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雨水節氣應該適當春捂

  雨水後氣溫會逐步回升。不過這個節氣是冷暖空氣交鋒明顯的時期,天氣乍暖還寒。針對這一天氣特點,中醫師提醒大家注意適當“春捂”。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雨水節氣應該適當春捂的原因一:

  18日最高溫26℃ 19日明顯降溫

  雨水是一年24節氣的第二個節氣,該節氣到了,就預示太陽的直射點也由南半球逐漸向赤道靠近。我省地處北半球,因此,日照時數和強度都會逐步增加,氣溫回升較快。同時,來自海洋的暖溼空氣開始活躍,並漸漸向北挺進。

  但是,北方冷空氣勢力仍強,冷暖空氣頻繁較量,雨水後各地降水和雨量都會增多。氣象部門預計,17日、18日兩受暖溼氣流影響,榕城氣溫明顯回升。17日,早晨最低氣溫11℃,午後最高氣溫21℃。18日,氣溫13℃~26℃。18日夜裡起,受較強冷空氣影響,我省自北而南開始降溫降雨,南平、三明、龍巖、寧德4市陰有小雨,區域性有中到大雨。

  19日,福州陰有小雨,氣溫將持續下降。不過,雨水後我市氣溫總體上是回升,雖然冷空氣帶來的降溫幅度大,但降溫後榕城早晚的絕對氣溫不會出現冬季時的低溫。預計此輪降溫,榕城最低溫可能在8℃左右,20日前後榕城天氣比較陰冷。

  雨水節氣應該適當春捂的原因二:

  雨水節氣 “春捂”防病

  如何順應雨水節氣的特點,科學安排日常膳食和生活起居呢?醫生提醒,福州的雨水節氣前後,陰雨天氣較多,氣溫變化大。因而在日常保健中,防寒祛溼是關鍵,應做到“春捂”防病。福州中醫院主任醫師肖詔瑋介紹,根據以往的門診經驗,雨水節氣前後,這三類病人會比較多:一是感冒***尤其是流感***、肺炎、支氣管炎患者;二是高血壓、腦溢血、冠心病患者;三是風溼痺痛患者。

  醫生建議,在陰冷、溼氣重的環境下,要注意防寒、祛溼。患有風溼性關節炎或者身上有舊傷常在陰冷天氣疼痛的人,雨水節氣要格外注意保暖、祛溼,不要在陰雨天外出鍛鍊。此類人近日可以適當多吃些具有祛溼功效的薏米、扁豆、赤小豆、茯苓等食物。身上寒溼較重的人,還可以在日常菜餚中多加入生薑、胡椒等。

  民間還有“春捂秋凍”的說法,醫生認為“春捂”是有道理的,雨水節氣,尤其要注意保暖。初春到來,氣溫回升,但這個回升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氣溫會忽高忽低,天氣會忽冷忽熱,人們常常無法預測這種變化,這樣會患上感冒、支氣管炎等疾患,也會使原來的疾病加重。老人、小兒、產婦和慢性病患者,不要過早地脫掉棉毛衣服,以防風寒侵入而致病。

  雨水節氣養生怎麼做:

  第一,雨水節氣天氣較涼,要注意根據氣溫培養衣服。同時,不要過多的吃寒冷的食物或喝涼茶,可適當吃些較溫些的甜食,以養脾胃,避免脾胃受涼。正如唐代藥王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

  第二,雨水仍然是早春節氣,特別是北方,仍然較為寒冷,因此,不宜於做過於激烈的運動,以便讓肝氣慢慢和緩的上升,避免因為體內能量***中氣***消耗太過而失去對肝氣的控制,導致肝氣一下子往外跑得太多而出現發熱、上火等症狀。可做些散步、打太極拳等較輕鬆的運動。

  第三,雨水節氣,飲食調節是根據春季氣候轉暖,早晚較冷,風邪漸增,常見口舌乾燥現象,為此,我們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少食油膩之品。可多食大棗、山藥、蓮子、韭菜、菠菜等。北方人食療多以粥為好,可做成蓮子粥、山藥粥、紅棗粥等。此季節,我們應少吃羊肉等溫熱之品。

  第四,精神上,還應注意清心寡慾,不妄勞作,以養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