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冬季養生

  糖尿病是常見的一種內分泌紊亂疾病,糖尿病的血糖波動與季節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自我養生和調養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方法,快來看看吧!

  的方法

  1、拒絕溫補燥熱的補品

  由於糖尿病為慢性疾病,患者多為陰虛或氣陰兩虛,所以養陰補虛是糖尿病人進補的重要原則,但是補品的選擇上也要因人而異。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在選擇補藥時不宜選擇溫補燥熱之品,諸如含鹿茸、阿膠等。這主要是由於這些中藥性熱,屬於溫補藥物,不太適合糖尿病患者。

  2、節制飲食

  天寒地凍,人們的食慾大增,再加上各色美食引人垂涎。在此情況下,糖尿病人必須牢記,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冬天氣溫下降,出汗減少,容易導致各種消化液分泌增加,人們食慾大增,這也是冬季出現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情況制訂科學飲食方案,控制主食,忌食甜點。

  3、禦寒保暖

  寒冷對糖尿病患者會有不少影響,應注意防範。寒冷會刺激交感神經,使之興奮,使體內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加,易使血糖升高。

  4、合理運動

  冬季應加強體育鍛煉,糖尿病患者適合做有氧運動,比如散步、快走、打太極拳等,額外做一些擴胸、仰臥起坐等胸背部肌肉的鍛鍊,對增強呼吸道功能有幫助。

  糖尿病患者冬季養生原則

  起居:早臥晚起 洗澡不宜多

  “冬季是閉藏的季節,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惡化與人的心理狀態息息相關。”中醫師介紹,《黃帝內經》裡也說“冬三月,此謂閉藏”。道家講致虛極,守靜篤;儒家講燕坐,講知止;佛家講禪定。“這些都是強調靜,強調藏。”

  中醫師認為,這種“藏”,首先表現在起居上。她說,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冬季尤其要注意“早臥晚起,以應冬候”。唐代醫學家孫思邈也認為:“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

  同時,洗澡也不宜多,浴中最好“不可大汗出”。她說,冬季頻頻沐浴,不符合陽氣內藏的養生原則。“臨睡前用溫水洗足,能活血通絡,宣通陽氣,並可安神寧心,促使入眠。因此,糖尿病患者睡前可洗足,但手和腳都不宜直接火上烤。”

  保暖:要保證頭暖、背暖、腳暖

  中醫師介紹,在中醫理論中,冬季氣候寒冷,寒氣凝滯收引,易使許多舊病復發或加重。因此,冬季一定要注意“養藏”。冬季養生的重要原則是“養腎防寒”。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腎氣旺,生命力強,機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而保證腎氣旺的關鍵就是保暖。

  她說,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冬保三暖”。

  首先是頭暖。頭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會收縮,頭部肌肉會緊張,易引起頭痛、感冒,甚至會造成胃腸不適等。

  其次是背暖。寒冷的刺激可通過背部的穴位影響區域性肌肉或傳入內臟,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痠背痛外,背部受涼還可通過頸椎、腰椎影響上下肢肌肉及關節、內臟,促發各種不適。

  第三腳暖。一旦腳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內的毛細血管收縮,纖毛擺動減慢,抵抗力下降。後果是病毒、細菌乘虛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中醫師特別提醒,糖尿病患者要重點保腳。因為血液迴圈不良和神經的損傷在冬天易引發凍瘡。睡覺時不要用熱水袋或熱寶取暖。寬鬆舒適的襪子,睡覺時可穿上用於腳部保暖。同時要防止跌傷,積極治療足癬,免用手撕腳皮和擦腳趾止癢,以防面板破損招致化膿性細菌感染。

  宜“養腎防寒”

  1、早臥晚起,收養陽氣

  糖友冬季要注意“早臥晚起,以應冬候”。冬季頻頻沐浴,不符合陽氣內藏的養生原則,因此不宜多洗澡。

  2、保證三暖,保護腎氣

  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腎氣旺,生命力強,機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而保證腎氣旺的關鍵就是保暖。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冬保三暖”:頭暖、背暖、腳暖。

  3、合理進補,顧護陽氣

  陽虛怕冷之人,可選羊肉、雞肉、狗肉、骨髓等。氣血虧虛之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也可適當地食用藥膳,如當歸黃芪燉雞、肉蓯蓉燉羊腎、當歸生薑羊肉湯等。

  4、以黑補腎,強腎健體

  多食黑色食品。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棗、黑菇、黑桑葚、烏骨雞、烏賊魚、甲魚、海帶、紫菜等。這些黑色食品能夠益腎強腎。

  5、控制飲食,適當運動

  糖友要管住嘴、邁開腿,冬季尤其如此。氣溫的降低會刺激交感神經,引起糖尿病病人血糖的波動。天冷運動減少,食慾增加,也會引起血糖的升高。適當的運動可使臟腑功能增強,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同時可以減輕體重、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脂質代謝,有利於控制血糖穩定。

  6、多晒太陽,適當進補

  糖友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等症狀,冬天多晒太陽,除了能夠保暖以外,還能保證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促進鈣的有效吸收。糖尿病患者在冬季適當科學的進補,尤其是補充優質蛋白如奶類、魚類等,不但可以打好營養基礎,還能增強機體抵抗能力,減少病毒感染和防止舊病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