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店創業成功例子

   隨著創業實踐活動在世界範圍內的蓬勃開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己創業。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案例1:90後的創業 和寵物的不解情緣

  90後兄弟倆專給寵物看病

  “腸胃裡有3顆卵石,還有一截腸道壞死,必須馬上手術。”昨日,江岸區丹水池街堤角社群的90後兄弟李恆和李磊,用X光為一隻流浪狗做完檢查,隨即對狗狗實施麻醉進行手術。

  李家兄弟每月堅持救治10多隻流浪狗,在業界已是小有名氣。

  21歲的李恆,因父母從事寵物繁殖生意,從小就喜歡和寵物打交道。李恆3年前從東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畢業後,回家當起了寵物醫生,小他3歲的弟弟受他影響,同樣報考了該校,今年畢業,兄弟聯手在自家5層私宅樓裡開了一家寵物醫院。

  寵物醫院裡,人能享受的醫療服務,寵物同樣能享受到。一樓設有急診室、診療室、X光透視室,二樓是手術室和住院部。這裡寵物醫療設施齊全,有血常規檢查 儀、X光片機、手術檯、呼吸機、氣體麻醉機等。兄弟倆身兼數職,即是醫生,又是麻醉師,同時還是護士。他們還經常受邀到重慶、杭州等地,為參賽名犬手術, 每月都有十多例。

  李恆說,他打算暫時把醫院交給弟弟打理,自己準備出國進行寵物救治方面的深造。

  案例2:飼養水母 上海海洋大學碩士畢業生或成千萬富翁

  精緻的水缸裡,5只晶瑩的水母在彩色燈光照射下搖曳著柔軟的身體,一張一翕悠然起舞。在昨日舉行的2011全球創業周峰會上,上海海洋大學碩士畢業生王文龍人工繁殖的“寵物水母”,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

  在王文龍的靈思巧想下,這些小小的水母不僅把成長的家從大海“搬”到了城市,還有望在2年時間內孕育出一名千萬富翁。據悉,王文龍不僅是國內首個成功人工繁殖水母的大學生,在水母的人工飼料和繁殖技術上還填補了國際空白,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第一桶金”一半來自創業基金

  王文龍還在讀碩士一年級時,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上海海洋水族館看到水母在彩燈映襯下靈動地游來游去,突發奇想:上海水族寵物市場這麼興旺,有人養熱帶魚,有人養烏龜,為什麼不能養水母呢?

  上海海洋大學副教授冷向軍告訴他,國外把水母當作寵物來飼養已成為一種時尚,而國內水母的人工繁殖技術才剛起步,如常見的海月水母,僅南京海洋館掌握了繁殖技術。聽了導師的介紹,王文龍決心嘗試人工養殖水母,讓這種在大海里生存了億萬年的動物也能在城市中生活。

  恰好這時,上海市大學畢業生創業教育培訓中心推出了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在校學生也可以申請。王文龍花了4個月寫了創業計劃書,當時基金會這個創業計劃就覺得內容創新、很有發展前景,很快就批給他10萬元的無息創業公益基金。隨後王文龍又多方籌集了另外10萬元,正式啟動了水母人工繁殖的實驗。

  研究半年,水母寶寶孕育成功

  2006年暑假,王文龍頂著烈日,在青島海域僱了一條漁船,花了整整2天時間終於撈到了30只水母,之後坐了一夜大巴才到上海。回學校後,王文龍就鑽進實驗室開始琢磨如何人工繁殖水母。“真正做起來才發現有多難,國內這方面的研究基本就是空白,80%的文獻都要參考國外。”王文龍說,要在人工環境模擬出水母在海洋裡的繁殖條件,在水溫、鹽度、光照等多個方面都有嚴格要求,此外,還要有專門的餵養飼料。在第一次實驗時,這30只從海里撈起來的水母僅存活了5只。

  為了搞清楚人工繁殖失敗的原因,王文龍以一個月為試驗週期,一次次調整養殖條件,連春節也沒有回家。2007年大年初五那天,他發現養殖缸中有了一些芝麻粒大小的微粒。透過顯微鏡一看,是十幾個褐色的蝶狀幼體正在歡快地遊動。人工繁殖水母成功了!此後,小水母從最初的11只,一直增長到數千只。

