稀薄肥水。

  馬蹄蓮植株疲軟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一、原因

  馬蹄蓮是塊根植物,植株疲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根部受損。原因有一下幾點:

  澆水不當

  蹄蓮生長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能從上而下的澆水,這樣容易使葉片中心也灌上水,會造成塊莖積水,容易患上細菌性軟腐病,導致根部受損。

  土質過溼不透氣

  塊根、球根植物通常栽培土要疏鬆透氣,忌粘重不透氣和排水不好的黃粘土。塊莖埋得過深,容易腐爛。土壤過幹,根系過幹也會導致植株疲軟。

  施肥不當

  當溫度降到10℃以下或28℃以,馬蹄蓮會進入自然休眠,植株停止生長,這時必須控制澆水,停止施肥。否則植株疲軟,休眠期過後很難成活。

  紅蜘蛛侵害

  紅蜘蛛會吸食植株的汁液,而且喜歡結網,當整個葉片都被網所纏繞時,馬蹄蓮會極其虛弱,不久就會死亡。

  二、解決辦法

  脫盆消毒

  挖出馬蹄蓮塊根,消除根部腐爛部分,然後放進800倍多菌靈溶液、1000倍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30分鐘,晾乾後重新上盆栽植。

  對於原來的盆土已將被細菌感染,建議換掉。換盆後將葉子,莖處儘量剪短,促進根部發展。

  澆灌施肥

  澆水用浸盆的方法,讓水通過盆地慢慢浸入花盆,從而浸溼土表,這種方式可以防止爛根。或者在換盆時,在根部正上方堆一個1.5~2釐米高的小土堆,防止澆水時直接灌入根基。

  施肥選用顆粒肥,灑在表層。植株疲軟症狀沒有完全緩和的情況下,儘量不要施液肥。

  防治病蟲害

  開窗通風,平時注意經常噴霧,保持空氣溼度。發現蟲害,用樂果800倍液噴灑枝葉,重點噴灑葉子背面。更簡單的是用少量。

  馬蹄蓮葉子打卷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一、原因

  溫度太高

  馬蹄蓮放在室內養殖一定要控制溫度,當溫度高於30℃就會生長不良。許多家庭會放在電視機旁或客廳的茶几上,冬季室內溫度過高,通風不當,周圍溫度過高,空氣乾燥,很容易導致植株生長變緩。

  病毒侵害

  葉片卷得厲害,扭曲變形,還有一個原因是真菌感染,植株生長受到阻滯。

  缺氧

  馬蹄蓮是靠莖根生存的,在生長過程中,空氣中的水分、氧氣是主要的營養元素。其實植物和人都一樣,要想面板紅潤健健康康的,就要經常呼吸新鮮的空氣,見見陽光,如果你整天被關在屋子裡,你也會變頹廢的。

  二、處理辦法

  控制室溫

  室內溫度控制在15~25℃之間,夏季可適當移到室外養殖,但政正午時分注意避光遮陽。冬天要放在通風較好的地方。可適當向周圍灑水,增加空氣溼度降溫。

  消毒殺菌

  如果是真菌感染,輕度可用病毒克溶液噴灑葉片,一定要進行稀釋,但注意不要將溶液噴灑到植株的中心。如果感染較嚴重,將植株整體移出,植株浸泡在溶液中,盆土換新或進行消毒。

  露天養護

  首先,盆土過幹先澆水,待半乾後移出室外。

  其次,放在室外2~3天之後適當鬆土,讓其根部更好的呼吸。

  過不了幾天,馬蹄蓮在外邊淋上幾晚的晨露,適時澆些水,一個周左右,葉子自然就變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