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行小學作文

  生活中總是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難,一句你能行,不僅是鼓勵,也是一種前進的動力。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歡迎大家參閱!

   篇1

  世界上最疼愛我的人是媽媽,她一直對我都是無微不至地關懷,捧在手裡怕掉了,銜在嘴裡怕化了。可是,不知從哪一天起,我發現一切都變了。

  小時候,媽媽最怕我被開水燙著,我就是拿 一下暖水瓶的塞子,媽媽都大聲斥責我離開,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又渴了,喊道:“媽,給我倒杯水。”媽媽居然讓我自己倒,我提心吊膽地抱起暖瓶,好重呦,更讓我害怕的是冒著白煙的熱氣,媽媽在旁邊說道:“不要慌,媽媽相信你,你能行的!”雖然手有點抖,灑出些水來,但我終於倒了一杯水。是的,我能行!雖然有些吃力,但我做到了。

  我在學習上遇到問題的時候,總是去請教媽媽,媽媽總是不厭其煩地解答。可是有一天,我又拿一道數學題去問媽媽,媽媽居然又是那句話:“去吧,你能行的,運用你學過的知識,開動你的腦筋,媽媽相信你。”無奈之下,經過20分鐘的冥思苦想,那道難題終於被我攻下來了,我的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我是不是太小瞧自己了?!

  前些天,媽媽給我買了一輛小自行車,是我最喜歡的綠色,我看到過別的小朋友瀟灑自如地騎著自行車滿街跑,我興奮極了,推過自行車就往上騎,可是自行車一點也不聽話,不是往左歪就是往右斜,媽媽給我扶著的時候還能騎一程,媽媽一鬆手我就摔倒了,太惱人了,我一甩手不幹了。媽媽說:“不管做什麼都要多練習,只要下功夫,你一定能行的。”現在我可以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在街上騎自行車了。

  是啊,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長大了,好多事情都能自己做了,媽媽像在訓練一隻準備翱翔的小鳥,以後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都 要記起媽媽的那句話“你能行!”

  這篇習作小作者開篇便引起下文“可是, 不知從哪一天起,我發現一切都變了”引起讀者的思考,而且小作者舉了三個生活中的例子,來敘述“變”的表現。在這一部分,小作者通過語言、神態、動作等描寫刻畫出母親的濃濃愛意,結尾採用比喻修辭,點明中心。

   篇2

  在遇到困難時,大喊一聲:“我能行”,這就是我常說的口頭禪。因為有了這句激勵我不斷向前的口頭禪,我在生活學習中的困難也變的越來越少了。

  一天下午,我正在聚精會神地解數學題。有一道題非常難,我試了好多種方法就是不對。我很想放棄它,可我心裡卻默唸著:我能行,這道題我能解答,我一定會做出來。我能行,我能行!為了證實我可以做到,我又仔細看了幾遍題。終於,在我百番思索下,這道題被我攻破了。在這成功的喜悅中使我更加堅信:沒有困難可以壓倒我——我能行!那時,我高興極了,我把難題戰勝了,我好興奮呀!

  還有一次,我製作書籤,說明書上說:每隔16齒繞一圈,可我就是沒繞好。我著急了,想打退堂鼓。可又一想:這還是能戰勝一切困難的我嗎?怎麼可以就這樣放棄,這不成了逃兵了?不,我不能放棄,我能行的。我問同學,又問老師。終於繞成了一個精美的書籤。我體會到:只要相信自己,準能成功的。

  成功需要自信,所以我們要記住:堅信我能行,遇到困難我能行!

   篇3

  有的人,會想辦法克服,有的人,卻視而不見。有時候,我是第二種人,有時候,我是第一種人。但在那一次事情後,我幾乎變成了第一種人……

  是在一個春光明媚上午,陽光普照世界,彷彿為大地鋪上了一襲金紗。天空中萬里無雲,彷彿想告訴我們,她的純白和無暇無暇。我和爺爺奶奶去湖邊的菜地裡勞動,他們嫌我小,就讓我坐在湖邊看風景。我眼前的湖面,彷彿一面碩大的銀鏡,但不時,漾起一圈圈的漣漪。

  突然,一個想法在我腦中閃過:我要幫爺爺奶奶澆水!說幹就幹!我連忙跑去爺爺那,請求他們的批准。剛開始,他們立即否決,但經不住我的再三請求,勉強答應了。“耶!”我一蹦三尺高。我立馬拿起水壺,哎呦!還蠻重的呢!我雙手拿著水壺,把它提到了湖邊,往水裡一浸,水咕嚕嚕咕嚕嚕的往裡跑。我覺得差不多了,便想把它提起來,可提起來後,沒走幾步,就拎不動了,一路上跌跌撞撞的,三米還沒到,就撒了半桶水,我急了“啊——”的叫出了聲。奶奶聞訊趕來,正準備幫我,但我覺得,這麼小的事還要奶奶幫忙,想起來真是有些羞愧,於是我說:“沒事的!我能行!”不知是哪來的力氣,我輕輕鬆鬆就走到了需要澆水的地方。

  看著頭一次的成功,我跑了一趟又一趟,拎了一次又一次水,澆了一片又一片地。爺爺奶奶當然也很開心,笑得合不攏嘴。

  我看著自己的成果,也顧不上擦頭上的汗,在那一刻,只覺得,不管做什麼事,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行!

  從此,“我能行”這句話常常掛在我嘴邊,幾乎成了我的口頭禪,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難,我總是會對自己說“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