  “寵物水母”欲2年降價3成

  從2007年開始,王文龍開始推銷“寵物水母”。他先在一些高檔酒店、酒吧、會所建起了樣板水族缸,以此來吸引潛在買家。經過不懈努力,外灘附近某五星級酒店,以及嘉興等地的酒店裡都引入了王文龍繁殖的水母。威海路一家酒吧還斥資10萬元建了一個3米寬的水母箱。

  與此同時,王文龍還設計出適合家庭需要的小型水母缸,寬度在30多釐米,裡面有幾個小水母游來游去。一投放市場後就大受歡迎,王文龍預測,今年小型水母缸的銷量將會翻番。

  經過幾年的艱難拓展,王文龍的公司發展到如今的9名員工。他說,隨著人工養殖水母技術的不斷提高,“寵物水母”目前每隻為60-80元,他想在2年內把價格再降約3成,到時有望真正成為市民家中常見的一種新寵物。

  案例3:曲藝:和龜有不解之緣的創業人

>

  他是一位養龜愛好者,為了滿足養龜的願望,他辦起了一家寵物龜商店,從經營龜開始到經營蜘蛛、蜥蜴,在京城寵物市場上掀起了一陣不小的另類寵物熱。

  1998年,曲藝用積攢多年的6000元錢,在寵物市場買了一隻雙頭龜。但沒多久,小龜就病死了。這讓曲藝很難受,他很想再有一隻。一天,他又去逛寵物市場,碰到幾個到北京賣寵物龜的外地人,他們那兒有大量的貨源,這讓18歲的曲藝萌生了一個想法———開一個龜店,與寵物龜朝夕相伴。

  曲藝向母親借了幾萬元,在北京官園寵物市場開了一家龜店。那時,去寵物市場的人大多買貓、狗,瞭解寵物龜的人不多。曲藝常常幾天都賣不出去一隻龜。後來,他想出一個辦法———嘗試著把吃菜的小龜放到店門口,這樣,果然吸引了過往行人駐足觀看。被小龜吸引的顧客,立刻發現了店裡的另一個奇特世界———豬鼻龜、黑靴、輻射等四十多個龜種,從幾十元到幾千元,甚至上萬的都有。這些可愛的小烏龜讓那些養慣了貓狗的顧客耳目一新。當時市場裡只有曲藝一家專門賣龜,所以生意特別火。僅半年時間,他就掙了幾萬元。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買寵物龜的人多起來的同時,賣龜的人也多了起來。為了爭搶顧客,有的商家甚至低價甩賣。不到半年時間,幾家龜店相繼關門。

  這時的曲藝苦思冥想,如何讓自己的心血不付之東流。正巧,有些來買龜的老顧客向曲藝抱怨沒有一個聚會交流養龜經驗的地方。這抱怨竟給他帶來了靈感。他決定創辦一個龜友俱樂部,讓養龜愛好者有一個可以交流的場所。他邀請買龜的顧客星期六到店裡聚會。開始,曲藝還擔心沒人來,可結果大出所料,來參加聚會的人把他的店擠得水洩不通。此後,每週六他的店裡都要舉辦龜友聚會。後來,曲藝還利用自己多年的養龜經驗,歡迎人們帶龜到俱樂部免費治療。龜友俱樂部的聚會和免費給龜治療,看似佔用了他賣龜的時間,實際上幫助他擴大了知名度,把顧客從其他商家那吸引了過來。2002年,曲藝賣龜掙了20萬元,有了資本,他又開出了第二家寵物龜商店。

  曲藝每月都從廣東香港等地進幾百只龜,進價通常從幾十元一隻到數千元一隻不等。2003年2月的一天,到機場取貨時,他發現一隻價值6000元的輻射龜死了。他覺得扔了太可惜了,就嘗試著去做標本。他把做好的標本放在店裡做裝飾品。沒想到,這給他帶來新的商機。一對到他店裡的年輕人竟然想買走這個標本。很多來買龜的顧客也都表示出了對龜標本的興趣。這使曲藝大受啟發,他把死掉的小龜通通做成了工藝品。

  就在曲藝賣龜生意如日中天時,他又有了新的想法。一次,他偶然在外國電影中看見,年輕人把蜘蛛拿在手上當作寵物玩,他敏銳地意識到未來國內也會有人把蜘蛛當寵物。他試著進了一些蜘蛛來賣。沒想到受到很多顧客的歡迎。為了適應不同人群需要,他又進了蜥蜴、角蛙和變色龍等更多種類的另類寵物。現在,他的小店成了京城最具特色的寵物店之一。一個更龐大的另類寵物市場已經呈現在曲藝面前。