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吃什麼中藥

  胃是我們人體的重要的消化器官,如果我們的胃出了問題,那麼影響是很大的。那常見治療胃病的偏方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吧。

  常見治療胃病的幾種偏方

  飲食停滯型

  暴食多飲,飲停食滯,致胃氣中阻,故出現胃痛,脘腹脹滿,噯腐吞酸,大便不暢,舌苔厚膩,脈弦滑。應用消食導滯的方法,方用保和丸加減:神曲12克,山楂15克,萊菔子12克,法半夏10克,茯苓12克,陳皮6克,枳實10克,連翹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胃陰虧虛型

  胃痛日久,鬱熱傷陰,胃失濡養,固見胃脘灼痛,嘈雜似飢,口乾咽燥,大便乾結,舌紅少苔,脈細數。應用養陰益胃的方法,方用一貫煎加減:北沙蔘15克,麥冬12克,生地黃15克,枸杞12克,當歸6克,白芍15克,川楝子1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肝胃鬱熱型

  肝氣鬱結,日久化熱,邪熱犯胃,胃脘灼痛,痛勢急迫,煩躁易怒,泛酸嘈雜,口乾苦,舌紅苔黃,脈弦或數。用疏肝洩熱和胃的方法,方用化肝煎加減:梔子12克,牡丹皮10克,白芍15克,陳皮6克,青皮10克,吳茱萸6克,黃連10克,蒲公英3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脾胃虛寒型

  飢飽失常,或勞倦過度,或久病脾胃受傷等,致脾陽不足,中焦虛寒,出現胃脘隱痛,泛吐清水,喜溫喜按,納差,便溏,神疲乏力,或畏寒肢冷,舌淡,脈細弱。應用溫中健脾的方法,方用黃芪建中湯加減:黃芪18克,白芍15克,桂枝10克,白朮12克,黨蔘15克,乾薑6克,木香6克***後下***,大棗5枚,水煎服。

  寒邪客胃型

  寒邪內客於胃,胃陽被寒邪所遏而不得舒展,氣機阻滯,臨床表現為胃痛暴作,畏寒喜暖,得溫痛減,喜熱飲,舌苔薄白,脈弦緊等。應用散寒止痛的方法,輕者可區域性溫熨,或服生薑紅糖湯即可,較重者以良附丸加味:高良薑12克,香附10克,蓽撥10克,吳茱萸、陳皮、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

  肝氣犯胃型

  肝主疏洩而喜條達,若情志不舒,則肝氣鬱結不得疏洩,橫逆犯胃而作痛,疼痛連脅,噯氣頻繁,每因情志刺激而痛作,舌苔薄白,脈弦。應用疏肝理氣何為的方法,方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柴胡、枳殼、赤芍各12克,香附10克,鬱金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吃什麼中藥養胃

  常用的養胃中藥有茯苓、白朮、黃芪、人蔘、淮山、薏米、靈芝、黃精、刺五加、沙蔘、大棗、甘草等。

  1、白朮

  白朮性溫,味苦甘,入脾、胃經,具有補脾、益胃、燥溼、和中的功效,用於治療脾胃氣弱、不思飲食、倦怠少氣、虛脹、洩瀉、痰飲、水腫、黃疸、溼痺、小便不利、頭暈、自汗等症,為常用的中藥材。市場上有用菊三七的根冒充白朮,使用時要注意鑑別。

  2、山藥

  吃山藥可健脾益胃、助消化,對治療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洩瀉等病症有幫助。選山藥也有講究,一般應選外觀完整、平直、粗細均勻、無異常斑點、沒有腐爛的山藥。

  3、黃精

  黃精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也適合脾胃虛弱的人群服用,如果是倦怠乏力、食慾不振的人群,可以將黃精與黨參、白朮等一同調配藥膳食用,如果是伴有口乾食少、飲食無味、舌紅無苔等胃陰虛的人群,則可以將黃精與石斛、麥冬、山藥等調配藥膳食用。

  4、蓮子

  蓮子的藥性平和,味道稍微有點甘甜,中醫認為它能補脾胃之氣,可以起到止瀉的作用,另外還有養心安神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蓮子食用前需要去心。

  5、大棗

  許多中醫藥書籍中都有關於紅棗保健作用的記載: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是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大便溏薄、心悸乏力、氣血不足、倦怠無力、失眠等患者良好的保健營養品。紅棗炒黑後泡茶喝,可治療胃寒、胃痛。

  6、甘草

  在中醫上,甘草補脾益氣,滋咳潤肺,緩急解毒,調和百藥。臨床應用分“生用”與“蜜炙”之別。生用主治咽喉腫痛,痛疽瘡瘍,胃腸道潰瘍以及解藥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減退,大便溏薄,乏力發熱以及咳嗽、心悸等。

  7、沙蔘

  沙蔘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之功,適用於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乾咳痰少、咽喉乾燥等症,及溫熱病熱傷胃陰或久病陰虛津虧所致的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大便乾結等。

  8、黃芪

  黃芪,又名綿芪,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乾燥根。具有健脾補氣、昇陽舉陷、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託毒排膿、斂瘡生肌之功效。適用於肝損傷、肝炎及胃潰瘍、胃炎等人群。

  9、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除溼利水,還有抗衰老的作用。除了最常見的茯苓餅,還可以將茯苓打磨成粉後放入粥中食用,或拌蜂蜜後抹到糕點上蒸熟食用。

  10、芡實

  芡實又名雞頭米,性平,味道甜澀,是補脾胃最好的食物之一,同時還有固津的作用它與蓮子的功效相似,只不過它的收斂作用比蓮子強。如果脾胃虛弱拉肚子,芡實還有助止瀉。由於芡實較硬,應該長時間熬煮,也可打成粉放入粥中。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