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梅姓姓氏源流

  梅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六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下面給大家整理了百家姓梅姓的姓氏源流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梅姓姓氏源流

  梅***Méi***姓源出有二:

  1、出自子姓,為商湯後裔。據《通志•氏族略》和《唐書•宰相世系表》等所載,殷商時,君王太丁封其弟於梅***今安徽省亳州東南***,為伯爵,世稱梅伯。至商紂時,梅國國君梅伯為紂王所醢,後世子孫以封邑為氏。

  2、出自他族所改。據《魏書》所載,漢時南蠻有梅姓;據《舊唐書》所載,北狄奚酋長有梅姓;清朝滿洲人姓,世居瀋陽;又,清滿洲八旗姓梅佳氏後改為梅姓;清貴州貴陽府開州土司有梅姓;今滿、土家、彝、蒙古、黎、東鄉、錫伯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梅伯。商朝末年直臣,紂王時在朝任卿士。他為人正直敢言,見紂王荒淫無道,幾次冒顏進諫,紂王不納。時有臣勸他,忠言逆耳,以免招來殺身之禍,而梅伯卻慷慨陳詞:“文諫死,如果人人都不敢直言,朝廷還要我們這些大臣幹什麼?”他依然如故,凡遇紂王無道,即當庭指出,紂王忍無可忍,就把梅伯殺了,還殘忍地把梅伯的屍體剁成肉醬,梅伯因冒死直言,忠貞不屈而流芳千古。武王滅商後,封梅伯之裔於黃梅,號為忠侯,其後世子孫遂以祖先的封邑為氏,稱梅姓。他們尊梅伯為其得姓始祖。

  梅姓遷徙分佈

  梅姓發祥於今湖北黃梅一帶,後不知什麼原因,大批遷衍於河南汝南。根據《姓氏考略》的記載,早期的梅姓,主要是活躍在現在的河南省汝南縣一帶。先秦之後,才漸有梅姓人散見於史冊。秦朝有丹陽***治所在今安徽省宣城***人梅姑,漢初有益陽***今屬湖南省***人梅,西漢中葉有南陽***今屬河南省***人梅免,新莽時有安徽壽春***今安徽省壽縣***人梅福。這些史實表明,秦漢之際,大多梅姓移居相對富庶的中原一帶,其他梅姓則以黃梅為中心,呈放射狀向四周擴散。魏晉南北朝時,梅姓在汝南郡繁衍地尤為昌盛,並呈族大人眾,枝繁葉茂之勢,後逐漸發展成為梅姓歷史上最重要的郡望——汝南郡。此際見諸史冊之梅姓人依然不多,除上述汝南郡出了梅賾、梅陶父子外,還有吳興***今屬浙江省***人梅蟲兒。可見在隋唐以前,梅姓已分佈於今湖南、湖北、江蘇、江西、安徽、浙江等江南廣大地區。隋朝末年,農民起義軍四起,加之楊廣窮兵黷武,中原一帶十室九空,汝南梅姓也在劫難逃,避居南方勢在必行,其中有一支遷居四川。唐朝中後期,安史之亂加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又加唐朝所請的援兵回鶻燒殺擄掠,黃巢起義又緊隨而來,社會激劇動盪,梅姓在南方分佈更廣,今廣東一帶也有了梅姓人定居。宋元之際,梅姓在江南各省繁衍昌盛,尤其以安徽宣城為最,可謂人丁興旺,名人輩出,並且此際梅姓已有人定居於甘肅。明初,梅姓作為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山東、河北、江蘇等地。明末清初,張獻忠屠川,始有大批四川梅姓避居雲南。清朝以後,梅姓在全國分佈更廣,並有渡海赴臺,僑居海外者。如今,梅姓在全國分佈較廣,尤以雲南、浙江、江西、安徽、江蘇、河南多此姓,上述六省之梅姓約佔全國漢族梅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四。梅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六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

