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心的四個祕訣

  春季是養肝的季節,到了夏季,又該如何養生呢?夏季養生重在養心,因為夏季是心陽最為旺盛、功能最強的時候!夏季養心要記住四個要訣,多做3種運動,下面給大家分享夏季養心四個祕訣吧。

  夏季養心四個祕訣

  1、怡神養心

  人們要藉助夏天這個散發的季節,把春季的淤滯惱怒的情緒宣洩出去,保持情志條暢,心神和緩。夏季自然界一派繁榮景象,人們喜愛的景色在戶外,應該多到戶外活動,享受大自然美景。如果違背了夏天的自然之道,“逆之則傷心”,就會損失心氣,秋冬季節容易患病。

  夏季養神,一忌肝火,儘量避免生氣、焦慮、抑鬱;二忌心火,減少心煩、懊惱、躁動不安,宜清靜養神,靜心寧神,摒除雜念,避免不良精神刺激,保持淡泊寧靜的心態。當然,夏天氣溫高,可以選擇早上和晚上到戶外散步等方式進行鍛鍊。

  2、少汗養心

  夏天天氣炎熱,微微出汗能夠調節體溫,調和營衛,利於氣血條暢。因天氣炎熱,經常大汗淋漓,不利於身體健康。中醫有“汗血同源”之說。汗由津液所化生,津液與血均為水谷精微,汗為血之源,出汗過多,容易耗傷津血及陽氣,可致氣血兩傷,心失所養,出現心慌、氣短、失眠、神疲乏力、煩渴、尿少等症狀。

  3、養陽清心

  夏季晝長夜短,順應自然,應晚睡早起,同時配合午睡,時間以30分鐘為宜。飲食應溫和,苦而清淡,飲食有節,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夏季飲食應溫,過於辛熱,助陽生火;過於寒涼,助溼生痰。苦味入心,清解暑熱降心火,清淡飲食可促進食慾,利於消化。

  4、藥茶寧心

  結合夏季氣候特點與個人體質情況,可適當選用中藥泡服,調整陰陽平衡。對素體虛弱,熱傷氣津而神疲乏力、頭暈、口渴、汗多者,可選用西洋參6片、麥冬10粒,開水浸泡代茶飲,有益氣養陰生津之功。對於肝火偏盛而煩躁、眼花、目紅、頭痛、頭昏、口苦口乾者,可用菊花10朵、決明子6克開水浸泡代茶飲,有清肝明目之功。對於心火上炎而出現心煩、口渴、睡眠不實、口腔潰瘍者,可用蓮子6克、梔子6克、酸棗仁6克,開水浸泡代茶飲,有清心除煩安神的功效。

  夏季養心常做3種運動

  1、早起花間走

  夏季要避免大汗淋漓,以免汗液過多流失導致人體內電解質紊亂,傷及體內陽氣。但是,不運動也不利於心臟健康。怎麼辦呢?不妨在夏天最涼爽的清晨起來,到住所附近的林蔭花間處散散步,讓身體微微出汗,能頤養心神,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推動血液迴圈,增強新陳代謝功能。

  2、午睡轉眼睛

  很多人都知道“閉目養神”,其實也是在養心。午睡的時候,如果能在一開始練練轉眼球,不但會增加午睡質量,還能有效緩解視疲勞,進而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具體的方法是雙目從左向右轉9次,再從右向左轉9次,然後緊閉片刻,再迅速睜開眼睛。

  3、晚歸梳“五經”

  很多人有早上梳頭的習慣。其實,晚上回家之後也應該“梳梳頭”。這裡教大家梳頭可不是用梳子,是用我們的手指,而且不是普通的梳法,是“拿五經”。怎麼做呢?先是用五指分別點按人頭部中間的督脈,兩旁的膀胱經、膽經,左右相加,共五條經脈。回家略作休息後,梳3~5次,每次不少於3~5分鐘,晚上睡前最好再做3次,可起到疏通經絡、調節神經功能、增強分泌活動、改善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在夏季注重養心的同時,還應注意合理使用空調,室內外溫差在5℃以內,否則容易感冒,使用空調時間過長,腠理閉合,汗液排出不暢,影響正常代謝,汗後不宜馬上吹空調,避免汗後當風受涼。睡眠時儘量不用空調,因受涼後容易感冒或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