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生可畏的歷史由來

  《論語》有云:“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也?”當今時代,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才輩出。新生力量往往掌握著時代賦予的最新的思維和方法,也因此更加顯示出他們的強勢之氣,這是歷史規律,是自然規律。

  後生,應有無所畏懼的勇氣,但更應具備有所畏懼的清醒與理智。 但人生原本就應該是有所畏懼的,懂得敬畏的後生是清醒的,清醒的頭腦讓人產生對自我乃至一個時代的憂患意識,使自我對現實中的一切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做得更理智。 作為後生,勇敢畏你該畏的,不畏你不應該畏的。這樣,生命才會在不斷破除畏懼和尊崇畏懼中做得到充實和昇華。

  後生可畏

  孔子周遊列國時,曾見過一個小孩,舉止言行很不一般。這孩子用泥土堆了一座城堡,坐在裡面,擋住了孔子的路。孔子問他為什麼擋住他的車,不讓他過去?小孩說:“只聽說過車子繞城走,沒聽說城堡還要避車子的!”孔子非常驚訝,沒想到孩子這麼小卻這麼會說話。小孩說:“聽說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泳;兔子生下來三天就會跑了,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呢?”孔子一聽非常感嘆地說:“真是後生可畏啊!”

  成語“後生可畏”,現在指青年人是新生的力量,很容易超過他們的長輩。

  後生可畏小文章閱讀:

  後生可畏

  今天的興趣小組我帶了2個小朋友一起打排球,這兩個孩子都滿聽話的,其中一個紅色衣服的孩子非常有悟性,我一講,他就明白。

  我先用下手發球,他們都能接住,可能是一開始的原因,偶然會掂飛,後來慢慢不會再掂飛。看到他們已經熟練了,於是便又帶了一些勾手,那球會旋轉,掂時候要用大一點兒······漸漸的,他們也習慣了這種發球方式。我心裡想:真不錯,對於4年級的學生能接起這種高階下手球已經不錯了!這時,他們還覺得沒有什麼?看來不給他們來些厲害的,他們還是無所謂。

  我到底不忍心發重球,我用教練用的上手勾飄!啊!他們竟···能···接···起來!現在的孩子真是後生可畏!我使出我的絕招,但還是沒敢用力。哇!他們又接起來了!

  現在的孩子真正的後生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