  梅姓歷史名人

  梅詢:宣城人,宋朝官吏。少好學有詞辯,進士及第,官至許州知州。

  梅清:安徽省宣城人,清代畫家、詩人。順治年間舉人。筆法挺秀,墨色蒼渾,畫鬆別饒風致。其子蔚,山水得家傳,兼工人物。

  梅庚:梅清從孫,清代畫家、詩人。康熙年間舉人,官泰順知縣。書善八分,畫善山水、花卉,脫略風格,不宗一家,曠逸有雅韻。與梅清、石濤均為黃山派名畫家。工詩,有《天逸閣集》。

  梅成:梅文鼎孫,清代大臣、天文數學家。康熙五十三年進士,授編修,官至左都御史。參與修訂《數理精蘊》《曆象考成》等。另有《赤水遺珍》等。

  梅月:明代進士。嘉靖間,人川南道憲副。生平持躬謙讓,人稱長者。民間有梅月雙清之謠。

  梅行思:江夏***今湖北省武漢之武昌***人,五代時南唐官吏、畫家。曾為翰林待詔,善畫人物、牛馬。最工寫雞,以此知名,世號梅家雞,寫鬥雞最精。

  梅堯臣:宣州宣城***今屬安徽省***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北宋文學家。賜進士出身,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員外郎,世稱梅都官。其詩平淡樸素,含蓄深刻,多反映現實生活和民生疾苦,以矯宋初空洞靡麗之詩風。因與蘇舜欽齊名,人稱“蘇梅”。有《宛陵先生文集》。

  梅鼎祚: 安徽宣城人,明代著名曲作家。以古學自任,詩文博雅,王世貞稱其詩文為當時之冠。拒絕仕途,著述頗豐。有《才鬼記》《青泥蓮花記》《歷代文紀》《古樂苑》《宛雅》等。

  梅朗中:梅鼎祚孫,清代詩書畫家,善書畫、兼善詩文,世稱三絕。有《書帶園集》。

  梅文鼎:宣城人,清朝天文數學家。他曾系統考察古今中外曆法,又介紹歐洲數學,綜合研究中西曆算,對後世頗有影響。一生著作八十餘種,富於科學價值。有《梅氏歷算全書》、《古今曆法通考》等,後人彙編為《梅氏叢書》。其兩位弟弟也長於天文數學。

  梅曾亮: 江蘇省上元***今南京***人,清代大臣、古文學家。道光進士,官戶部郎中。專力古文,有盛名。詩亦清秀。有《柏梘山房文集》。

  梅貽奇:天津人,現代著名學者。1931年起任清華大學校長,1949年赴美。1957年在臺灣新竹創辦清華大學原子能研究所。

  梅蘭芳:江蘇泰州人,現代京劇表演藝術家、四大名旦之首、名聞世界之京劇藝人。出身京劇世家,十一歲登臺,工青衣,兼演刀馬旦,開創了梅派藝術。與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並稱“四大名旦”。解放後,任北京京劇院院長,年逾六十尚能粉墨登場,亦工書法,善畫花卉,出筆秀逸。代表戲有《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1961年逝世,終年67歲。有《梅蘭芳文集》。

  梅豔芳:廣西合浦人,歌手、演員。1963年10月10日出生於香港,2003年12月30日凌晨因子宮頸癌病逝香港。1968年,五歲的梅豔芳開始跟著媽媽所創辦的錦霞歌舞團走唱公園、街頭、歌劇院。1982年憑藉《風的季節》獲得第一屆新秀歌唱比賽冠軍,就此步入娛樂圈,成為香港八零年代最受歡迎的女藝人。

  梅婷:生日:4月30日,星座:金牛座 身高:166cm 體重:47kg學歷: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藝術成就:電影作品:《花眼》《紅色戀人》等電視作品:《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南北一家親》《心網》。獲第二十二屆國際開羅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獲九八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獲北京市電視藝術春燕獎第六屆評選最佳女主角獎。

  此外,梅姓的主要名人還有:漢代有列侯梅鍡、名士梅福,東晉有儒學家梅賾,宋代有三司戶部判官梅詢,明代有經學家梅鶚、戲曲家梅鼎祚,清代有畫家梅清、古文家梅曾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